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浅析论文

新媒体时代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浅析论文

新媒体时代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浅析

◎吴靓雪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 要】 社区文化工作是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社区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分析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阐述新媒体时代下进一步建设城市社区文化的策略,提出要大力弘扬社区文化,建设学习型社区,转变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方式,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建立社区文化教育激励机制,

【关键词】 社区文化 新媒体时代 城市社区 社区管理

加强新媒体时代下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有利于提升社区管理和发展,是提升市民整体的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途径。强化社区文化建设,能够促进社区各项工作发展,进一步提升社区内部凝聚力,进一步提升社区市民的综合素质。

在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桂医近十年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聚类图,以了解桂医学科研究的知识结构,如图3。桂医相关科研文献关键词共现聚类图共形成9个聚类,本节主要对聚类规模较大的5个聚类进行探讨。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

(一)市民学校

市民学校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的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市建立起的市民教育体系。市民学校创办的初衷,是进一步提升社区市民的素质,促进城市文明的发展,主要的形式是志愿服务和各类文化培训。市民学校主要是围绕着社区整体的便利性、健康性、互助性以及娱乐性、安全性等基本的功能与市民的基本需求而开展的文化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有实用技能培训、健康培训、文明礼仪培训以及志愿服务、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等活动,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城市社区利用市民学校这一阵地,对市民群众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文化教育,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活动,提升社区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也有效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

(二)快乐营地

城市社区为进一步的加强文化教育活动,建立了“快乐营地”活动。“快乐营地”活动主要针对的是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综合素质培养,是为了提升青少年的思想觉悟、丰富青少年的课外活动、增长青少年的见识而建立的一个专项活动。通过“读红色经典爱国主义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科技强国”“健康运动”“中国梦,少年梦”等系列活动,传授给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和时代精神,通过参与快乐营地活动,有效提升未成年群体的道德修养水平、思想觉悟以及综合文化素质。

浅谈不同墩型与地形条件下的盖梁施工方法…………………… 胡学祥,孙二龙,郭千里,孙彬,韩存(11-180)

(三)终身学习

为进一步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办妥继续教育,加速建造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新要求,城市社区举行了系列活动,目的是进一步推进全民型终身学习,加强城市社区文化教育。社区根据实际情况,举办了“书香苑”“电子计算技术”“绿色健康生活”“体育活动”等系列终身学习活动,使市民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知识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民群众需要不断学习,进一步学习党的政策理论,提升自身的文化思想觉悟。社区工作则是需要将理论性的知识转换成普及性的教育活动,给市民提供一个良性的学习环境,帮助市民实现终身学习,进而使市民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终身学习观念,提升社区居民总体素质水平。

二、进一步建设城市社区文化的策略

(一)大力弘扬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是地方文化的延伸,是社区形象的集中体现。社区文化具有地方文化的普遍性,同时也具备社区的特殊性。首先,要做好社区文化宣传工作,让社区市民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教育内容,更好地配合及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第二,要发挥新闻媒体的特殊作用,推行“文化角”等活动,宣传社区道德模范等事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为社区发展不断夯实“根魂工程”,进一步提升社区市民建设社区文化的热情。第三,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做好市民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进行,只有市民思想稳定了,才能提升其积极性,才能推进各项工作的发展和落实。

(二)建设学习型社区

长期以来,社区文化工作方式大多是集中型的方式,强调大动员、大学习、大报告等工作内容,在工作过程中强调参与文化建设工作的人数、活动数量、书面报告数量等。在新媒体时代,社区文化工作应该改变这种粗放型的工作形式,向着灵活主动方式转变,分层次、分对象、分问题进行文化建设工作。可以效仿“快乐营地”等文化活动,利用网络方式进行相应的活动建设,来提升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效率[1]

(三)转变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方式

要搞好社区学习型组织建设,提升社区全体市民的综合素质。社区要围绕着“学习型社区,知识型员工”进行组织建设,围绕国家政策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等进行学习计划的制定,并且要坚持理论与实际。建立起完善的学习、考核、评估机制,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提升社区内部凝聚力,共同攻克社区工作难题。从发展前景出发,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为建设和谐幸福的社区共同努力。

(四)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

1.2.5 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 以“肠道微生态”“肠道菌群调节”“植物类中药”“植物药”“Intestinal microecology”“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flora”“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lant medicine”等 为 检 索 词 ,在PubMed、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13年1月-2018年4月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与之相关的综述及临床研究,排除基础研究。共检索到肠道微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相关英文文献62篇,其中有效文献17篇;相关中文文献76篇,其中有效文献30篇。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社区管理发展来看,当环境发展改变,管理的观念和模式也要及时进行更新。网络化不仅仅给社区发展带来影响,也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城市社区应该重视文化资源,积极创新管理体制,与其他社区、政府部门建立信息化网络体系,致力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增强社区文化管理的发展能力。

(五)建立社区文化教育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激发市民学习和建设文化热情的重要因素和动力。所谓激励机制,就是利用各种方式来调动整个社区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实现整体的文化建设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来进行激励机制的建设。第一,政策激励,通过社区政策支持和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第二,目标激励,建立一个合理的目标,有利于激发社区市民参与文化建设。第三,荣誉激励,以物质、奖金、称号等激励市民更好地建设社区文化。第四,精神激励,要引导市民树立共同的社区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2]

三、结语

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推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促进基层社区工作发展。

当前,我国基层社会工作和民生工作进入了改革的深水期,改革任务重、时间紧、工作量大。面对新形势,必须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社区工作的改革和发展;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作用,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礼,张瑜.话语理论视角下网络社区文化的主体性问题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06):44-49.

[2]王立华.社区新时期如何实现社区文化活动创新发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8):154+156.

【中图分类号】 E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3520(2019)20-44-02

【收稿日期】 2019-10-08

【作者简介】 吴靓雪(1992- ),女,汉族,青海互助人,硕士,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

标签:;  ;  ;  ;  ;  

新媒体时代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浅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