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敏:开拓创新,做乡村振兴的引路人论文

周智敏:开拓创新,做乡村振兴的引路人

《中国农资》记者 徐娜

从基层农资营业员成长为浙江省安吉县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董事长,40多年的供销农资工作,周智敏把青春都献给了供销事业和他热爱的农资工作。2001年6月,在中国农业和农资管理体制深刻变革及浙江大量县级农资公司破产或被兼并的背景下,安吉农资成功改制,以全新的面貌站在新世纪门槛前。

改制前,公司体制僵化、观念落后,不仅农资业务连年亏损下滑,连生存都成问题。改制后,安吉农资完成全体职工身份置换,正确处理企业改制中各种关系。周智敏更是以身作则深入一线,带领全体员工艰苦创业。短短时间,使企业从严重亏损情况中扭亏为盈。周智敏说:“改制不改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我们通过自筹资金建造安吉县农资配送储备培训中心,帮助企业度过难关,确保公司平稳过度,健康发展。”面对现代农业、效益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周智敏把握市场脉搏,紧紧抓住农业发展步伐,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创新创优地开展农资供应服务。

情系“三农”提升供销农资新形象

2006年,周智敏提出县级农资“3·1·1为农服务工程”理念,即3个中心、1张网络、1个示范园区。包括有配送中心、储备中心、培训中心、农资连锁网络、农资商品应用技术示范园区。“这一理念的提出使县政府“稳价保质保供”任务及防汛物资储备任务得到有力保证。”周智敏介绍,结合县政府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为改变乡村农资店破旧落后局面,2009年他还提出农资连锁店要全面提档升级,为新农村建设增光添彩。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创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在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德育新方法,实现德育教育目标,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元教学互动,利用网络德育资源,强化德育针对性,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全方位的德育体系,以此构建德育教育新模式,让小学生在良好的德育氛围中提升道德品质。

在做精做细农资业务的同时,周智敏继续延伸为农服务内容,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以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探索种子经营业务、茶叶机械经营业务。他介绍:“经过全员不懈努力,公司种子销售量在全县市场占有率从零上升到70%以上。同时,农机供应也被国家确定为农业机械补贴指定经销商,为农民提供从销售到维修再到保养的全方位服务,获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2002年,他提出成立县级“农资商品应用技术顾问团”,为农民排忧解难。2003年,他牵头发起成立安吉农资行业协会,开展农资培训,并创办农民流动夜校,为打造合格农资经销商和新型农民作出贡献。

创新思路延伸服务“三农”新领域

2005年,安吉县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合作,与浙江省农科院共建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新理念。“我们负责的‘杂交水稻生态栽培’项目,园区水稻产量经县科技局验收,突破安吉县示范田历史最高水平。”他说,这一项目推广面积达2万多亩,农民喜获丰收。2007年,周智敏创建金牛水稻专业合作社,探索集生产、收购、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服务模式,“金牛”理念给农民带来新希望,“金牛”香米获得农业农村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总之,国际商法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是以职业标准为基础,以课程定位为前提,以课程目标为指南,以课程项目为载体,以课程设计为依托,以课程实施为途径,以课程评价为保障的“标准转换、理实一体”课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七个环节环环相扣,递进展开。在第一轮教学过程结束时,课程评价的结果可以在下一轮教学活动中予以运用,实现循环优化。

“为保护好绿水青山,为美丽乡村增光添彩。2016年,我向政府提案,希望及时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物。建议被采纳实施后,受到政府和百姓的一致好评。”周智敏认为,农资转型应先从修护土壤开始,2018年,他率先在浙江成立了土壤修护研究院湖州分院,改变传统销售模式,从农民需要什么供应什么,转变为土壤作物需要什么,我们服务什么。周智敏说:“工作开展半年多来,我们举行了白茶栽培与土壤修护专题讲座20多场,培训茶农2000多人,签约修护茶山2万多亩,取土送检1000多份。”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周智敏带领全体员工奋发图强、不断探索。担负全县农资供应主渠道重任的安吉农资就像一头奋蹄的金牛,辛勤耕耘。回眸安吉农资的发展之路,这头奋蹄金牛已耕来满园春色。

标签:;  ;  ;  ;  ;  ;  

周智敏:开拓创新,做乡村振兴的引路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