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涟水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江苏淮安 223400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趋于高端化,更加把注意力放在了构筑物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上。岩土工程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形式大部分是地基,基坑是为了提供地下工程施工所挖的临时坑,但是受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地下管线复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常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使用支护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确保日后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本文将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与阐述,旨在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应用
1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概述
岩土工程的深基坑支护主要指的是大规模构筑物支护结构及深度超过5m的地下工程,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常用技术手段。深基坑的支护形式有很多种,较为常用的有地下连续墙、钢板柱和土钉墙等,不同支护形式各具特征,适用对象也有很大的差异。岩土工程中合理应用支护技术,除了能起到保证基坑作业安全,防止坍塌的作用,还能大幅增加基础强度及承载能力,有利于全面改善基础受力,从而达到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支护技术是一项集开挖作业、支护及防水等为一体的综合技术,支护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造价与工期,并且还会影响到其他构筑物及自然环境,因此要求在利用支护技术时,根据实际状况,通过对比选取最佳支护工艺,并切实做好技术管理。
2深基坑支护技术类型分析
2.1排桩
排桩支护是根据施工的要求,对柱列式钢筋混凝土的挖柱和钻孔,这是一种机构式排桩支护。施工过程中要保证两个柱子之间有固定的距离,通过设计中的布置形式展开密排,这对于充分的挡土有很大的效果,刚度也很合适。但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用钢筋混凝土帽对各个桩进行连接,避免沙粒进入桩的内部。这种施工技术较简单便捷,在节省施工时间,加快施工效率,节省成本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2.2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指的是分槽段用专门的机械成槽、浇筑钢筋混凝土所形成的连续地下墙体。地下连续墙相较于排桩,具有更好的抗渗止水效果和较好的整体性;地下连续墙需要采用专门的成墙施工设备,工艺相对较为复杂,工程造价比较高。
2.3锚杆
锚杆指的是一种受拉杆件,其一端和工程结构物以及挡土墙联结,另外一端锚固在地基的土层或岩层中,进而对结构物的上托力、拉拔力、倾侧力以及挡土墙的水土压力进行承受,是对地层的锚固力进行利用进而达到对结构物稳定进行维持的。锚杆主要由锚头、锚筋和锚固体三部分组成。预应力锚杆相较于挡土墙的位移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有利于基坑土方开挖、地下工程施工,不适合用在软土层和高水位的碎石土和砂土层中,如果临近基坑有建筑物地下室和地下构筑物,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不足时,不能够采用锚杆。
2.4土钉支护
土钉支护也被称为锚喷支护,也就是逐层进行基坑开挖,逐层的对对土钉进行紧密的排列布置,对边坡土体进行强化,同时在坡面进行钢筋网的铺设,并喷射混凝土。相应的支护图被成为土钉墙,主要是由加固的土体、放置在土体中的土钉和喷射混凝土面板三个紧密结合的部分组成。土钉和土体共同形成一个复合体,能够对土体的自承能力进行合理的利用,土钉支护结构轻柔,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性。土钉支护用在地下水位以上或者经过人工降水措施后的杂填土、普通粘土或弱胶结的砂土的基坑支护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控制措施
3.1转变传统设计理念
在深基坑支护技术方面,我国已经积累了相关的一些实践经验,对于岩土变化支护结构的受力规律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这些都为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和理论的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对于设计的标准以及规范尚未统一,许多情况下依然采取“等值梁法”对于支护桩进行计算,运用朗肯理论来确定土压力,而这样的计算结果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缺乏科学性,导致工程建设既不经济也不安全。所以,应该对于传统的设计理念进行转变,进行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的建立。
3.2重视变形观测
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变形观测方面主要涵盖周围的建筑物、基坑边坡以及地下管线等,通过监视实际数据对工程开展中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展开及时了解和分析。针对设计偏差的存在,在后续的施工中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校对,并及时采取控制和补救措施。为此,针对现场变形测量的数据而言,需要确保及时和准确,相关人员也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开展测量工作,提高测量准确性,以确保工程质量。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就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制止。如果发生大的滑动或者是变形问题,此时应该对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立即的深入分析,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避免滑动或者变形继续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如果基坑工程相对比较重大和复杂,就应该通过专家论证的方式进行,从而能够降低工程造价,而且确保工程得以安全的进行施工。
3.3严控施工质量
岩石工程深基坑开挖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要强化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的监督力度,有利于及时的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通过人员的监督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岩石工程施工中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对于提高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岩石工程施工前要先对周围的环境、地质特点、水位情况等进行勘测,认真分析得出的结果,把所有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因素做出明确的标识,在施工时对重点标出的地方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岩石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安全隐患,可能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伤害。在施工前,要先对相应的施工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使施工人员能能够掌握和施工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日常培训中加强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对于施工过程中及时的规避危险,保证人身安全有重要的作用。施工人员在进行岩石工程深基坑开挖施工中,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引起重视,并通过个人或团队的努力及时的解决问题,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
4深基坑支护技术实际应用
4.1工程概况
某项目拟建一处高层建筑附地下车库,建筑总高度约85m。基坑坑底最大开挖标高在-7.5m左右。经现场勘查可知,场地平整性良好,基坑边长为358m,基坑总面积较大,为13581m2,施工困难,现以该工程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基坑支护技术应用。
4.2技术要点及应用
考虑到工程基坑面积较大,围岩不稳定,经研究设计本工程采用锚杆+桩面支护+土钉墙+锚喷支护措施。具体方案为:锚杆孔径为150∠25,共使用锚杆142根;桩面支护的喷浆厚度在80mm左右,双向布筋,总支护面积为1620m2;基坑的喷锚支护厚度为80mm,完成土方开挖及坡面修整以后,即可开始喷锚作业。本工程土方开挖实际深度为6.9m,属于典型的深基坑作业,存在很大风险性。基于此,为保障施工安全,基坑开挖及支护必须保持良好协调性,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全面清理作业现场,保证现场不存在其他杂物,并对土钉锚喷支护区域进行分层开挖。在支护桩作业完成以后,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即可开展结构支护与开挖,以此加快进度,缩短工期。本工程深基坑经有效支护处理后达到良好稳定状态,施工期间未发生滑移、变形等问题,说明所用支护方案合理、有效。
结语:综上所述,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相关要求在许多方面都比较严苛,在工程实践中,还需要加紧学习与总结,不断提升技术创新,以此才能够推动我国建设行业呈现发展新高潮。
参考文献:
[1]赵禹.工程建设中深基坑的支护与岩土勘察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7,(26):45-46.
[2]刘松涛.岩土工程的基坑支护设计常见问题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120.
[3]赖德基.论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J].建筑知识,2017,37(08):82-83.
[4]许传遒.基于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和对策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04):153-154.
论文作者:罗安成,吕正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基坑论文; 深基坑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地下论文; 岩土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