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企业的未来发展需要科学的管理来支撑,科学的管理能有效地避免建筑工程的管理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交工,还能节约建筑工程的成本。所以,建筑企业必须正确的认识管理工作重要性,加快建设建筑工程的管理制度,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走向国际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控制策略
引言
当今时代,我国的建筑行业不单单要面对国内外企业的激烈竞争,还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国际建筑企业的挑战。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是企业应付竞争与实现发展的重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每个建筑企业发展的关键。增加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监督工作力度,有效的、合理的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良性发展提供强而有力得保障。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1.1工程项目基本特点
第一,地点固定且生产流动。与其他建设项目相比,建筑工程有所区别,因为建筑是在特定位置施工建设,并且竣工以后接受检验。当检验合格即可向使用单位移交,因而建筑工程施工并没有流动性作业内容。第二,工程建设一次性。建筑工程本身属于一次成型施工项目,因其结构复杂且相对特殊,所以返工的难度较大,甚至会至增加建设的成本。为此,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建设中不会出现反复施工的情况,必须一次建设成型。第三,建筑物体积庞大。在贯彻落实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因结构复杂且建筑面积较大,因而难以在封闭环境中施工,需要露天开展作业。在这种情况下,项目施工质量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仅仅是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与人员,环境与气候条件也会对建筑产生影响。
1.2工程质量基本特点
受建筑工程项目基本特点的影响,给施工质量带来了严峻挑战。其中,影响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诸多,施工的环境十分复杂且建设周期较长,所以,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必须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免受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影响,而无法在规定的施工工期内完成施工作业任务。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程技术人员质量意识淡薄
在各行各业中,作为从业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是决定该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说白了也就是利益驱动,这不可强制,否则将进行恶性循环,例如现阶段我国政府明确立法强制要求设计方承担责任,但从业人员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忽视法律规定,为了获得利润不择方案,却忽视了施工的重要性,本末倒置,虽然得到了利润却造成了隐患。
2.2分包单位以包代管
在整体承包者的分包方案中,时常会因为各种客观因素例如是会有经济的高效益问题,承包者的人脉关系如何而对分包的判断丧失准确性,从而导致在施工管理上丧失对分包的准确认知,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而且专业人才的缺失也将造成管理部门对其无从下手的局面;若是总承包者没有完善的方案,将会造成分包多管理少的恶性循环,以上便是一些新兴,缺乏经验的施工单位无法入手承包的重要原因之一,类似藩镇割据的旧局面,以自己利益为重的分包将危害到整个承包项目的效率。
2.3材料质量把关不严
建筑行业最基本的还当属建筑材料,裁量的好坏直接与工程的质量挂钩,然而,利益熏心的施工单位或许会在初期使用不合标准的劣质材料,检查步骤进行不深入,放宽招标标准,吃回扣,甚至减少施工材料的使用,给人们造成严重的身心隐患。
2.4质量评价方法不完善
现行的质量验收标准是以检验批次为基本单位的。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要求,建设项目的质量是不能接受的。这个评价不够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数据和细分的要求没有被量化,如果当前验收的标准并未完善,例如缺少了环境影响等未收录方面,那么验收标准就不能分析出各种因素的权重,最终导致无法确定各指标对项目质量的影响,验收标准也没有分析各种因素的权重,无法确定各指标对项目质量的影响。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与控制的策略
3.1创新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
为了加快建筑企业的发展,建筑企业应该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充分地认识创新思维的作用,不断地改进企业的管理方法,让企业的内部形成先进的管理理念。(1)企业要充分的完善管理理念,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创新思维的作用;引进高端的管理人才,从而完善管理的结构,对落后的管理思维进行整改,从整体上来提升管理理念。(2)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将企业的管理思想进行发扬,不断的丰富管理知识,并采用先进的方法来管理企业的流程,使管理流程得到进一步的优化。(3)企业应对未来及时地规划、分析,并进行总结,把企业的管理理念融合到创新思维中,最终使管理理念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3.2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建筑企业应保证在各个环节的管理中,都具备完善的制度,让管理工作可以有章可循,使管理体制充分的发挥应有的作用。(1)企业应采用系统化的管理理论,完善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在建筑企业的内部,设置管理机构,并授予管理机构相应的权利,保持各个管理机构的独立性,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定期的考核,让管理人员掌握专业的管理知识,并且使管理机构有利于企业内部的正常运行,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具有积极作用。(2)建立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及享有的权利。这样员工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工作任务;同时,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每个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3)建筑企业应设置相应考核制度,具有明确奖惩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性,从而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
3.3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
建筑企业应该在原有的建筑工程的管理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满足现有的管理需求。具体的管理技术的创新有独立创新,以及用合作的方式来创新,还可以通过引进,来实现管理技术的创新。例如,很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都抛弃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再使用派发传达式,而是引进了PrimaveraP6软件,通过这个软件,建筑企业可以对管理工作进行良好的控制。这个软件具有完善的进度计划,并对管理费用、资源有明确的管理手段,这都为建筑工程提供了管理手段,提高了建筑企业的管理效率。
3.4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代化的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至关重要,企业应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使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从根本上对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建筑企业应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管理人员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建筑施工技术,要从专业的层面进行管理,只依靠以往的经验是不够的。目前,很多建筑项目都是新兴的,以前还未曾出现过。如果管理者只是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那么管理的效果肯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相关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培训工作也能强管理团队的合作能力,个人的管理能力是不足以抵挡庞大的工程作业的。因此,要强化管理队伍的合作意识,使其进行合作式的管理,各尽其职。此外,对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的考核,只有不断地完善相关管理知识,才能保证管理的质量,而考核是对管理人员最好的检测。同时,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改变,一些传统的管理方式早已被淘汰,管理人员也需要学习新的管理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市场经济背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作用逐渐提高,但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始终缺乏科学性,难以与生产要求相适应。为此,必须把握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与专业能力,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敏俊.目标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途径研究[J].硅谷.2017,06(10):173
[2]马永伟,李秀明.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和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17(20):126
[3]高海龙.目标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8:170-171
论文作者:涂继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4
标签: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理念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