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档案双轨制的问题_档案数字化论文

数字时代档案双轨制的问题_档案数字化论文

数字化时代档案双套制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档案论文,时代论文,双套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信息化时代,特别是在当前大力倡导建设数字化档案馆之时,档案双套制问题有其必要性和特殊的意义。

一、档案双套制

纸质档案双套保存,主要是基于档案的安全和利用的方便这两个基本目的,但内容和载体完全相同的档案双套保存,是一种重复保存。少量特别重要的档案可以这样做,但如果大部分档案的归档保存也实行双套制,势必增加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弊大于利,不值得提倡。因此,在档案只有单一载体的时代,对于档案是否双套保存问题,比较容易决断。

当今档案载体出现了多元化的时代,同一内容但不同载体的两种档案由于其作用、特点不尽相同,实行双套制,已不属于重复保存。在这样的背景下,档案的双套制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二、档案双套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实行档案双套制之前,除了要明确双套制的涵义外,还要进一步界定双套制的数量限度问题。因为在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不管我们主观上是否愿意实行档案双套制,其实在机关办公室、档案室和同级档案馆中,都必然会客观存在某些档案既有纸质载体又有其它非纸质载体的情况。就这部分档案而言,虽然也是双套保存,但这种情况并不是档案双套制。我们所说的双套制问题是指在普遍意义上和大规模层面上需不需要搞档案双套制,如果离开了“度”和数量的限制,双套制问题便会失去意义。

双套制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关键要看两种档案是否完全相同,能否相互取代。如果两套档案从内容到载体形式都完全相同,双套制则是完全重复保存制,显然是不必要的。但如果两套档案只要在某方面存在差异,那双套制就不算重复保存制,该不该实行双套制就要做具体分析了。

无论是电子档案纸质化还是纸质档案电子化后形成的两套档案,虽然两者在内容方面完全相同,但其载体形式和功能、效力却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以磁盘或光盘等作为介质的电子档案,虽有体积小、信息量大、检索迅捷的优势,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不能有效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泄露;电子档案中的文字无个人字迹特征、无书写墨迹的新旧之别、无文件形成过程中的稿本特征,一旦被篡改,无法识别;电子档案没有“原稿”概念,没有确定的法律地位;所支撑硬件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各不相同,对软硬件依赖大;寿命短,其影像记录的稳定期限不长。纸质档案虽有真实性、可靠性、法律地位确定的优势,但有信息容量小、占据空间大、管理检索不便的弱点。缩微品档案也有局限性,它的设备成本高,缩微胶片保管条件非常严格,一般档案部门难以达到其所要求的温湿度标准,从实际应用情况看,大多数缩微设备利用率普遍不高,操作技术较复杂,人员配备相对多,其存贮密度、信息容量、检索速度等远远比不上光盘。

双套制正好融合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优势,既可发挥高效存取检索功能,又可保障档案的凭证价值作用实现。可见,双套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对此不能简单否定。在电子档案的局限未得到根本克服和其法律地位未得到完全确认之前,应该实行双套制,至少对重要档案、珍贵档案实行双套制。双套制的存在,意味着今后档案馆藏中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将长期共存,这将成为未来档案馆藏结构的一大特点。

三、档案双套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鉴于上述原因,当前我们实行档案双套制,从所查到的全部文章来看,都一致主张实行双套制,只是研究的侧重点不一样。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实行档案双套制,这恰恰是目前研究得很少的问题。

两套档案的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随着当前办公自动化的应用和普及所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和与之相伴的纸质文件,按归档要求需一并进入档案室并移交给档案馆;二是随着数字档案馆的建设,现有档案馆藏纸质档案也将逐渐实行数字化,也会随之产生大量电子档案。此外,对某一机关而言,也不是机关的全部档案都存在两套的情况,而只有发文部分才会既有纸质文件又有电子文件,收文却只有纸质文件,电子文件存放在对方发文机关。不过,当全国所有机关间的办公都实现了网络化后,文件的传输和阅读都在计算机上进行时,就没有这种区别了。但是,由于人们长期形成的阅读纸质文件的习惯,想必人们还会将机上文件下载转化为纸质文件阅读,这样也将出现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并存的局面。

实行档案双套制面临的最大难题,则是在多大程度上实行档案双套制,或者说哪些档案该实行双套制。虽然笔者主张实行档案双套制,但却反对将所有档案不加选择地统统实行双套制,这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也是有害的。目前要明确而具体地划定实行双套制的档案范围是极其困难的,这需要我国档案学界对此做深入的调研,特别是国家档案局要尽快出台有关方面的法规和规章。当前我们可以先制定实行双套制的原则。笔者认为,至少应包括这几方面:我国档案部门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具有承受力;有利于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方便利用;所选档案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根据以上原则,作为一种过渡性措施,双套制档案范围基本上可以以我国目前各类档案的归档范围及其保管期限表为依据。因为我国现行的档案归档范围及其保管期限表是经过长期的调研和实践而制定出来的,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保管期限表已考虑了档案的重要程度和保存价值,这正是确定双套制档案范围的重要依据,完全可以参照执行,不必另搞一套。机关档案是档案馆档案的主要来源,机关档案双套归档保存的范围,就决定了档案馆双套档案的范围,因此应严格把关。机关档案部门作为双套保存的档案范围,应当限定在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部分,保管期限为长期的档案不必搞双套制。此外,在机关档案部门,两套不同载体档案如何统一保管且便于检索也很值得研究,要把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做有机的对应,建立相互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档案馆如何实行档案双套制呢?笔者认为,档案馆除了接收机关档案部门移交的符合要求的双套档案外,另一方面就是原有馆藏档案如何实行双套制问题。目前我国各类档案馆馆藏档案基本上都是纸质档案,鉴于数字档案馆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因此今后现有馆藏纸质档案将会逐步实施数字化。但由于我国现有馆藏纸质档案数量巨大,有的大型综合档案馆馆藏量多达几十万甚至百万卷册以上,加之不少档案又是历史上形成的,若全部数字化,工作量实在太大,成本也太高,实在无此必要。对档案馆现存的纸质档案应维持现状,只需对其中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和部分年代久远需抢救的珍贵档案实施数字化,并实行双套制保存。总之,现有档案馆既成的纸质档案不是双套制的重点。

标签:;  

数字时代档案双轨制的问题_档案数字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