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研究论文_杨凯云

对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研究论文_杨凯云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瑞金市供电分公司 江西瑞金 342500)

摘要:从我国电力系统的现状入手来分析影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因素,然后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思考,提出增强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一些方法,改善优化我国现在的电力系统,提高配电网络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增加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是电力企业能够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下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配网系统;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

1分析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作用

只有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才能有效避免出现跳闸等各种电力故障,保障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很多的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在设计、运行和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高人们的用电质量和生活水平。

2影响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2.1电力系统中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各项科技水平的进步,配网电力工程也随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这就对于电力系统中的工作人员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要保持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更新。但是当前配电网络中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还普遍存在着综合素质能力水平不高的现象,难以满足当前配电网络工程技术的要求,可能由于电力企业没有对员工的综合素质培训给予必要的重视,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也存在着不合理和不完善的现象,这些都会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2.2电网设计不合理

电网的设计需要结合电力的实际需求和输电网络的距离等实际情况来进行,但是目前我国的电网设计还存在着与实际情况不匹配的现象。在有些偏远地区,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山高峻险,不合理的电网设计很容易造成供电中断,对电力网络的质量带来影响。所以加强对于电力网络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少配电网络中出现偏差的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保障,因此必须给予必要的重视。

2.3不可控因素带来的影响

配网电力工程分布的范围十分广,环境条件也比较复杂多变,电路穿梭在森林、高山和城市的高楼之中,有时电路还需要在比较恶劣的外部环境中输送,这就造就了配网电力工程的复杂程度。在当下,有很多的外力因素会对配网电力工程的稳定性带来影响,例如,城市之中穿过的电路有时会被民众当作晾衣架悬挂重物、其他的工程进行时将电路线路破坏,这些情况下就要求电力部门要及时地进行抢修,会带来一定范围内的停电现象,使配网电力工程在民众的心中留下不可靠的印象,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2.4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运行管理措施不当

在对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策略,才能够保障管理工作正常运行。当前的管理中还有很多的细节做得不够到位,例如,在故障发生之前不能有效地进行预测;当配网电力中出现了故障时,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配网电力工程中其实有很多的故障都是可以被预测的,例如短路故障和电压故障等,发生前会有一些前兆,如果不能在管理中监测到这些变化,则会影响电路的正常运行。

2.5过电压情况的出现

过电压值是在电力运输的过程中,因为外界因素的干扰使电压超出了电线和其他电力设备能够承受的电压范围。这种情况常常在外界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产生,例如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常年积雪的高山中或是雨量较大的地区;由于人类的聚居而呈现出的复杂环境,线路复杂的老城区或是乱接乱搭较为严重的居民区中,都会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使得工作电压在很大的程度上超过了电线和其他电力设备可以承担的电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原因十分简单,寒冷的环境中电线容易结冰、雨季时电线可能遭到雷击、老城区和居民区中电线等设备年久失修,都是过电压产生的易感性因素。除了环境的影响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规定使用35千伏及以下的线路用于供配电,硬件限制使得高质量的供电难以被保障,早期在技术并不发达时架设的配网设施也不够完善,容易出现绝缘性较差、电压超高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配网电力工程的可靠性。

3研究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有效对策

3.1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根据前文的分析可以发现,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会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带来不小的影响。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不仅仅需要能够及时地对于电力运行中可能发生的故障及时察觉,还要及时采取措施对故障进行抢修和调整。如果电力系统内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进行更新,就会导致他们的综合素质达不到电网工程稳定运行的需求,对可靠性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电力企业中应该定期组织讲座,唤起工作人员对于提高自己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的意识;对于一些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岗位,应该及时进行新知识的培训,这样才能为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发展打下基础。

3.2合理优化供电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有的地方高层建筑集中电网建设密集度增加,基础设备完善,而有的地方发展较为缓慢,电网布设较为混乱。针对我国各地区不同的发展情况,应当根据该区域实际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该区域配网系统,需要优化传统的供电模式。如前文所言,优化供电模式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花费的时间也较长,应当协调好各项工作进行合理配置,为日后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工作。由此能够更大程度上提高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3.3简化电压等级

现阶段,我国所采用的降低电压的方式相对还比较传统和繁琐,降压的工作需要逐步进行,逐级降低电压。而且在降压的过程之中,还需要不断进行调试,以期达到合适的电压要求。再这样繁琐的中降压过程之中,电力设备使用频率增加,一方面会大大降低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需要简化电压等级、改善降压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效率,保障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

3.4落实停电管理与分析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停电的原因。在进行大面积停电维修时,应当提前下达停电通知,合理安排维修时间,例如,可以将维修时间集中在工作日的白天,尽量保证晚上的正常供电,在保障维修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周边用户的影响,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能。

3.5科学设计

供电网络设计是开始于工程之前的,科学的设计可以保障工程的进行在预定的轨道内。在进行供电设计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規则,保障设计方案科学可行;其次,在设计前需要对实际工程的具体运行环境进行全面地了解和考察,使理论知识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使得设计出的方案能够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减少因为环境因素对可靠性造成的影响。

4结语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给电力事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还有一系列的挑战。电力企业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科学的态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以提高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为目标,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岩.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J].低碳世界,2016(7):36~37.

[2]林伟坤.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6):119~120.

[3]孙志丽.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J].科技资讯,2015(31):53+55.

论文作者:杨凯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对配网系统中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的研究论文_杨凯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