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麻醉在肝癌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论文_高兴超

日照市中心医院 2768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麻醉在肝癌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泵注进行麻醉性监护,对照组患者予以丙泊酚麻醉复合瑞芬太尼持续泵注进行麻醉性监护,观察并记录两组研究对象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呼吸频率、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动脉血CO2分压(PaCO2)改变情况。结果:经比较可知,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术中呼吸频率、瑞芬太尼用量和手术前后的PaCO2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丙泊酚,使用右美托咪定在肝癌介入术中进行麻醉应用,能够显著降低瑞芬太尼的术中用量,提升患者的呼吸稳定性,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丙泊酚;麻醉;肝癌介入术

肝癌介入术又称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一种在肿瘤饥饿疗法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代抗肝癌疗法。其通过破坏患者肿瘤血管或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方式,诱导人体肿瘤组织缺血性死亡或抑制肿瘤组织生长的一种抗肿瘤疗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对于肝癌介入术的无痛要求也在逐渐提升,而传统的局部麻醉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今的麻醉要求,因此寻找新型的麻醉性监护方式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相关研究表明,采取有效的麻醉药物对促进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本次研究以我院采用介入术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部分患者展开右美托咪定麻醉性监护,对比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两种麻醉药物在肝癌介入术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现在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研究符合伦理学依据,研究前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年龄大于80岁的患者、具有精神疾病病史的患者、沟通障碍的患者及存在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应用禁忌症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在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9.7±5.4)岁;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2.4±5.8)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手术前均禁食禁饮8h,无术前用药。

对照组:予以丙泊酚(国药准字H20123318,2012-11-20,生产单位: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麻醉复合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421,2012-12-31,生产单位: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持续泵注进行麻醉性监护。

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国药准字H20090248,2009-05-31,生产单位: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复合瑞芬太尼持续泵注进行麻醉性监护。

首先,所有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予以开放静脉,以乳酸林格氏液维持静脉输注;其次,根据组别的不同予以患者药物诱导[观察组患者予以首剂量右美托咪定0.8μg/kg,并在手术过程中予以0.4μg/(kg.h)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对照组患者予以首剂量丙泊酚(1mg/kg)进行诱导,并与术中予以2mg/(kg.h)丙泊酚持续泵入维持];最后,当所有患者均处于充分镇静、舒适的情况下,予以瑞芬太尼0.05~0.15μg/(kg.min)进行辅助镇痛,当患者呼吸频率出现明显降低时减少瑞芬太尼用量,必要时暂停瑞芬太尼输注。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研究对象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呼吸频率、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手术前后的PaCO2差值。

1.4统计学分析

基于统计软件(版本:SPSS 19.0),建立实验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n)、率(%),通过卡方(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达,组间比较基于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比较可知,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术中呼吸频率、瑞芬太尼用量和手术前后的PaCO2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各围术期差异比较()

3讨论

麻醉性监护是一种浅表或短小手术患者在接受局部麻醉、区域麻醉或未用麻醉时,由麻醉医师进行检测并提供镇静药物,以达到镇静、镇痛、抗焦虑的方法。相关研究表明,在肝癌介入手术中应用麻醉性监护能够显著简化手术操作,并降低长时间制动对患者带来的不适,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手术效果极其安全性[2]。

右美托咪定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肾上腺素能受体最密集的蓝斑核(Locus Ceruleus,LC)(蓝斑核被认为是调节觉醒的重要部位[3]),与神经细胞膜上的α2结合,使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降低,细胞中CAMP降低,并激活神经末梢上的离子通道,钾离子外流增加、钙离子内流减少,引起突出前及突触后抑制,阻断LC与皮层下之间由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介质的上行兴奋传导通路,而产生镇静催眠的药理作用。这种镇静作用类似于正常人的自然睡眠状态,其机制可能是与内源性非快动眼睡眠(NREM)通路的激活有关,因此术中患者易于被唤醒,而且并不影响患者的苏醒时间。右美托咪定作用于孤束核及外周神经的α2受体,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及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有利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部分患者予以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泵注进行麻醉性监护可知,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术中呼吸频率、瑞芬太尼用量和手术前后的PaCO2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在于,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其具有显著的镇静和镇痛作用,在进入人体后能够通过降低交感活性的方式降低人体的应激反应,从而达到降低患者呼吸频率、瑞芬太尼用量和PaCO2差值的效果。

综上所述,相较于丙泊酚,使用右美托咪定在肝癌介入术中进行麻醉应用,能够显著降低瑞芬太尼的术中用量,提升患者的呼吸稳定性,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闫姮,刘东义,冯昌,等.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麻醉在肝癌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6,56(41):74-76.

[2]王雷,王长明,刘大船,等.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在胸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J].医学与哲学,2014,35(12):26-27.

[3]Lidbrink P.The effect of lesions of ascending noradrenalinepathways on sleep and waking in the rat.Brain Res,1974,74:19-40.

论文作者:高兴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麻醉在肝癌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论文_高兴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