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给水泵振动故障原因分析与对策论文_左树冬

锅炉给水泵振动故障原因分析与对策论文_左树冬

(神华浙江国华余姚燃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315400)

摘要:锅炉给水泵是锅炉系统的运行关键所在,在锅炉运行以及安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对设备维修维护的技术工作的分析与探索,对知识的不断深入,使得锅炉给水泵的维护措施大大提升。对给水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保障锅炉系统的整体运行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为了避免锅炉给水泵出现隐患,应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问题的出现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锅炉;给水泵;问题;方案

锅炉给水泵对锅炉是否正常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目前,锅炉给水技术的发展,使得自动化技术在给水系统中得到了普遍利用,从而使现代锅炉液位自动调节系统作为锅炉正常工作的主要内容。以下是笔者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锅炉给水泵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因素进行探索与了解,并对其相关问题所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可供人们所参考。

1锅炉给水泵出现问题的原因

1.1对电动给水泵电动机过热原因的分析

电动给水泵电动机过热的分析与排除对于采用电动机为动力的给水泵来讲,最为常见的故障就是电动机过热。电动机过热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电压忽高忽低、排风系统损坏、传送受阻等因素是引起电动机过热的主要原因。如不及时处理电动机过热问题,会导致转子断裂和绝缘烧坏、笼条断条等情况发生。因此,在发现电动机过热时应采用气动其他动力方式,进行停机检修。电压原因造成的电动机过热应对电动机供电系统进行检查,通过恢复稳定供电解决锅炉给水泵电动机过热故障。另外传动不畅也会造成电动机过热,由于电动机与给水泵间的传动不畅造成电动机负载过大,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电动机过载时温度急剧升高。因此,实际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应第一时间进行检修,避免机组故障的发生。

1.2对锅炉给水泵泵体过热原因的分析

导致锅炉给水泵泵体过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轴承的损坏而出现摩擦情况所致,或者是因为润滑系统缺少油、油质差而导致。所以,如果发现锅炉给水泵泵体过热情况时,要及时的对润滑系统的油量或者润滑油里是否存在杂质等进行详细的检查,然后,查看轴承是否有损坏的迹象。倘若刚通过检修后的给水泵泵体发生了过热情况,应对滚动轴承或者轴承压盖间隙是否过小予以全面的检查。如果将上述原因通通检查完后,给水泵泵体依旧会有发热的情况,那么,就应该检查泵轴是否弯曲或者两轴之间不同心、叶轮的平衡与否,将泵轴或者两轴同心度加以适当的调整,对叶轮平衡孔进行清除,从而确保泵轴和叶轮间的转动保持平衡一致,防止故障的发生。

1.3对锅炉给水泵流量不足原因的分析

导致锅炉给水泵流量不足的具体原因是因为泵叶出现损坏、管路堵塞或者泄漏而致。以皮带传动为主的给水泵应对是否是因为皮带打滑而导致转速偏低引起流量不足情况进行详细的考虑。皮带检查完之后,要对管路进行排查,如果堵塞泄漏处的流量依旧存在不足,那么就要考虑是不是叶轮损坏所造成的,详细检查叶轮和对轴承等部位进行润滑,能够防止因轴承润滑不好或者轴承损坏而导致转速不畅引起的流量不足情况发生。

2锅炉给水泵故障排除

锅炉给水泵系统振动故障的排除:锅炉给水泵轴承系统故障会造成流量不足、泵体发热、运转不畅等情况,造成这一故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润滑缺油或润滑油含有杂质造成,另一方面机组的振动也会造成轴承系统故障的增多。给水泵系统的振动过大会对整个机组的安全产生重要的影响,严重危害机组安全稳定的运行,而且过大的振动对机组、机组基础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出现机组过大振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泵轴或电动机转子轴杆变形、轴承损坏以及底座固定螺栓松动等。出现机组振动过大后,应首先检查固定底座螺栓是否牢固,其次查看轴承部位是否出现过热转动不畅等情况。如过线上述情况则可确定引起振动过大的是轴承损坏造成。排除其他原因后机组振动依旧,则可以认为是泵轴或电动机转子轴杆变形引起振动过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泵轴或电动机转子轴杆变形多为临时性形变,是由于机组轴承部分损坏造成局部过热造成的变形。可停机后温度均衡变形即可消失。

