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世界妇女参政前景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前景论文,妇女论文,世纪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了。在距21世纪还有3年的今天, 研究妇女参政发展的前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这不仅能使我们预测未来,而且能增强我们的信心,确立我们今天奋斗的目标。
一、当代政坛女性群体的崛起
预测未来的根据是客观现实。要预测21世纪妇女参政的前景,首先要对妇女参政的现实做出分析和评价。当今世界上,一个最令人瞩目的现象,就是政坛女性群体的崛起。从女权运动强大的西方,到保守势力强大的南亚东方,都出现了一大批女性政坛群体,女性领导遍布世界各地,女性参政成为一个重要的妇女发展和世界政治发展趋势。
在北欧,1979年,挪威女政治家布伦特兰出任首相,现在已是第三届连任。挪威内阁18名成员中有8名女议员,被称为妇女内阁; 在国会中,女性的比例高达35%;挪威三个主要政党的领袖也是女性。1980年, 冰岛产生了第一位直接民选的女总统芬阿多蒂尔。 冰岛国会女议员13人,占议会总数的21%。在丹麦的内阁中,女性占30%的比例。芬兰的内阁中有7名女性,国会女议员占议员总数的44%。 瑞典女议员的比例为38%。这5个国家的妇女参政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在美国,1992年之前,国会女议员只占议员总数的5.6%, 现在比例上升为10%左右。1969年,女性在州议会只有4%的席位, 现在增加了4倍多,18.4%州议员是女性;其中,300名是州参议员,1,075 名是州众议员。在法国,1991年,艾迪特·克勒松成为法国第一位女总理,后任欧盟秘书长。在英国,撒切尔夫人于70年代末任首相,1991年下台,但是谁也忘不了她的政治作用和影响。在爱尔兰,玛丽·罗宾逊于九十年代初当选为爱尔兰的第一位女总统。
在非洲,已有50多位女性担任部长级领导。去年担任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秘书长的蒙盖拉夫人就是坦桑尼亚的著名政治家。
在南亚,一大批高级女领导的出现,标志着妇女正在迅速进入原来对她们关闭的政界。从60年代到90年代南亚出现了7位女元首。60 年代,班达拉奈克夫人在丈夫被刺后,担任了斯里兰卡总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总理;随后英·甘地夫人出任印度总理;卡莉达·齐亚夫人出任孟加拉国总理;阿基诺夫人出任菲律宾总理;贝·布托出任巴基斯坦总理;1994年,49岁的库马拉通加夫人出任斯里兰卡总统;1996年6月, 谢赫·哈西娜出任孟加拉国总理;在西亚,土耳其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奇莱尔于1996年7月22日再次当选为正确道路党的主席,这意味着2年后,她将接替现总理职务。在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国都出现了一批著名女政治家。
菲律宾的妇女参政更是引起了世人的注目。《亚洲周刊》认为,亚洲最具政治活力和热情的女性活跃在菲律宾。1986年,阿基诺夫人在丈夫回国遇刺身亡后,出任总统。这位从家庭主妇走上总统位置的女性显示了非凡的政治才干。在她的影响和支持下,1995年5月, 菲律宾出现了妇女参政高潮。克劳莉亚以最高票数当选议员,在24名众议员中,有4名女性,在215名参议员中有19名妇女,女性占了近10%的比例。
中国是亚洲的大国,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政坛女性群体的崛起更是一个不可低估的时代现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女干部人数增长很快。1951年,我国有女干部15万多人,占干部总数的8.5%,1993年, 我国女干部增长为1,190万人,所占比例上升为32.44%。 目前, 我国有16名女正副部长,18名女正副省长,300多名女正副市长,1,200多名女正副县长。更为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国政坛女性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活跃。在中层权力机构中,全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女正副市长,最年轻的才30多岁。女市长们成立了全国女市长协会,定期开会,交流经验,这在中国妇女参政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她们的活动必定能促进妇女参政的发展。
由此可见,近几十年来,世界政治领域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女政治家群体的出现。她们进入政界,形成世界妇女参政的潮流。
二、世界妇女参政的现状及特点
