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方法之我见论文_陈云飞

古诗文教学方法之我见论文_陈云飞

◇ 陈云飞

(渠县静边职业中学 渠县 635200)

新课标对古诗文的学习明确提出了两条目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古诗文教学应瞄准这两条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努力实践“新课程”。本文试就此谈一孔之见。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在古诗文中,作者把自己感受到的景、物、情、理通过传神的语言准确地呈现给读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作者创作的动机、立意、内涵等一股脑儿地全盘端出来,让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而必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将自身先前的独特体验融注到古诗文中,并对文本作出自己的阐释,这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是教师的分析所能代替得了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我完成生动、具体、独特的个人阅读感受,真切领悟作者创作的动机,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从而深刻地体味文章的内涵,得到深刻的启迪。如学生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体悟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懂得了做人之理和报国之理;读杜甫的《望岳》,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体会到一种开阔的胸襟和立志奋勇攀登高峰的精神等等。

二、动态演示领略诗情画意

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精炼、意境深远,很多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画相通。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很难从精炼的词句中领略诗情画意。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于一身,易于表现诗歌的意境。如阅读《咏柳》一诗时,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展现这样一幅美景:明媚的阳光下,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随着微风轻轻地舞动,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情景中身心舒畅、融情入景,自然体会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借助美的形象,使学生充分获得美的享受,这就是多媒体的魅力所在。

三、给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可见,联想和想像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去开采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应该做一位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去升华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有许多都是情景交融的佳作,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并将想像的景物用彩笔描绘成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画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的办公桌里,至今还保存着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所作的图画,如:读过《桃花源记》,学生可根据武陵渔人的行踪绘制出连续的画面:渔人发现桃花林——寻找桃源(连洞口都画得惟妙惟肖)——桃花源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一派安居乐业、平静祥和的风貌——离开桃源;学过《小石潭记》,学生可画出“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水澄澈空灵之感;学生可根据王维的《使至塞上》绘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宏伟景象;学习《望天门山》,擅长画画的赵静同学利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现场作画,描绘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磅礴气势。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如能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画面,不但可以调动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这与新课改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四、通过把握意境加深情感

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的美,也即“诗情画意”的美。所以理解古诗词首先要“入境”。只有“入境”,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诗以母亲为游子缝衣的平常小事,热情歌颂母爱的伟大,结尾以比喻作结,含蓄深刻。诗风清新自然,宛若民歌,意境优美。教师要创设情境,通过描述、插图、音乐、多媒体等手段,给学生营造便于正确把握古诗词基调的“生活新境”。

五、揭示背景感知艺术形象

古诗文创作的年代和今天已隔久远。要想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把握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就必须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运用背景知识,体味作者的心境。例如,只有了解了元和十四年(819年)为了拯救民族,不惜衰朽残年,写封奏书给皇帝,因反对迎拜佛骨激怒唐宪宗被贬潮州的韩愈的经历,才能体味作者创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时的满腹委屈与悲愤之情,才能解读“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诗句所隐含的事实,才能感受出“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篮管马不前”中诗人借秦岭云雾缭绕之状,蓝关风雪弥漫之态表现恋家念国之情和内心的辛酸。有些诗句和历史事实有很大联系,例如 《江城子 密州出猎》是在西夏进攻北宋环庆二州,又用四年时间攻陷抚宁诸城的情况下,有感而作的。在这首词中,作者抒发了豪情壮志和渴望朝廷重新重用自己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优秀的古代诗文作品,往往都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深邃幽雅的意境,能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在教学中加强背诵,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多读读背,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好和伟大。在中学课本的所选诗文中,既有抒情,又有节奏,语短意长,易于背诵,许多作品让人百读不厌,无形中受到熏陶,比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可激发起一代又一代人无限的探索和奋斗精神;《诗经》中的《关雎》《蒹葭》等诗作中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之情又曾多少次地触动我们的情感之弦;读罢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们又怎能不对杜甫心忧天下的豪情充满敬意呢?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又使多少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朋友重新燃起希望的火光呢?

轻扣古诗文教学的大门,更加让笔者感到自我文化底蕴,语言修养的不足。古诗文教学对教师的涵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孜孜不倦的不懈求索,加强对古典诗文的研习,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引渡人,把学生引入古典文学的殿堂,去品茗古诗文这杯陈年醇香的佳酿。

论文作者:陈云飞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3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30

标签:;  ;  ;  ;  ;  ;  ;  ;  

古诗文教学方法之我见论文_陈云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