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特教聋生剪纸教学中欣赏、临摹、创新三步教学法培养其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论文

通过特教聋生剪纸教学中欣赏、临摹、创新三步教学法培养其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论文

通过特教聋生剪纸教学中欣赏、临摹、创新三步教学法培养其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

梁盛萍

(阳泉市特殊教育学校,山西 阳泉)

一、问题的提出

剪纸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剪纸不仅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审美爱好、纯真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蕴涵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而且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优秀民间艺术之一。虽历时一千五百多年,但仍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作为一名六七虽开始就涉足该艺术的剪纸爱好者,多年的艺术实践,我深深感受到了该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作为一名从事美术教育十六年的教师,又深感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内容之单一和民间艺术熏陶之匮乏,尤其是手工艺术教学之不足。而剪纸教学是手工教学的典范,既符合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又能有效地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求异思维,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因此,在我从教十六年的普通小学教学中,大胆进行剪纸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工作需要,2010年8月由山西省平定师范附属小学调入阳泉市盲聋人学校,担任专职的剪纸教师,负责全校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九个年级学生的剪纸课,让这些残疾孩子学会一技之长,多项谋生的本领。于是,新的问题来了:普校学生健全,手、眼、耳、嘴、脑都是非常灵敏的,所以开展剪纸教育教学活动较为容易;而特殊教育学校里,那些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障碍的聋哑残疾学生,实施剪纸教育教学活动就困难重重。如何才能达到让剪纸成为他们特长的目的呢?于是对聋哑学生进行剪纸教育教学来培养其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成为我的研究课题。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聋哑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以致他们的听力和语言功能完全丧失,既聋又哑。因此,他们失去了和别人交流信息的机会,知识结构是靠自身的形象记忆与简单经历积累而构成,单纯而缺少逻辑性,他们对抽象的概念知之甚少,在理解上也非常肤浅,胆小、孤独、自卑,过分依赖、固执、任性等,容易产生自卑感,缺少自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视觉就成了他们感受外界最直接的渠道和工具。

剪纸这种民间艺术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用的工具、材料都很简单,一张纸一把剪刀,便可剪出各种图案,表现出自由灵活、优美生动、富有变化的艺术效果。

(一)科学分段,针对性施教

聋哑学生因为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使他们对有声的世界没有丝毫的察觉,这也使他们容易安静下来,能够专一地去完成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当他们完成了一幅幅剪纸作品时,他们获得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剪纸作品,更多层面的是精神的满足与情感的丰富体验,他们感受到艺术的美,树立了自信心、体验到成功感,他们的心灵阳光起来,并敢与健全人大胆地交往,不感到自卑失落,根除聋哑学生自卑自暴自弃的行为与心理,同时为他们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起到抛砖引玉、穿针引线的微小作用。

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偏小,欣赏简单的剪纸作品,掌握剪纸最基本的折叠方法和技能技巧,掌握简单的单手纹样与一折二层对称纹样方法,从安全因素考虑,适合开展剪纸中的撕纸教学,撕纸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蔬菜水果、劳动工具、生活用品、花草树木、建筑器物、花鸟鱼虫等,并适当辅以参考图例,兼顾了不同阶层学生的学习。

小学高段:加强学习巩固剪纸基础理论与技法,以欣赏为主,体会剪纸艺术之美感,认识剪纸这种民间表现形式,了解剪纸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尝试运用剪刀进行剪纸,学习二折四层折叠方法、花边的平行对折方法、五角星的折叠方法,雪花的折剪方法等,学习内容上要增加一定难度,并创造性地完成一些课业。

中学段(初中学段与高一):以创作为主,在掌握剪纸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完成小型的窗花剪纸与团花剪纸,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参与学校环境的美化与装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从进口的角度看,目前主要的二铵进口国主要有15个,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等,2017年,这15个主要的二铵进口国的二铵进口总量为1138万吨,同比增长2%。主要的一铵进口国主要有11个,包括巴西、美国、澳大利亚等。2017年这11个国家的一铵进口量为808万吨,同比增长14%。