妇女参政高涨是世界各地一个共同现象,但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不同区域和国家的妇女参政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西方国家,当今妇女参政局面的出现,主要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推动的结果。西方女权运动产生后,就把妇女参政作为其第一个奋斗目标,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了它的第一次高潮——参政运动的高潮。这一运动的胜利成果是西方国家的妇女陆续获得了法律上的参政权。此后,女权运动又以各种形式继续推动妇女参政事业的发展。很多女权主义者都是伟大的女性,是敢于同歧视妇女的习惯势力做斗争的勇士。在18世纪,法国著名女革命家和女权运动的先驱玛丽·古杰和罗兰夫人为了争取妇女的参政权利,被送上了断头台;当代美国著名女权主义者贝蒂·弗里丹,为了维护妇女的工作权利,曾受到法庭的传讯;法国著名女权主义作家西蒙·德·波娃,被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为“法国和全世界最杰出的女作家”。她的名著《第二性》分析了现代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实,深刻地揭示了歧视妇女的社会文化机制。女权主义者不仅要改变不平等的男女关系,而且要改变一切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所以,在她们和历史、现实的正义事业之间,就有了一种必然的联系:在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在废奴运动中、在美国禁酒运动中、在当今的环保运动中、和平运动和反核运动中,都有女权主义者的声音。妇女似乎总是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趋势,站在社会变革和时代的前面。这可能是由于妇女所处的被压迫、受歧视和被忽视的地位,使她们更具同情心和正义感,更欢迎时代的进步。尽管女权主义有其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但从总体上看,它仍不失为一种正义的社会运动,在推动西方妇女参政上有着直接而广泛的影响。
在亚洲一些国家,妇女走向政坛主要是凭借丈夫或父亲的威望。例如,南亚几位女首脑都是在任总统、总理、政党领袖的丈夫或父亲被暗杀或处死后,被丈夫或父亲所在的政党拥戴为领袖的。这种特点反映了,在亚洲这些国家,传统势力强大,人们难以接受妇女参政的观念。这些妇女所以受到人们的肯定和拥护,是因为她们象征着其父亲、丈夫家族男性的声望。这些女政治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都出身名门贵族和政治世家,大多受到良好教育,自幼就受到政治环境的熏陶。例如,库马拉通加夫人在法国留学多年,获博士学位。她们本身具备从政的良好素质,因此,能在妇女地位低下的国家,借助家庭威望,牢牢掌握政治大权。
在中国,妇女参政也有一个特点,就是受到党和政府的强大支持。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我们的传统文化极其歧视妇女。尽管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女皇帝,但从总体上看,妇女被排斥在政治之外,政治是妇女的禁区。新中国成立仅40多年,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就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妇女经过100多年斗争取得的参政权, 我国妇女在新中国一成立就获得了。男女平等在中国不仅是妇女奋斗的目标,也是党和政府奋斗的目标之一。党和政府主要采取两种手段推进妇女参政:(1 )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妇女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妇女参政的最重要的前提和保证。 (2 )制定特殊政策扶植女干部的成长。 早在1956年,邓小平同志在八大修改党章报告中指出:“党必须用很大的决心培养和提拔女干部,帮助和鼓励她们不断前进,因为她们是党的干部的最大来源之一。”1983年在机构改革中,中央明确规定了各级干部中女干部的比例;1988年,针对妇女参政出现滑坡的情况,中组部和全国妇联联合下发了《在改革开放中加强选拔女干部工作的意见》;1990年,中组部和全国妇联召开了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组部和妇联负责同志参加的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座谈会,提出“力争5 年内实现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至少有一名女干部”的目标;1995年发表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第一个目标就是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程度;提高妇女在领导班子中的比例。正是在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的保障、支持下,我国妇女参政出现了稳步上升的局面,这是我国妇女参政的优越条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当今世界妇女参政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世界妇女是在本世纪中期正式涉足政坛的,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她们在政治上逐步成熟起来。