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理财现状与发展路径论文_邓泽宁

中产阶级理财现状与发展路径论文_邓泽宁

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5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不断增加,中产阶级的数量迅速扩大,该阶层的投资理财需求和意识也不断提高。面对日益增长的理财需求,过去我国金融机构在理财业务的开展中没有充分重视该阶层,并且针对该阶层的金融理财服务供给还有很大欠缺。本文从我国中产阶级的理财需求角度入手,发现现阶段我国理财市场金融理财产品的供求方向的不足,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本文首先对我国中产阶级进行界定,发现中等输入阶层理财供求方面的问题,然后为满足该阶层的理财需求提供可行性建议,促进我国理财市场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中产阶级 理财供求 理财产品与市场

西方社会对中产阶级还没有统一、严格的界定。美国国情普查局以在收入作为划分中产阶级的依据。如果根据爱德华与其后的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的职业决定法来看,这类阶层以各种工程技术人员和政府管理人员为主。邓肯最先提出三种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即教育、收入和职业,中产阶级有着较为一致的政治立场、经济状况和工作方式,以此划分不同群体。

在国内,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界定。有一定代表性的是陆学艺衡量中产阶层的操作指标,以及李春玲提出的职业、收入、消费及生活方式和主观认同四个标准。科技型企业家、外资企业的中国管理人员、金融证券行业的管理人员、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国企高管和私企个体经营户都属于中产阶级。在2005年,国家统计局依据人均GDP和购买力,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的年收入应当在6万至50万人民币之间。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中产阶级不断壮大,我国中产阶级正以每年1%的比重增长, 2009年达到了了总人口数的30%,到2020 年有望把这个数字提高到40%。中产阶级将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社会财富的主要所有者。与此相伴的是金融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服务需求的快速增加。

在我国,由于过去理财市场并不发达,理财手段比较落后,没有风险的银行储蓄是中产阶级最倾向的投资理财方式,现金和储蓄的投资比例占家庭财产的绝大部分。随着整个理财行业的井喷式发展,各种理财服务机构争相成立,银行的理财产品、房地产、股票、基金、债券、外汇黄金等多种投资渠道走进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从现阶段调查来看,主要扩展的投资渠道为国债和股票等资产增值形式,并且都主要以短期投资为主,1年到3年的投资期限占了大多数。

目前,我国中产阶级比以前更注意自身生活质量和资产增值收益,理财方式逐渐从储蓄型向投资型和保险型过渡,金融资产的配置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理财产品的优化组合在我国有很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

中产阶级在理财风险的防范上有进一步的改善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中产阶级在体制外缺乏安全感,因此自发购买各种商业保险的行为不在少数,如意外险、财产险、医疗险等。据统计平均每户每年保险费要在3000元左右,中产阶级防范风险的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同时,他们不愿意承担过多的风险,他们习惯于将保险等同于单纯的保障型险种,选择“中低档风险,中低档收益”的人群比较多.也有少部分人侥幸心理等因素,忽略了在理财风险上的防范。

在我国理财服务机构的供给方面,主要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但由于政策原因他们不能经营证券、基金、信托等,只能选择代销,产品种类和服务质量明显不足,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有效供给的能力还很弱。近两年,非银行金融理财机构逐步进入市场,但他们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信托、证券、保险等公司甚至掀起全民理财的“余额宝”等网络理财产品由于同质化竞争严重,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给市场带了了不小的风险。针对中产阶级不动产、字画等实物理财公司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独立的理财咨询机构供给也相对较少。

随着中产阶级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和银行、信托、基金等理财机构也在不断创,理财产品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追捧。他们希望根据家庭自身的理财目标和资产状况,进行储蓄、债券、股票、保险、房地产等领域的理财,拥有一套完整的金融产品结构来实现财富增值、风险防范、生活品质保证等多方位的需求,使投资组合的效用达到最优。然而由于我国的理财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多样性的供给上还有很多不足。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只是简单的引入和模仿外国的做法,功能单一且缺乏产品创新和整体规划,准入门槛很高,对中产阶级难以根据客户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财需求制定方案。各类金融理财机构产品同质化严重,大多提供的是保本稳健型理财产品,产品期限与收益率方面基本上相差无几。

我国的投资理财市场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中产阶级群体不断扩大,为此市场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潜在动力。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中产阶级的理财发展。

首先,树立中产阶级正确的理财意识。理财是中产阶级的一种生活方式,要有理性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在理财中要保持信心和耐心,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风险程度和收益程度,以此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切勿把投资当成投机渠道,一心想致富,忽略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

其次,加强理财产品的专业化定制。银行应当设立中产阶级人群专业的特属的理财计划,不能只有高端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也应当针对中产阶级设立相应的理财计划和咨询业务;非银行类金融组织也同样应当重视理财产品的专业化定制,力求适应中产阶级的迫切需求。

最后,加强理财监管机构的职能规范。政府金融监管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要带头发挥引导作用,推动金融业混合经营。各理财金融机构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产品的整合,提高理财的效率,同时要把中产阶级作为今后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完善经营体系,促进行业共同发展与进步。

参 考 文 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严行方.中产阶层[M],华工工商联合出版社,2008(1)

[3]谢怀筑.个人理财[M],中信出版社,2004

[4]陶开宇.中等收入阶层消费和谐趋势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邓泽宁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3

标签:;  ;  ;  ;  ;  ;  ;  ;  

中产阶级理财现状与发展路径论文_邓泽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