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育健康的国民心态论文_王野

积极培育健康的国民心态论文_王野

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速度持续增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总体小康成为现实,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列,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中国奇迹”、“中国速度”、“中国道路”等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深刻转型,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明显加大。

全新的形势向每一位国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世界?如何看待国家的发展成就、看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何看待现实的国情、看待民族的未来?也就是说,如何培育认识和处理当今国际国内各种问题的健康心态?

解决好这个课题,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正确行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健康的国民心态什么时候都需要,在社会深刻转型、蓬勃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国民心态?综合来看,自尊自信、理性科学、务实进取、开放宽容等是不可或缺的几个方面。

第一,自尊自信。

自尊自信首先表现为一种自我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即以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为自豪和骄傲,对同胞和自己的能力抱有信心,对国家、民族及自身的前途充满希望。有了自尊,我们才能做到自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了自信,我们才能具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和从容,不管形势如何复杂多变,不管在前进道路上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始终抱定必胜的信心,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决不停止奋进的脚步。

第二,理性科学。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或民族,必定是崇尚理性和科学的。所谓理性和科学,就是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独立思考和科学实践来探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不盲从外在权威和各种教条;强调尊重科学,自觉维护法律和制度的尊严,而不为迷信和习惯势力所左右。理性科学的国民心态,表现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立的判断能力,不唯上、不唯书、不人云亦云;按科学规律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以客观、冷静、严谨的态度面对自我和外部世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第三,务实进取。

一个国家或民族要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既仰望星空,保持高远的理想;又脚踏实地,弘扬实干的作风。这反映在国民心态上,就是要务实进取。所谓务实,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努力使主观符合客观;二是注重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真抓实干、不尚空谈;三是保持低调,坚持“敏于事而讷于言”,不图虚名、不事张扬。所谓进取,就是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灰心丧气、止步不前,而是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保持积极上进、顽强拼搏的姿态,奋发有为、自强不息。

第四,开放宽容。

开放宽容,就是打破封闭、走出自我,眼界宽广、胸怀博大,积极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平和看待成败得失,冷静对待他人的正面与负面评价。开放宽容蕴含着爱心与友善,即以真诚友爱为纽带,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良好关系。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开放宽容还意味着能够正确对待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善于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今时代,国民只有保持开放宽容的心态,敞开胸怀拥抱世界,认真倾听世界的声音,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发展自己,赢得世界的认同,进而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把握培育健康国民心态的着力点

培育健康国民心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以强大的“硬实力”为基础,又需要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既需要增强紧迫感、积极行动起来,又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既需要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作用,又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健康国民心态的形成,从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蓬勃发展,取决于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各种矛盾与问题的妥善解决。因此,培育健康国民心态,必须坚持党的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富裕安康,培育健康国民心态才有坚实的基础。

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也是培育健康国民心态的重要前提。社会公正则国民心态平和、心理平衡;社会不公则往往导致国民心态失衡、心气不顺。培育健康国民心态,需要把推动科学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将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建立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不断缩小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和贫富差距,让国民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竞争、平等地获取发展机会。

注重加强教育引导。健康的国民心态不会自发形成,它与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紧密相连。因此,培育健康国民心态,需要切实加强教育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这方面,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都肩负重要责任、具有不同优势,应各负其责、各扬其长,努力把健康国民心态的培育贯穿和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纳入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整个过程、各个方面。在开展教育引导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传统方式,单纯依靠灌输,而应不断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如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或创建活动,充分发挥重点人群、社会公众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等等。

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当今时代,媒体对社会舆论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媒体的报道和节目无不体现和蕴涵着一定的价值导向,无不对国民心态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在培育健康国民心态的系统工程中,媒体的作用不可替代。这就要求各类媒体遵守规范、加强自律,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坚持客观、真实、全面、公正的报道原则,引导国民以健康的心态认识和对待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决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迎合部分受众的心理而渲染和炒作一些极端、非理性的“雷人”、“雷语”,或进行纯粹的情感宣泄。

始终坚持从我做起。国民心态是由国民的个人心态集合而成的。健康国民心态的培育,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位国民的思想和行动中。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切实加强修养,不断提高境界,真正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进步结合起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正确看待各种历史问题,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在实践中磨练和完善自己,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努力消除那些不符合健康国民心态的观念和做法。

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的目标远大而美好,我们的使命神圣而光荣。同时,在未来前进的征途上,我们必然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困难和风险,面对更多来自各方面的揣测和评议、要求和呼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每一位国民以坚定的信念、扎实的作风攻坚克难,以宽广的胸襟、健康的心态经受考验,真正做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更大发展、创造新的辉煌,不断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论文作者:王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积极培育健康的国民心态论文_王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