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活教育”理论优化幼儿项目学习活动的思考论文_蒋燕

运用“活教育”理论优化幼儿项目学习活动的思考论文_蒋燕

蒋燕 无锡市长安第二中心幼儿园 江苏 无锡 214174 

摘 要:在开展项目学习活动研究中,我们发现因缺少基础性理论支持而存在诸多问题,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却给了我们许多理论启示,为深化幼儿项目学习活动研究提升和优化项目学习活动实效指明了方向。本文以“活教育”思想审视幼儿项目活动的研究与实践,从适选贴合幼儿生活的项目学习内容、确立幼儿在项目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多元化的项目学习活动方法、构建亲近社会的项目学习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深化推进和优化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活教育”理论 幼儿项目学习活动 思考

基于“关心周围世界”开展的项目学习活动,是一项将理想目标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学习活动。活动通过学习内容的选择、分解、细化,建构实践平台,使幼儿在具体、实在的多个项目学习中逐步积累多种生存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增强认识自己、关心他人的意识。项目学习活动符合幼儿年龄,贴近幼儿实际生活,更利于满足幼儿发展需求,对幼儿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深远的意义。

在开展项目学习活动研究中,我们发现因缺少基础性理论支持而存在诸多问题,然而,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却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为我们深化幼儿项目学习活动研究、提升和优化项目学习活动实效指明了方向。

一、“活教育”思想的内涵

“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先生在1940年江西省建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时提出的。1947年,该思想在上海逐步形成“活教育”理论体系。陈鹤琴先生将“活教育”表示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活教育”理论体系指出,“活教育”思想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而达到这个目标的人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要有强健的身体。陈鹤琴先生认为,一个人身体的好坏,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这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事业。第二,有建设的能力。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因此,急需一些有建设才能的人才。第三,要有创造力。陈鹤琴先生坚信,幼儿与生俱来就有强烈的创造欲,只要善于启发、诱导、教育、训练,是可以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中国人在团体活动中一向都缺乏合作精神,所以必须从小就训练他们互相合作,具备团结友爱的精神。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主张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合作、自主、和谐的新型师幼关系。至于怎么建立这种新型的师幼关系,陈鹤琴先生认为,一是要以“幼儿”作为中心,二是要以“做”作为基础。以“幼儿”作为中心,就是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让幼儿自己去做、自己去想、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实验、自己去发现世界的奥秘。幼儿教师要利用各种各样的艺术化教学手法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启发,并且能与幼儿一起探讨研究和自我反省,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二、幼儿项目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分不清项目学习活动与主题活动的区别

主题活动是老师特别熟悉的,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其特点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连接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获得与“中心”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而项目学习活动则是指,按不同目标、不同任务、不同要求、不同内容分类,并进行科学设计、组织实施的学习活动。学习项目设置,可以为单个独立的,也可以是多个成系列的;活动过程以学习主体自主建构知识、积累经验为主。从字面上老师们很难区分,也会时不时地对照着主题活动的模式来实施,一段时间的实施下来发现老师要做的事情太多,预设的太多,孩子们在过程中不但得不到快乐,更是被动地学习,影响了项目学习活动效果。

2.项目学习活动内容选择单一

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思想中提到,教育的过程是幼儿和教师共同参与及真正合作的过程。项目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可是教师往往会出现角色定位偏差,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视为项目活动的核心人物,忽视了幼儿在项目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项目学习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往往会以成人的喜好、需要来选择话题,强加于孩子,因而内容缺乏童趣。如老师们起初选择的项目学习活动大多数是“好朋友”“读书节”“走进小区”之类的内容,比较传统且单一,缺乏鲜活的元素。此外,在习惯思维定势的影响下,教师囿于预设,按部就班,活动过程都是老师怎么要求孩子们就怎么来做,导致一个活动下来看似很完美却看不到孩子自己的身影,更没有亮点创意以及有趣的故事在生发,慢慢地就造成教师有怎样的思想幼儿就要有怎样的思想、幼儿教师做什么幼儿就得做什么等。

3.项目学习活动实施手段死板

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思想中指出,旧教育是死运用,教材是死板的,课程是固定的,幼儿教师不问幼儿是否明白,只是一味地、按部就班地教,导致活泼好动的幼儿慢慢地变成一个“书呆子”。在项目学习活动中,教师缺少创新教学方式的能力,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法传授知识,讲解给予多,互动启发少,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如在实施春天里的项目活动时,往往采取传统意义上的三部曲(看一看春天→画一画春天→玩一玩春天),方法老套,手段死板,很难让孩子们获得真实具体的感知。

4.项目学习内容缺乏灵活性

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各部分内容间要存在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选取题材方面,应从大自然、社会中选择。但实际上,很多教师在选择项目学习内容的时候往往会以身边的教材为主,选材范围窄,抑制了幼儿思想的发展。幼儿教师自身的知识有限,书本知识又是静止的、平面的、抽象的,这些项目学习内容根本满足不了幼儿的学习需要。项目学习内容不丰富、不灵活,从而导致班级项目学习质量下降,幼儿学习能力减退。