(二)自编教材,让剪纸生活化

根据笔者之前的研究可知[15],基于AHP的喷墨打印纸表面性能权重为W0=(0.6415,0.1279,0.7428,0.1056,0.0961)T。

(三)合班教学,让教学时间最大化

开始时,按单个独立班进行教学,每个班学生有8~12人,人数少,每节课40分钟,时间短。聋哑学生又很特别,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不能独自带剪刀,只能上课时发剪刀,下课时收回剪刀,这与普通学生区别很大,聋哑学生剪纸的时间受到了限制。每当上课时,我总要复习上节课理论方面的知识以及着重指出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等,这要用去3~5分钟,之后讲新课,如果是欣赏课,可勉强完成任务,但如果是练习课,需讲述5~8分钟,熟练演示剪纸,也需4~6分钟,然后发放剪刀,需要1分钟,这样需要13~20分钟,剩下的20分钟时间学生练习,先构图,学生动作较慢,需5~7分钟,接着开始剪制,如果图案不复杂,可紧张完成,如果图案复杂的话,只能完成一半,学生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会很扫兴。为此,我又建议学校把每个班级分散的两节课集中合并为一节大课,这样减少收发剪刀的时间,可以加大学生学习剪纸的时间。之后,我又将一些班合并起来上复式课,学生可相互看到更多的剪纸,学习兴趣更浓了,鉴赏能力提高了,效果很明显。

(四)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兴趣

剪纸活动刚开始时,效果并不佳,原因是聋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许多家长也不支持,认为聋哑学生学习这个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

怎样激发他们的兴趣就成了我校剪纸实验活动初期最大的困惑。于是,除了依据《剪纸图例汇集》教学外,还让剪纸内容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在平定师范附小任教时,我发现有许多剪纸书,脱离生活实际,不考虑学生年龄特点,不适合学生学习剪纸。于是,我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自编一本剪纸教材——《少儿学剪纸》。教学内容主要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物象进行剪制,让学生将剪纸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到了盲聋人学校,在《少儿学剪纸》的基础上,又编写了一套有200多个植物、动物为主的册子——《剪纸图例汇集》,每个年级一册,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欣赏、记忆,储存剪纸素材,为剪纸创新活动的开展奠定扎实有效的基础。

1.以自己的成长为例

沙三下砂砾岩体储集物性与含油性密切相关,因此含油性预测即为储集物性预测。而储集物性与沉积特征、地层压力和构造应力特征密切相关。

我告诉学生,我也是学生时期就喜欢上了剪纸,而且成了嗜好、特长,不仅由此有了工作、有了事业,还上了央视,成为山西省剪纸协会的副会长,全国剪纸协会的会员,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百鸡鸣春图》。

在学生临摹制作的基础上,适时概括、总结、输导一些剪纸的艺术品类来扩展学生的视野,解放聋哑学生手、眼、脑、空间、时间,让他们大胆创作。这期间,我充分发挥尖子生作用,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剪纸实验活动。比如37班,开始时,只有张×同学最喜欢剪纸“创作”,每节剪纸课后都会有自己的作品“诞生”,并及时让我给他做“点评”,之后,根据我的辅导,再创作,产生了不少好作品。我便借此机会鼓励其他同学,这样一来,全班大部分聋哑学生也开始了他们的剪纸创作。

我有很多作品获过省、市乃至全国的奖项。我把作品扫描后做成幻灯片,讲解其构思、制作过程及播放情况,拿出收集的民间剪纸作品,让聋哑学生欣赏、感受,激发聋哑学生的兴趣,并当场熟练演示一些简单的剪纸图案,消除聋哑学生学习剪纸的畏难情绪。

3.以生活中的情景为例

带领聋哑学生走进大自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我当场示范如何把活生生的动物、植物“剪”到纸上,如让学生欣赏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剪出其动态。欣赏校园里的九月菊,让他们看这些含苞待放、正在怒放的及花骨朵的特点,然后剪出来;领着他们参观新婚洞房的盘合(团花,在阳泉、平定一代又叫月廓),讲解其中寄予的人们美好的祝愿与希望。

我在黑板上画出各级各类难易不同的图例,让学生选择并临摹制作。

在剪纸教育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原则,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影像、色彩、动画特点优势,选取传统民间工艺展演在现场播放,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从而变虚为实,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变静为动,激发儿童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在愉快氛围中轻松掌握知识,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当中。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抓住一切时机,肯定他们的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才能使其在成功的体验中不断改善自我,提高心理品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对这门艺术有了兴趣。

(五)授之以渔,让他们“剪”有所得,为他们构建起新的有价值的逻辑体系,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认识世界、感知社会、塑造人生

实施三步走的教学实践模型:

1.教给他们剪纸的语言及造型手法

我仍然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在纷繁的图样中寻求规律——有几种线条?有哪些造型手法?有怎样的结构特点?在学生观察揣摩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总结出“答案”:剪纸有三种基本的线条为月牙线、锯齿线、铁线;造型手法有——谐音法、象征法、象形法、会意法;“万剪不断”是剪纸的重要结构特点等。

