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分析论文_孙艳

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急诊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分析了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分析,探讨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在急诊科在2014年3月~2015年的3月所收治的66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我院在急诊科在2015年5月~2016年的5月所收治的63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对比护理质量。结果: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缺乏、专业技能掌握不足、管理力度不足均为常见隐患;救治研究组患者时期护理质量明显优于救治对照组患者时期;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的分析去积极完善护理工作,能够促进护理质量提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护理隐患 分析

急诊科是医院中进行紧急救治认为的重要场所,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重要的指标之一[1]。本文重点分析了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分析,探讨应对策略,旨在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救治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在急诊科在2014年3月~2015年的3月所收治的66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我院在急诊科在2015年5月~2016年的5月所收治的63例患者做为对照组。研究组中有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52.3±5.2)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53.1±5.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我院急诊科在2015年的5月以强化护理质量,提升工作效率,增强护理安全性为重点,对急诊护理工作进行全面优化。在此期间,我们深入调查以往急诊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隐患;多方面了解既往收治患者的感受、需求和建议,同时利于网络检索相关文献,查找个中隐患的防范措施,总结护理经验,针对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制定相应对策,在充分论证并获得部门领导批准后贯彻于日常护理工作。同时选取护理改革前后收治的两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以掌握落实情况。

1.3观察指标

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并在实施防范对策前后分别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在不同时期急诊科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包括护理态度(50分)和护理能力(50分)两项;患者病情稳定后以问卷形式调查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分析

调查结果提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缺乏、专业技能掌握不足、管理力度不足均为常见隐患,能够导致护理差错、服务态度较差、患者满意度差、工作慌乱、护理文书填写错误、设备故障等护理问题的发生。

2.2急诊科不同时期护理质量对比

救治研究组患者时期护理质量明显优于救治对照组患者时期(P<0.05)。见表1。

3讨论

急诊科所收治患者多数病情严重且预后无法预料,加上在此时患者或其家属的情绪受到多种客观因素影响极不稳定,使得急诊护理工作难度大增,且具有一定风险。因此,对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分析做到充分了解,并积极防范,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2]。

通过深入调查,分析,我们将急诊护理工作常见隐患总结如下:①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缺乏,一些急诊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服务服务意识甚至是最基本的服务意识,这其中有护士个人素质的影响,却也不排除医院的管理或环境造成了此类隐患。由于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就不能在护理全程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增加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急诊科每天都可能接诊较大急症病人,急诊护理人员工作量也相应增加,便的异常繁忙,加上工作相对枯燥、单调,容易使护理人员责任心下降,出现情绪波动,在有些患者看了则有些不近人情;此外,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不同,缺乏对其工作的认同感也没意识到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也会导致护理服务态度变差[3]。②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掌握不足,不少医院中急诊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尚不能称为专业人才,其在护理过程中所用知识多是在从事工作时通过工作经验积累而来,导致很多从事急诊护理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在急诊救治的过程中就不能和医生的治疗工作进行有效衔接,最终导致整个救治过程在护理环节上存在断层,影响救治效果及效率;而在近几年,我国护理队伍整体呈年情况,普遍存在经验、知识缺乏的现象,也导致了护理对这整体素质下滑,主要反映在救治过程中对各种特殊或突发状况应对不足[4]。③管理力度不足,急诊护理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制度松散、落实不到位或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护理人员分工不明确,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对抢救药品的管理也并不令人满意,若抢救药品不齐全或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或抢救器械在用后没有及时的进行消毒、清洗与定期的维修,将影响救治效果[5]。

针对上述隐患分析,我们也提出相应对策,①将“以人为本”护理观念深入到护理工作,强化护理人员的医德、医风和责任心。在整个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尊重患者个人的意志,尽可能的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充分理解护理服务本身的工作性质以及急救护理本身的特殊性质,杜绝治病不治心陈旧的工作态度。②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定期培训、考核。刚入职的年轻护士,先要进行系统的全面培训,确保对整个急诊流程和各项护理技术都有深刻的理解方可参与临床护理工作定期的组织经验交流活动,建立完整的知识和经验体系,加强整个急诊护理团队的处理特殊、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③加强对急救护理工作的管理力度,将被动的护理方式转变为主动护理方式,要求对各个操作进流程行严格规范,力求做到尽早识别、迅速反应、积极救治。医院管理部门要保证护士入职前以及实习期间达到熟练的操作水准,严格划分护理人员的资历层次、技术经验,确保整个急救护理团队的科学性、有效性;此外,医院在加强管理力度的同时还要对急救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器械、用品等定期的进行检查与维修。

本文研究显示,救治研究组患者时期护理质量明显优于救治对照组患者时期;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表明,通过对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的分析去积极完善护理工作,能够促进护理质量提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汪玲燕.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和防范[J].医学信息旬刊,2011,24(5):2905-2906.

[2]黎东眉.急诊护理人员相关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措施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4(15):85-86.

[3]萧佩仪,张桂芬,何艳梅,等.急诊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与管理成效[J].现代医院,2012,12(2):132-135.

[4]黄丽华.风险管理视角下急诊护理管理的问题及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17):319-320.

[5]袁婕.急诊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8):340.

论文作者:孙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分析论文_孙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