这种成熟有很多表现。从个体来看,当今政坛女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她们已从政治上的点缀变成政治上的实力人物。从群体来看,这种成熟表现为,女政治家越来越自觉地把自己看作女性的代表,为女性争利益。这是女性群体意识的觉醒,反映了政坛女性思想上的成熟。例如,原来我国女干部不太关心妇女问题,现在,她们越来越关心妇女问题,不再把自己同妇女群体分开。国外女政治家也出现了这一转变。1994年,在美国国会审议被布什否定两次的“家庭医疗假”时,48名女议员,有42名投了赞成票;另外,还在一些有关妇女利益的议案也被她们提上了议事日程。美国舆论界评论说:“这样众多的女议员一致站在女人立场上还是第一次,过去她们似乎不太确定是否应该花费精力用于女人事务,她们不愿被认为除此之外,她们虽无它能。”这种政治上的成熟,是一个时代的现象,它必定能直接间接地推动妇女参政高潮的到来。
三、21世纪世界妇女参政前景预测
从当前妇女参政的势头看,21世纪必定会出现妇女参政的高潮。在21世纪前20年,妇女参政会稳步上升,在下世纪中期,会出现重大突破。
1.北欧国家妇女参政基本上可达到男女平等的目标。北欧的妇女最早获得参政权,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斗,社会地位较高,参政比例高。照这势头发展下去,在未来50年内,妇女在政界能达到分享权利的目标。(1)北欧一些国家的妇女组织也把这作为其奋斗目标。例如, 芬兰妇女组织——中央联盟把2000年使妇女在议会中的比例达到50%作为其目标。(2)近年来,北欧当选女议员的一个变化, 就是年轻女性的比例增加,最小的才20多岁,35岁以下的女议员不少。这一特点决定女性参政的高潮在下世纪。(3)北欧各国妇女参政不甘落后的竞争姿态, 有利于相互促进。1991年前,挪威妇女参政程度最高,后来芬兰超过了挪威,芬兰还有欧洲唯一的女国防部长。挪威女首相不甘示弱,为争取男女平等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她在工党大会上制定了在各级领导中,妇女不少于40%的规定。
2.美国妇女参政在21世纪会有重大突破。近几十年,世界上涌现了30位国家女元首,这一事实使女权运动强大的美国感到逊色。美国妇女已调整战略,全面进军政坛。70年代以来,美国妇女已采取先竞选中层权力、在以此为跳板进军高层权力的战略。她们避开在位者经常连任的位置,而竞选大城市的市长、州财长、州务卿。这一策略取得很大成功。1992年妇女进入议会的人数大增,被称为“妇女政治年”。1992年,在美国100个最大城市中,有19个女市长;在202个中等城市中,有36个女市长;60多名妇女拥有州级领导职务。据估计,到2008年,美国妇女至少拥有35%的州长席位,届时,会出现一位女总统。
3.在西方其它国家,21世纪妇女参政也会出现参政高潮。英国舆论认为,英国最有影响的女性已占居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的显赫职位。执政党工党的副主席玛格丽特·贝克特、下议员第一个女发言人贝蒂·布思罗伊德、卫生大臣弗吉尼亚·博顿利、王室法律顾问海伦拉·肯尼迪、梅杰政策班子负责人萨拉·霍格,都是政界活跃人物。1992年大选后,妇女正在稳步进军政坛。
4.在亚洲大多数国家,妇女参政会出现稳步上升局面。(1 )尽管亚洲妇女参政比例较低,但女元首任职本身意味着女性提升机会的增加。她们有足够力量任命更多女性担任领导职务。例如,斯里兰卡第一位女总统为女性创造了更多的参政机会。她任命了一大批女官员,其中包括她的母亲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这是她第三次出任该国总理。贝·布托在任职期也任命了一批女性领导。她任命了巴基斯坦首位最高法院女法官——斐萨瓦、首位省级女法官——瑞兹薇。这种情况会造成一种良性循环,有利于扩大妇女参政成绩,使人们接受妇女领导的事实,自上而下地引导妇女参政高潮到来。这同美国妇女参政策略形成了对比。(2)不少妇女正在打破“南亚模式”,凭借实力获得权力。例如, 菲律宾的著名女政治家圣第亚哥,是打击贪污行为的铁腕人物,在政界威望很高。她今年50岁,宣布参加下届总统大选。
5.中国妇女参政必定会在稳步上升中,出现重大的突破。(1 )我国女干部已逐步适应了改革开放后政治体制和干部体制的改革的环境,从政经验逐步成熟。在基层和中层岗位出现一大批年青能干的女领导,她们是下世纪妇女参政的主力军。在21世纪前20年,有可能突破女干部“两头小”即基层和高层女干部少的局面,打破政治局中无女性的空白。(2)在21世纪,社会环境会越来越有利于妇女参政的发展。 党和政府会进一步重视妇女参政,为她们创造更多的参政机会和条件。党和政府重视妇女参政,不但是妇女解放的需要,也是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的需要。妇女占人口的一半,政治要科学化、民主化,就必须要求妇女参政。所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和发展,我国妇女参政必然会出现重大突破。
从80年代以来,世界妇女参政事业发展很快。世界妇女参政正处在伟大的转折时期。我们只要看看世界上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女元首、女部长、女议员,就可以乐观地断定,21世纪必定是妇女参政高潮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