项目划分表是整理资料的最好纲目,参照其给出的项目划分结构,按项目划分目次归类相应资料,如同单元、同分部工程的资料放到一起,查找时只需找到相应的单元、分部工程。

2.学生临摹制作

4.以电教媒体为桥

3.在学生临摹制作的基础上,让他们大胆创作

2.以自己的作品为例

聋哑学生与健全学生一样,他们好动喜新,有一定的猎奇心理,一成不变的空洞说教和陈旧的方式,势必会引起他们的厌烦情绪,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学工作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多样化,要新颖有趣。把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融于一体。在剪纸活动中,聋哑学生容易疲劳,容易出现精力不集中、注意力涣散的现象。为此,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选取传统民间工艺展演现场播放,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眼、手、脑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地参与,积极学习,有利于开展剪纸教学。

面对复杂多变的化工市场,东北化工销售公司管理者准确提出:“以推进精准销售、提升营销质量为主线,对外抓市场、抓用户、抓渠道;对内抓资源、抓量价、抓策略,确保企业稳健发展。”“上下联动”成为“精准销售”的一种诠释。

踏着皎洁的月光,迎着微凉的晚风,拖着疲惫的身躯,我晚上八点多才到他家。孩子的父亲听说我要来,老早买了水果和瓜子在家等着,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小龙爸爸是个话语很少略显羞涩的人,一见面就开门见山谈孩子的缺点,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他坦然承认,孩子不听话时,孩子妈妈会采取粗暴的行为,用威胁性的语言厉声斥责,甚至动手打,而他和孩子的奶奶对孩子极其温柔、慈祥,无原则地宠爱,对孩子的要求大多会无条件满足,所以小龙在家里是小皇帝。

通过剪纸活动,使聋哑学生的手、眼、脑并用,双手和左右半脑同时运动,促进全面智力开发,需要认真、细致、有耐性,对聋哑学生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他们尊重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和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意志品质,实践性地培养聋哑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

在剪纸教育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原则,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创设良好的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当中。因为合理利用电教手段,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从而变虚为实,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变静为动,激发儿童强烈的好奇心,引发强烈的求知欲。在剪纸教学过程中,运用电教媒体为剪纸教学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影像、色彩、动画特点优势,激发聋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聋哑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掌握知识,使聋哑学生想象力更丰富,不断提高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提高剪纸艺术活动的质量,获得剪纸学习的丰硕成果!

生活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的是社区商户拥有的商品及服务资源,这些资源通过信息平台,其潜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实现整体社会资源价值的再创造。对于商家来说,企业产品的销售量加大,服务渠道更广,使用价值和经营收益增加,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对于配送员来说,通过“众包物流”,在完成订单过程中通过对社区闲置人力资源价值进行再利用,将无形劳动力释放出来,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价值的再创造;对于平台来说,促进用户价值提升的同时也使平台经营效益、服务质量、信誉、品牌知名度得到了提升。

重视剪纸教育教学活动,坚持以愉快教育为主,寓教育于娱乐之中。通过师生共同制作各种有意义的剪纸形象,让聋哑学生进入创作的角色,体验到规范的行为,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在玩的乐趣中,在实际的活动中受到生动良好的教育。

剪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设,可以大大提高聋哑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从中还可以使聋哑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丰富多彩的活动,占有了聋哑学生的空闲时间,抵挡了外界不良行为和习惯对聋哑学生的侵袭,使聋哑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看到自己的长处,亮出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树立对学习的信心。教育环境,直接或间接地达到调动聋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

三、取得的主要成果

我采用的教学法:一欣赏二临摹三创作的三步教学模式。

通过剪纸教育教学,对聋哑学生动手、动脑、想象、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启迪其智慧、陶冶其情操,同时为传统文化艺术赋予新的内涵,民间剪纸艺术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对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意义深远。

(一)剪纸是一门综合性活动

1.科学性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并对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因此,开展剪纸实验活动,有其合理的理论依据,符合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原则,同样能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

2.可行性

我校地处太行山区,山西剪纸最具特色,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剪纸可以给聋哑学生带来成功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给予聋哑学生适当的成功体验,会使聋哑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自卑胆怯的性格会向自信、勇敢方向发展。自信心的提高必然会激发学习的兴趣,在良好学习体验中培养自信心,呈良性循环的态势。

3.针对性

针对聋哑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生理特点,剪纸夸张、简练、生动的造型与之相符。艺术课型都是为了开发聋哑学生智力,而剪纸是双手运动,可促进左右半脑同时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对学习其他学科大有益处,在聋哑学生教学中体现出独特的优势。

