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论文_李庆华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论文_李庆华

李庆华 (山东省肥城市龙山小学 山东 肥城 271600)

【摘 要】 只要我们用心留意,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 用心留意 收到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8-064-01

时常听人说数学这门课程很抽象、枯燥,学生学起来没兴趣,教师教起来也没多少激情。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只要我们用心留意,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1月份学校举行运动会,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兴奋,积极报名参加运动项目的学生有很多,就拿跳绳这一项目就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报名,所以必须要先在班里选拔人才。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锻炼,我要求全员参与。我和体育班长把学生分成小组,有人跳绳,有人计数,有人记录,选拔赛秩序有然地进行着。选拔赛结束了,看着一组组跳绳成绩,忽然想到这几天正在学习统计,这是多么好的素材啊,何不利用一下呢?于是我宣布当天下午的作业是每个同学把自己小组的每个人的成绩制成统计表,孩子们兴奋极了,欣然接受。

第二天看着一张张学生交上来的统计表,我又故意"变本加厉",皱着眉头说:"老师想了解一下咱们班的整体跳绳情况,可这么多的统计表要看到什么时候呀,再说了还有重复的,你们能不能把全班同学的跳绳成绩绘制到一张表格上呢?哪些同学敢接受这个艰巨的任务?""能,老师我能,交给我吧?"孩子们的声音此起彼伏。看着热情的孩子们,我只好"将计就计",小组分工合作自己设计统计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快各个小组的作品都展现在我眼前:有的是按每个同学的成绩统计的,有的是按小组统计的,有的是按男女生统计的,有的是按范围划分统计的……,孩子们不仅设计了统计表,还添上了各种美丽的修饰,这些统计表凝聚着孩子们多少心血和智慧啊!各个小组互相评价和交流着,在我的提议下全班同学参与评出了"最佳创意组"、"最佳设计组""最佳合作组"等每个小组都获得了不同的奖项。孩子需要体验成功,需要实现自我价值,我又组织班干部把每一组的作品贴到教室后面的展板上,看着自己的作品被展览,学生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神情,充满自信的笑容是那样灿烂。

接下来要学习"求平均数"应用题了,书上只是给我们出示了基本类型的应用题,上次我们在跳绳比赛中获得的数据是多么好的数学资源啊。于是我让学生先自己预习了这一节内容,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自己设计的统计表中的数据编成应用题,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一道道鲜活的应用题展现在大家眼前:

组1:我们选择了两个小组的数据。第一组共跳了388下,第二组共跳了450下,平均每组跳多少下?

组2:我们是这样编的。第二组5人共跳了450下,第三组6人共跳了580下。平均每组跳多少下?还可以问平均每人跳多少下?

组3:我们是这样编的。第五组4人,平均每人跳了97下,第六组3人,共跳了480下。平均每人跳多少下?

……

学生乐不可支地互相品尝着对方组的题和自己组编的题。"同学们,你们编出了这么多的应用题目,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会解答自己编的题吗?""会,会,会……"孩子们个个开动脑筋思考着,演算着,一会儿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整个课堂在欢笑声音中快乐地进行着。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这是本学期我亲身经历的一件教学故事,通过这个教学小故事我知道数学其实并不难教,学生也不是不爱学,只不过我们还没找到让学生乐于学习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联系实际生活,多留意,多思考,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就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论文作者:李庆华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9

标签:;  ;  ;  ;  ;  ;  ;  ;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论文_李庆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