益气养阴法对运动前期帕金森病干预作用及机理探讨论文_唐桂华1,邓江龙2

(1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贵州 贵阳 550003)(2贵阳市花溪区中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2013年至2016年我院住院帕金森病病人的中医症候分型特点及运动前期非运动症状出现情况,探讨益气养阴法对运动前期帕金森病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整理2013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Ⅰ~V级)患者180例,男106例,女74例;将住院时期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前驱期非运动症状的出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医分型以气血亏虚证最多,其次是髓海不足证,风阳内动证再次之,痰热风动和痰瘀闭阻最少;运动前期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最多的是便秘和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疼痛位居第二,汗出和性功能障碍次之,排尿障碍不多见,嗅觉障碍最少。结论:气血亏虚、肝肾阴虚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病机,益气养阴法可能对帕金森病前驱期有干预作用。

【关键词】帕金森病; 益气养阴法;干预作用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5-0380-02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系统变性病。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个部分,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运动症状,对非运动症状(non-motorsymptoms,NMS),如睡眠障碍、自主神经障碍、感觉障碍、精神障碍等关注甚少。2015年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DS)更新诊断标准后,非运动症状逐渐受到相关领域的重视。有报道显示PD非运动症状的出现要早于运动症状,并且与PD 的预后密切相关[1],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超过运动症状[2]。因此积极干预运动前期帕金森病症状突显重要。

本研究分析了2013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8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及运动前期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出现情况,试探讨益气养阴法对运动前期帕金森病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Ⅰ~V级)患者180例,男106例,女74例;年龄43~91岁,平均年龄(60.58±7.84)岁;病程0.5~18年,平均病程(3.62±2.37)年。改良赫-雅(Hoehn-Yahr,H-Y)分级:1级19例,1.5级24例,2级38例,2.5级41例,3级36例,4级20例,5级2例。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英国帕金森病协会(United Kingdom ParkinsonDisease Society,UKPDS)诊断标准[3]。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颤震”、“颤证”范畴。所有患者中医证候的要素参考《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中医内科学》帕金森症的相关术语。同时所有患者辨证分型均由副高级职称以上两位中医专家通过四诊合参评定。排除标准:有精神行为异常,且不能配合完成量表测评者。

1.3 180例帕金森病患者在中医症候分型分布如下表1

2.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气血亏虚证最多,其次是髓海不足证,风阳内动证再次之,痰热风动和痰瘀闭阻最少;从表2可以看出运动前期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最多的是便秘和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疼痛位居第二,汗出和性功能障碍、排尿障碍再次之,嗅觉障碍不多见。

3.讨论

帕金森病属于中医“颤震”、“颤证”范畴。患者往往在出现运动症状前数年甚至数十年就发生病理改变或前驱期症状,这个阶段也叫运动前期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病前驱期。德国Braak教授提出PD病理分级后,PD的前驱期才逐渐被认可和重视。研究已表明,当出现典型的运动症状时,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死亡已超过 50%~60%,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已减少 70%~80%,而且多巴胺能神经元呈不可逆的进行性损伤。《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就是说人到了40岁左右肾中阴精已经衰减了一半。帕金森病以中老年为主,且随着年龄呈正相关,提示与阴气渐亏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大,脾胃虚逐虚,气血生化乏源,气虚则推动无力,津液不通,则发为便秘;血不润肠则便秘;阴血不足,血不养心则不寐;肝失所养,疏泄不及,气机郁结,则见情绪低落,甚则发为抑郁。肾中精气不足,肾失封藏,气不化水,则夜尿频频。气血亏虚,不通或不荣则发生疼痛。陈阳等认为中老年患者脾气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气虚鼓动无力故见疲乏,血不养心而见失眠、健忘、抑郁,肠失濡润而见便秘,气虚统摄失司,而见多汗。在疾病后期,气血不足更甚,不能濡养筋脉,则筋脉挛急,强直不能为用,并见行动迟缓;阴血亏虚,内风自生,风木内动,则见肢体头颈颤抖摇动;肝血亏虚,筋脉失于濡养,则见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肾中阴精虚乏,不能生髓,导致髓海不充,脑失所养,则健忘,渐至脑功能障碍;由此可见,本病病性属本虚标实,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为本,在此基础上形成风、火、痰、瘀等病理改变。我们在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特点,发现帕金森病患者大多存气血、肝肾阴虚之弊,其基本病机为气血不足,肝肾阴虚,并针对基本病机进行益气养阴,滋补肝肾进行治疗,我们初步发现在非运动症状方面取得临床较好疗效,但对运动症状的改善仍令人不胜满意,也许和疾病处于较终末阶段难以逆转有关。因此,我们试想,如果在帕金森病运动前期,以益气养阴为法,建立益气养阴中药复方,通过多通道、多靶点对不同的非运动症状进行积极中医病因干预,可望在阻断或延缓疾病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从而延长生存期,亦为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当然,由于运动前期帕金森病的诊断目前仍缺乏可靠的生物标记物,给我们病例收集及临床观察带来一定的困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ParkA,Stacy M .N on-m otor sym ptom s in Parkinson’s disease[J].JN eurol,2009,256(Suppl3):293-298

[2] Kummer A,Teixeira AL.-Neuropsychiatry of Parkinson's disease[J].Arq Neuropsiquiatr,2009,67(3-B):930-939.

[3] Lees AJ,Hardy J,Revesz T. Parkinson's disease[J]. Lancet,2009,373(9680):2055-2066.

[4]刘疏影,陈彪.帕金森病早期预警预测的现状和建议[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11):1015—1019.DOI: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5.11.019.

论文作者:唐桂华1,邓江龙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  ;  ;  ;  ;  ;  ;  ;  

益气养阴法对运动前期帕金森病干预作用及机理探讨论文_唐桂华1,邓江龙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