4.创造性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应特别重视对聋哑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剪纸构图无定法,大小、繁简、犷细、镂刻均可,而且不需要和真实物象一模一样,是靠平日积攒的经验,剪时的直觉和自己内心构思去肯定手下的形象,还以自己的心意写出物象的神气儿,全靠自己的感受、体验、概括、创造,来表达自己内心对生活的情感,符合聋哑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剪纸教育教学活动是最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是无忧无虑的,在这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对于一幅剪纸作品来说,无论粗犷豪放还是纤细玲珑,都非常美,所以对学生剪纸作品的评价:只要学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就达到剪纸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目的,这样学生只要用心学,就会有收获,就会成功,在这里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活跃的,心情是愉悦的。通过剪纸教育教学活动,可使聋哑学生思维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聋哑学生的创造潜能,重视了聋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聋哑学生创新观念转变为具体成果。发展了聋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5.示范性

1.通过剪纸活动,可以激发聋哑学生崇敬和热爱民族、民间艺术的情怀;

计算断面以上流域地理特征值由1∶5万地形图量取,流域面积F为430km2,河长L为38.75km,纵坡J为1.199%。

(二)我校开展剪纸教育教学活动是手工教学的典范

通过剪纸教育教学活动,使孩子们的手、眼、脑并用,双手和左右半脑同时运动,促进全面智力开发,实践性地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剪纸艺术对人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民间剪纸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是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构思、改造、积累起来的底子做本儿,世代相传的一笔传统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作为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起着继承民俗历史文化的作用。作为学校,作为教师,肩负继承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担子,如不担此任,剪纸艺术就会在我们身上出现脱节、断层,更谈不上继承、保护的发展了,我们有责任把祖辈、父辈心血的结晶传输给下一代,并把它发扬光大。

四、效果与反思

这个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校有聋哑学生100多人,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一年级都开设了剪纸课,其中能拿起剪刀剪纸的聋哑学生在四分之三以上。

初二年级35班的聋哑学生,有很好的美术基础,现在人人都能拿起剪刀剪纸了,可以说是一个剪纸特色班,这些孩子,平均年龄为15岁,但能够剪出小型团花、窗花的为数不少。聋哑学生张×、王××、党×等同学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剪纸创新活动,每节剪纸课至少剪一幅,即使同一个花样,他也会尝试好多次,直到满意为止。他们都是很认真仔细的孩子,他们手下的作品精巧细致。

在以往的剪纸活动中,聋哑学生郝×剪纸作品《白头到老》、王×的剪纸作品《富贵满堂》、王×的剪纸作品《连年有余》、薛×的剪纸作品《菊花百态》等均被制作成灯箱于2011年8月—2014年1月在泉东路装饰城市环境,使聋哑学生剪纸热情高涨,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阿坤,我实在太累了。我一个女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打拼这么多年,与形形色色的人周旋,早就腻了。我一直想好好休息,可一直下不了决心。现在,不休息也不行了,景花厂真的经营不下去了。

2012年4月,我和王××、张×等十多位聋哑学生接受了阳泉电视台《关注》栏目《蝴蝶的世界》的采访,聋哑学生在节目中展现了自己创作的各种各样的蝴蝶,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提升了自豪感。

2012年6月由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与中国国际剪纸艺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少儿剪纸大赛中,聋哑学生张××、薛××、张×、王××、郭×等同学参加了剪纸大赛,聋哑学生张×的剪纸作品《同在阳光下》获得中学组三等奖,并刊登在《童趣的飞翔——全国少儿剪纸大赛获奖作品精选》一书中,并于当月在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展出,这是我校首次参加全国性的剪纸大赛。

2012年9月3日,我带领两名聋哑学生和三名健全学生参加了华北五省主办的《我就是达人》的节目,两名聋哑学生在节目现场进行了剪纸表演,赢得了全场观众一次次的热烈掌声,三位梦想观察员都以“yes!”全员通过。

2012年11月18日,我带领初三班全体学生参加了阳泉市百姓春晚节目初赛,学生在节目现场进行剪纸表演,最后,我们的节目《有声·无声》获得了本场初赛的最佳人气王称号,并于2012年12月10日参加了节目决赛。在这样的社会活动中,聋哑学生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注,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剪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聋哑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使聋哑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丰富多彩的活动,占有了聋哑学生的空闲时间,抵挡了外界不良行为和习惯对聋哑学生的侵袭,使聋哑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他们在单纯的文化学习不专心,甚至排斥,但他们往往在美术、体育方面都有特长,特长课的开设能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亮出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伊德里斯著作中提及的早期地理学家包含八世纪的波斯地理学家伊本·胡尔达兹比赫,九世纪亚美尼亚人地理学家艾哈迈德·本·雅库布 (al-Yaqubi),十世纪的基督教修士埃尔西奥·安蒂奥士,十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家豪盖勒 (Ibn Hawqal)和马苏第和《珍异记》,克洛德(Claude)家族的托勒密。 [13]伊德里斯的地理学知识主要来自两个传统:希腊托勒密的地理学传统和早期伊斯兰地理学的巴勒希学派 (见图2)。