3锅炉给水泵解决与维护方案

3.1加强检查力度,及时修理

在对锅炉给水泵检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进行实质性的检查,并对泵轴与各个部位零件的配合间隙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锅炉给水泵的工作情况,要定时定期的对各个零部件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对每年一度的停工检修要高度重视,有效利用这次机会,利用专业的检测人员与维修人员对其进行严谨、细密的检测,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检修和处理,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3.2严格要求运行操作

在锅炉给水泵工作初期,需要严格按照运行标准及规程进行操作。在开始工作时,平衡室内的压力还没有达到标准的工作压力,这时将泵叶轮密封环和导叶密封环之间的无水薄膜当作可以减压的水力轴承,可避免出现平衡盘、平衡套之间紧密接触的现象,因此,应加强对给水泵控制的管理,使其操作过于紧密。即便如此,但对泵的使用也要小心谨慎,工作结束后对泵进行全方位检测,仔细对平衡盘和平衡套的损伤进行分析与研究。在泵的实际工作中,对量的控制要把握好力度,切不可太急也不可过慢,避免泵的损伤程度。

3.3增加密封垫,降低容积损失

首先,在中间隔板和泵体间加上密封垫,可有效处理泵中间隔板和泵体之间由于缺少密封垫,导致二级高压的液体回流冲刷腐蚀而致使中间隔板和泵体遭到损坏。其次,对泵体和二级出口泵盖进行改造;原泵盖和泵体间不存在密封,导致二级叶轮出口的液体在回流到一级进口的过程中对泵盖造成冲刷和腐蚀,对泵盖进行修复时新增了一个密封圈,防止内泄漏情况的发生。

3.4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体系及制度

应按照锅炉的运行情况与运行计划,充分利用主辅给水泵的相互替换工作明确给水泵的养护与具体检修时间,据此开展养护和检修工作。另外,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体系与制度对锅炉给水泵的维护与检修工作予以正确的指导,可使设备养护人员的操作更加的标准规范,有效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导致设备发生损坏。以预防性维护理念为核心,锅炉检修部门要详细的记录下零部件损坏更换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防性养护工作。详细的记录下零部件损坏更换情况,可以清晰的将各部位零件的使用寿命及养护期限全面的反应出来,确保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3.5加强锅炉给水泵日常养护与检修

按照锅炉给水泵的结构组成和经常发生的故障,锅炉给水泵的维护和检修核心之处在于润滑油系统、轴承系统、管路系统等的维护。在以上所述的工作开展,可以给锅炉给水泵的养护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数据。维护部门可按照所提供的数据以及对锅炉运行情况及零部件更换记录的分析结果,编制完善高效的养护计划,若发现零部件或者润滑油系统发生故障应及时进行养护和检修,从而确保锅炉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对于锅炉给水泵的润滑系统,要求维护工作者时常对润滑油油量进行检查,如突发油量下降情况,应排查密封部件是否有损坏,并停机做更深入的检查。更换密封件并重新加入润滑油。需要注意的是,在润滑油添加前,应检查其油质,同时清洁添加口,避免因润滑油添加过程中将一些杂质带入其中而对轴承系统造成损坏。

4结论

通过上面的总结与分析,锅炉给水泵是锅炉系统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它的灵魂所在,锅炉给水泵是否可以正常运行牵动着整个锅炉系统的运行能力。因此,对锅炉给水泵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检查力度,对它的构造以及基本能力要深度了解,以便于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解决,保证锅炉的活跃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绍宇,刘晓锋,童小忠,陆颂元. 大型锅炉高能给水泵振动故障分析与诊断方法[J]. 汽轮机技术,2006,03:230-232.

[2]胡大千,韩杰. 中小型热电厂锅炉给水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与对策[J]. 水泵技术,2006,03:40-44.

[3]刘福桥,王英卓,王斌. 锅炉给水泵振动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J]. 化工机械,2013,01:123-127.

论文作者:左树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  ;  ;  ;  ;  ;  ;  ;  

锅炉给水泵振动故障原因分析与对策论文_左树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