三、“活教育”思想对优化幼儿项目学习活动的启示

1.共同生活,让活内容应运而生。

陈鹤琴先生认为,灵活地选取教学内容是一个优秀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学龄前儿童正处于直接经验阶段,幼儿教师应选择一些直观的教材,让幼儿认识大自然、社会,多方面、全方位地学习大自然、社会中的事和物。幼儿园就像一个家,班级更是一个家,班里的老师、保育员、幼儿园甚至家长都是我们珍贵的教育资源。只要当我们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发现项目学习活动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园所生活中发生的事、幼儿喜欢的一个童话剧、一个小故事、一种材料、一种发现、一项运动,甚至幼儿自己的身体等等,都可以是我们项目活动的活内容。如在项目活动“嗨!认识你真高兴!”实施之初,老师就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发现,于是“我和小竹林的故事”“我的小脚丫”“疯狂头发节”“小山坡的故事”等等便应运而生了。我们的初衷就是和孩子一起共创幼儿园的生活,一起共创班级的生活,活动中更多的看到孩子的加入,孩子的活动痕迹越来越多,老师能大胆地退到幼儿的身后,让孩子能身临其境地参与每一项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游戏。

2.灵活多变,让活生成魅力无限。

陈鹤琴的课程论就是活教育,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材料,他强调的是儿童在自然社会中、在亲身观察和活动中获得经验的重要性。《指南》中也提到,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在活动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项目学习活动就是让孩子做事,做他们符合天性的事,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做他们能够感受具有挑战性的事,做他们觉得有趣味的事,做能够激发他们思维、促进发展的事。当然,教师还要根据每个阶段幼儿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方式。如在小班的项目活动“我的小脚丫”实施中,孩子们发现每双鞋子的鞋印也是不同的,刷上颜料还能变出漂亮图案,于是开设了“鞋底里的秘密”这一活动,师幼共同收集了很多的鞋子供孩子们去印画。当材料刚投放进去,孩子们又开始了另外的创作,那就是将自己脚上穿的鞋子沾在颜料中去拓印。当他们把鞋印踩在地板上时,那种兴奋溢于言表。虽然孩子们的“创作”有点“小捣蛋”,但孩子就是孩子,怎么可能用成人的思维来行事呢?我们的项目学习活动提倡的就是孩子的自由度,既然孩子喜欢这样,我们就应该给予他们创作的空间。为此,我们针对孩子们的这种需要、兴趣调整了游戏材料,让孩子们多带一双鞋子,游戏时就在地上铺上白纸让他们去踩着拓印。这样的调整释放了孩子们游戏的天性,使整个游戏现场变得更加灵动、有趣。

3.大胆放手,让活思维精彩绽放。

陈鹤琴先生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应以幼儿为中心,凡事从幼儿的利益出发。在项目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大胆放手,凡是幼儿能思考的让幼儿去思考,凡是幼儿能做的事情让幼儿自己去做,充分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其实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们的是不一样的。如大班美工区的孩子们正在制作灭火器,因为有生活经验,从制作的示意图到成品的展示可以说非常的逼真。这时老师们征求了幼儿的意见,在原先的基础上又多加一步,因为孩子眼中的灭火器和我们不一样,孩子眼中的灭火器是怎么样的,让他们去表现,让他们去创作,于是在美工区呈现出了幼儿眼中不一样的灭火器。还有大二班的体检中心的游戏一下子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体检表有老师们精心设计的,也有孩子们自己设计的。因为有了孩子们自己的想法,体检游戏也就变得不一样了,从他们的体检表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会关注到体检幼儿脸上有几粒痣,有的孩子用生活中的毛线正量着体检幼儿的大长腿……这就是孩子想了解的同伴、自身,体检表由他们自己设计,不会写字用简单的图示法就可以。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大胆放手,所有能让孩子做的,我们应该把权力交给他。他应该鼓励幼儿去发现他们自己的世界,并且用他们年龄范围内适合的方式去表达、去体验、去经历。

4.材料投放,让活媒介充满张力。

环境是幼儿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因素。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思想的课程论中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学习的环境。在项目学习中,教师要视学习材料为我们送给孩子的礼物,因为送礼物是需要精心挑选的,当我们把材料投放进去时要问一下自己是否是精心准备的,这是我们老师都需要努力的。当你的礼物投放进去,孩子会有信息反馈。如果他用心操作,我们会更加快乐、更加有成就感,所以我们师幼是共同成长的。如在中班项目学习“我和幼儿园垃圾桶的故事”实施中,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了垃圾桶,老师便引导幼儿将垃圾桶放到幼儿园的角角落落,垃圾桶旁边还能有小朋友和大人的合影,那幼儿园就变成了所有人的家,这里面有我的作品、孩子的归属感、家长的归属感,所有人的情感就靠这么一个小物件连接到一起。所以我们要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这些学习与发展的契机,来促进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来促进我们自身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花蓓蕾 乐成长——以“活教育”理论支持下的幼儿园足球体育活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9)。

[2]李楠 “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生成活动的实践及其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9)。

[3]孙菁 分析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活教育[J].学周刊,2017,(04)。

[4]保利军 陈鹤琴 “活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5)。

[5]陆洁慧 联系实际谈“活教育”[J].科技视界,2013,(33)。

[6]胡晓玲 浅谈幼儿园“三合一”活教育环境的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2006,(06)。

论文作者:蒋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  ;  ;  ;  ;  ;  ;  ;  

运用“活教育”理论优化幼儿项目学习活动的思考论文_蒋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