全校聋哑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认真学习,积极创作,同时通过师生共同制作各种有意义的剪纸形象,让学生进入创作的角色,体验到规范的行为,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在玩的乐趣中,在实际的活动中受到生动良好的教育。我们利用元旦、春节等节日进行剪纸展演,多幅剪纸作品在学校艺术长廊中展出,聋哑学生感受到学习剪纸的快乐与幸福,培养了他们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

教学初期,我将学生分为三个学段:小学低段、小学高段、初中学段。2013年9月,学校增加了高一班,成为十个年级。初中学段与高一又合并为中学段。

实践证明,剪纸教学活动能培养聋哑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聋哑学生思维,引导聋哑学生团结互助,促进聋哑学生全面发展,营造宽松、愉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最终使剪纸创新活动给我们聋哑学生带来更大的活力,给聋哑学生将来的成长能带来更大的启发。

实践证明,我校开展剪纸教育教学活动是非常可行有效的:

剪纸教学活动,在我校开展之后,受到了学校与家长的认可。各年级教师反映,聋哑学生都很喜欢剪纸。开展剪纸活动,不但没有影响孩子们的学习,而且还成了学习其他学科的调节剂,培养了他们的良好志趣,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许多平时做事马虎的聋哑学生变得认真仔细了,许多受娇惯的孩子,通过活动,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聋哑学生,通过剪纸教育教学活动,对剪纸爱不释手,剪出一件件佳作,树立了自信心,开启了学习其他学科的信心之门,达到了以美育人、寓教于乐、以美寓善、以美引真、以美导行的实验目的。

2.通过剪纸活动,能培养聋哑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3.通过剪纸活动,能加强聋哑学生想象、联想、夸张、比喻等形象思维能力。

宜兴市秸杆还田方式主要为套播麦秸秆覆盖还田和稻秸秆切碎匀铺后进行播种,然后采用旋耕开沟一体机作业两种方式。在播种季节宽余、土壤墒情适宜、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水稻收获秸秆切碎匀铺后,进行施肥、播种,有利于控制播量,均匀播种。然后利用旋耕—开沟一体机进行浅旋耕灭茬、开沟,可起到种、肥、草、泥混合,并消灭露籽的效果。

反思:

因此,为提高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结合专业建设的要求和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笔者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以求提升教学效果。

虽然我们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们活动的目的是使聋哑学生通过活动能够形成持久的兴趣,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欠缺的地方,如课程内容的选择范围与适度、知识的深广度以及教学方式的把握仍需要探究,应趋于合理化与科学化。

如果剪纸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广泛些,那么学生学习剪纸的动力会更大些。

敦煌文献出自于莫高窟,大部分为东晋至北宋初年的写本,也包含少量的刻印本。写本以汉文为主,也有以古代少数民族文字和西域文字如吐蕃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梵文等写成的文本。因此敦煌文献除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外,还具有极为丰富的语言学价值。

为使优秀的民间文化得到顺利继承与发展,所有学校都应重视民间艺术课的开设与普及,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调整教育教学体制,改善课程结构。

当这些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时,如果能跟踪进行继续教育,将会对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作为聋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把聋哑学生束缚在学校、家庭的狭窄范围内,应让他们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并与健全儿童经常在一起交往,慢慢消除其独特的自卑心理。可带聋哑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要坚持剪纸教育教学活动的持久性: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以我们的剪纸教育教学活动不会停息,坚持本活动的研究内容,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好巩固与推广。力争克服聋哑学生间的差异,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教学,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能按统一的模式进行,让每个聋哑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聋哑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关注他们,在学校教育中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与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设职业教育课,为适合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工作岗位需要而铺设一块坚实的基石。

做好活动成果共享:百尺竿头,须更进一步,我们需要着眼聋哑学生的发展与未来,充满改革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站在教育教学的前沿,通过校际交流、县际交流推广我们的活动成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编辑 温雪莲

标签:;  ;  ;  ;  ;  ;  ;  ;  ;  

通过特教聋生剪纸教学中欣赏、临摹、创新三步教学法培养其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