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近300年来地理环境演变趋势初探_承德论文

三百年来承德地理环境演变趋势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承德论文,地理环境论文,三百年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研究范围即承德市现辖的八县(承德、丰宁、宽城、兴隆、滦平、隆化、围场、平泉)三区(双桥、双滦、营子)。总面积4万km[2]。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这一研究范围统称为承德。承德过去也叫“热河”,它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东与辽宁省交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南两侧分别与张家口、北京市、唐山市、天津市、秦皇岛相连。从地质构造上,承德地处中国陆台北部的内蒙古台背斜的北源,系内蒙古高原与燕山地槽的地质过渡带,从现代地貌上,承德处于燕山山地向内蒙古高原过渡区。境内地貌复杂多样,有峡谷交错,孤峰林立的高山区,有山岭低缓浑圆、河谷宽阔的低山和黄土丘陵区,还有滩梁相间的坝上高原区。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2000-8000m之间,自西北部的坝上高原起向东南呈阶梯状下降。

燕山运动后,基本奠定了承德地理环境格局,但在全球环境变化及外力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承德的地理环境旱化趋势十分明显。这一趋势对以农业为主体且经济欠发达的承德市来说及为重要。

1 历史文献提供的证据

在清代时(1652-1911),有记载的承德大旱是在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而有记载洪涝却有20次。清初之时,承德市区的武烈河可行舟。《热河志》记载,康熙皇帝去承德考察建立避暑山庄地址时,从今滦平县的桦榆沟乘筏顺滦河行至今承德市大石庙雹神庙村。后来,避暑山庄兴建所需的楠木和石料,绝大部分都是从滦河至武烈河用船运来的。那时,承德大部分地方人烟稀少,保存着自然风貌,到处是茂密的深林和草原,承德市区还是一片牧场。承德市南部的雾灵山是燕山山脉主峰,主峰海拔2116m。在北魏时,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称之为“伏凌山”,并在《水经注》中写道:“水出伏凌山,山高峻,阴崖积雪,凝冰夏结,是同离骚峨峨之咏,故世人因此名山也”。因该山阻挡了南来的水汽,云雾多,后人名之为雾灵山。

从民国元年(1912)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有记载的大旱年有:“民国元年,热河区大旱”。“民国9年,热河区所属各县水、旱、虫、雹灾结至,自春到夏雨极少,旱禾均被旱干”。“1922年,丰宁干旱不雨”。“1923年丰宁点雨未下,至7月20日始落雨,属严重的干旱年”。“1928年滦平大部分地区寸雨未滴,亢旱异常,六月间降雨,始播种,本年夏季,丰宁久旱不雨”。

民国时期,较为干旱的年份还有1929、1930、1931、1984、1949。

50年代,较为干旱的年份有1950、1951、1952、1955、1958。

60年代,较为干旱的年份有1960、1961、1963、1965、1966。最为严重的是1965年,承德各地普遍干旱,3至5月平均降水量仅有29mm,5月下旬至6月旱情更为严重,中南地区地面温度最高时达62℃,已播种的耕地有11.3%因旱不出全苗,3.9%的不出苗。

70年代,较为干旱的年份有1971、1972、1976、1977、1978。其中,最为严重的是1971和1972年,1971年全市大旱,春旱连夏旱。1972年,承德普遍遇到了1919年以来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自春至7月18日的80天内始未下透雨。从1971年8月初到1972年5月底,10个月中降雨总量只有112mm,是自1921年有雨量记录以来降雨量最少的一年,致使承德地域内常年有水的河流干枯无水,21条较大河流有18条断流,42万多眼井有14万眼干枯,4500多个生产队人畜饮水发生了困难。农田有300多万ha土地干旱成灾。1975年9月至1976年2月的6个月内,承德普遍出现严重的干旱,总降水量为32mm,造成严重春旱。

80年代,较为干旱的年份有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这一时期每年均有干旱发生。1981年,承德各地出现了长时期的干旱灾害,1至8月份平均降水只有328mm,使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河流82条、1000km[2]以上13条基本断流,5462眼机井干枯。1983年5月下旬至7月,承德连续2个多月未降透雨,7月份雨量更为偏少,入伏后出现了严重的“卡脖旱”。1984年春承德各地干旱少雨,有3000多眼机井干枯,饮水井2000多眼干枯。1988年承德降雨明显减少。1989年4月中旬,承德各地旱情严重,春播生产发生困难。

进入90年代,承德的干旱趋势又有增加。1992年承德各地干旱成灾。入夏后旱情更加严重。武烈河、老牛河、柴白河、暖儿河等河流相继断流、干枯。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一部份井干枯,农田用水严重不足。各县旱情也十分严重,避暑山庄的湖水发生了干枯。

从以上的史料记载来看,进入本世纪尤其是60年代以后,承德的干旱趋势逐年增加。

2 从1680年以来旱涝程度变化看承德地理环境的演变

旱涝程度的变化是环境演变的重要标志之一,用五个等级表示旱涝程度。1级涝年。2级偏涝年,3级常年,4级偏旱年,5级旱年。把1680年至今的旱涝程度分四个阶段予以分析。

说明:旱涝等级划分方法:1956年以前主要依据《海河流域历代自然灾害史料》、《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等史料文献的评定。1956年至1994年,按照原承德地区气象局依据降水强度指数确定旱涝等级的方法。降水强度指数的求得,是用全市11个气象站测得的春季或夏季总降水量的平均值,加以11个站中春季或夏季总降水量大于或等于该站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站占总站数的百分数。1956年以后,旱涝等级标准根据承德1956-1992年各年降水强度指数再参照各年实际发生的旱涝情况划定的。降水强度指数等于或大于70.1的为1级,是涝年;指数在60.1-70的为2级,是偏涝年;38.1-60的为3级,是正常年;30.1-38的为4级,属偏旱年;等于或小于30的为5级,是旱年。凡是同一年份旱涝先后出现者,如春旱秋涝,夏旱秋涝等,前者以秋涝为主,后者以夏旱为主。

从此图我们可以看出,从1680-1994年,承德的干旱和偏干旱年份明显增加,1785年以后增加频度更快。本世纪初不仅频度加快,而且干旱的年份出现多。

不论从史料记载还是对旱涝程度的分析,都说明了承德地理环境演变的趋势为干旱程度增加。

3 承德地理环境演变趋势

不论从史料记载,还是对1680-1994年的旱涝程度分析,均明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承德的干旱和偏干旱年份明显增加,1785年以后增加频度更快,本世纪以后不仅频度加快而且干旱的年份增加较多。这和半干旱区东部(华北区)的气候波动是一致的。“半干旱区东部(华北区)呈现35年左右的准周期波动,本世纪初,30-40年代和79-80年地表水减少年代为少雨期,其中50年代到60年代初的多雨期比较显著,形成近40年降水量显著减少的趋势。”(徐国昌等,中国当代干旱—半干旱区当代气候变化。)

4 影响承德地理环境演变的因素及措施

承德地理环境的演变除了受大气环流等全球环境演变因素影响外,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承德环境演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清初之时,承德地区为蒙古旗地,生活着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人烟稀少,农耕生产仅点状分布在水土肥沃的河谷平原,基本上保持着天然植被景观。承德南部的雾灵山在1645年被划为清东陵的“后龙”被封禁后,208年间曾“禁民行居携垦”。据《兴隆县志》记载:雾灵山养成了“森林满山、树木遮天、野兽无数、遍地清泉”的森林景观。但由于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因朝廷财政紧张,雾灵山被开垦。清兵及各地木商云集,开始了掠夺式砍伐。同时,又准予开荒垦地,大量农民蜂涌而至,雾灵山大片森林被砍倒烧毁,然后垦荒种田,山火时有发生,一着就是几个月,直至大雨方才熄灭,至今在海拔1800m以上的亚高山草甸上仍有300多年前的枯树桩。尽管成立了自然保护区,但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林木难以生长,这一高度以上成了亚高山草甸。

清朝年间,关内贫民在连年灾荒与人稠的双重压力下,纷纷涌出关外,承德是他们主要移民垦地之一。乾隆九年(1744年),山东、河南、天津等地的灾民纷纷“前往口外八沟(即承德市的平泉县)等处耕种就食”。开始了对这里的自然环境的破坏。

1681年康熙建立了木兰围场,为了其行程的方便,每四十里建一行宫,尤其是避暑山庄的兴建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到热河避暑山庄附近定居。一些工匠、技师纷纷来到承德。随着政治中心的建立,各大臣王府也在山庄附近建立了官邸,同时,各少数民族首领来承德面见皇帝也使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1707年,正值避暑山庄营建之时,康熙皇帝从古北口出关到热河上营、喀喇河屯一线巡行,“见各处皆有山东人,或行商,或力田,至数十万之多”。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朝鲜使者柳得恭在文中生动地记述了康熙、乾隆两朝承德人口变化情况。他说:“(承德)康熙时万家,今不止数倍,不待远方兵,可以立办”。数年之内人口翻了几番。承德人口的不断增加,致使大部分土地被辟为农田。

木兰围场本为皇家猎场,天然植被保存较好。由于避暑山庄的衰退,同治元年(1862年)朝臣蒋琦龄进《中兴十二策》力主让旗民开垦关东口外之闲田。不久,热河都统瑞麟又进一步提出开垦围场,以济兵食的主张,由此开始了放垦的先声。光绪年间朝廷继续下旨,正式开禁放垦,从此围场一带也进入了全面开垦阶段。国场放垦所形成的这片新的农业发展空间,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移民。经过数十年的开垦,至民国初年围场一带变成了农耕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承德的人口增加更快,人口的增加需要大量的耕地,到1995年,承德市的人口已达343万之多,耕地面积只有33.9万ha,人均耕地不到0.1ha,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同时,由于承德是多山的地理环境,可开垦的耕地有限,所以,农垦区逐渐向山上发展。造成了植被覆盖面积减少。而且,承德又是季风气候,春末夏初干旱,降水集中在7-9月。且暴雨较多,干旱时土壤变得干松,暴雨冲刷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近40年,我国干旱区降水量呈上升趋势,而半干旱区特别是华北区呈下降趋势。承德地区正处在下降趋势之中,这一环境演变趋势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向有利于人类生活方向发展。首先,要加强对地理环境的保护,承德正处在农牧交错带上,地理环境的过渡性十分明显,在环境保护中要适应这一特点,对荒山的绿化要树、草结合,改变过去一贯重树轻草的做法,因为,这一带的环境适合草的生长,而且草的保护水土作用要比树大,畜牧利用价值大。同时,要加强农田环境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第二,要加强对适应干旱作物品种的引进与推广,调整农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第三,要加强技术和管理措施,用地膜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改变耕作地形,以减少径流和促进水分吸收,减少土壤侵蚀;改良灌溉方法以节约用水和提高水的利用率,开发土壤保墒技术和其它管理技术。第四,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以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

标签:;  ;  ;  

承德近300年来地理环境演变趋势初探_承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