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耳鼻咽喉科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隐匿性抑郁症22例临床分析论文_张显飞

张显飞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〇医院耳鼻喉科;辽宁丹东118000)

【摘要】目的 研究以耳鼻咽喉科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隐匿性抑郁症临床方法。方法 择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隐匿性抑郁症病患22例,所有病患均通过入院前确诊,满足隐匿性抑郁症患病标准,然后按照随机数表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病患为1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

,同时对比各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计算总体有效率,并且展开组间数据对比。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对比方面,研究组11例病患总体有效率为90.91%,;而对照组11例病患总体有效率为72.73%;以上各组总体有效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传统药物治疗,以传统药物治疗配合心理干预治疗耳鼻咽喉科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隐匿性抑郁症,疗效更加显著,存在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耳鼻咽喉科症状;隐匿性抑郁症;临床疗效

隐匿抑郁症是抑郁症较为常见的一种,一般伴随着常见的一类病症,即如耳鼻咽喉科症状就是常见的一类,一般隐匿性抑郁症通常被躯体症状所掩饰。就诊耳鼻喉科时,病患的确 存在躯体症状,而重复就诊。医护人员多数都会出现武断诊断,简单开药对症下药。因此 ,对于耳鼻咽喉门诊重复就诊的病患,一旦存在多次症状不愈问题,因而采取药物治疗配合心理干预。而就此,本次研究将针对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隐匿性抑郁症病患22例展开积极治疗,并且获得较大的效果。详细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隐匿性抑郁症病患22例,所有病患均通过入院检查,满足耳鼻喉科症状的抑郁症表现,表现为头痛、咽喉痛、全身不适、咽喉异物等耳鼻喉科症状,并且根据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病患11例,包含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为34-78岁,平均年龄(42.5±6.3)岁; 对照组病患11例,包含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范围为33-76岁,平均年龄(41.9±8.2)岁。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病患无论在年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患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即采用口服阿米替林片25mg治疗,每日服药3次。治疗21天后观察病患治疗效果,针对疗效不明显的病患,则可以提升每日用药量为150~300 mg;

症状完整控制后则可以保证日用药量在50~150mg左右,保证疗程在90天左右,待病患病情完全控制逐步降低日用药量为25mg,保持用药量大概6个月左右,在采用维生素B、C及草 珊瑚含片等 [1-2]。而研究组则配合心理干预,主要在病患病情的缓解期,然后采用认知疗法,从认识上既注意消除过于好强、自尊的心态,也注意消除自卑心理,从而提高承受各种心理 压力的能力[3]。

1.3 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主要以病患临床症状表现作为疗效判定标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显效:临床诊断显示病患发烧、压痛、跳痛等刺激症状消除,病菌检测为阴性,腹水完全消除,白细胞恢复基本水平,无其他并发症出现;2、显效:临床诊断显示病患发烧、压痛、跳痛等刺激症状明显,病菌检测为阴性,腹水逐步减少,白细胞趋于基本水平,无其他并发症出现;3、无效:临床诊断显示病患发烧、压痛、跳痛等刺激症状无改善或者加剧,病菌检测为阳性,腹水未改变甚至增加,白细胞指标高于基础水平,存在多种并发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3.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真实原始数据及平均数据表示,即(x±s)表示,并通过t检测;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则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对比方面,研究组11例病患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体有效率为90.91%;而对照组11例病患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体有效率为72.73%。以上各组总体有效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资料如下表一:

3.讨论

学者Lehman主要将抑郁症按照症方面症状表现分为:心理、功能、身体等方面,其中功能、躯体的发病症状并不显著,也就是临床所谓的隐匿性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病中抑郁症的一个种类[4-5]。其病程愈长,发病率愈高。耳鼻咽喉科往往对症处理咽部症状,却始终无法缓解 ,反而促使患者更加坚信自己有病,长期误诊。因而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尽早完成病情确诊十分必要。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对比方面,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的研究组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体有效率为90.91%;而采用常规治疗的病患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体有效率为72.73%;以上各组总体有效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相对传统药物治疗,以传统药物治疗配合心理干预治疗耳鼻咽喉科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隐匿性抑郁症,疗效更加显著,因而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 翟和平, 程哲, 张金海. 以躯体症状就诊于耳鼻喉科门诊的抑郁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015, 25(01):65-66.

[2] 王芳. 伴全身肌肉阵挛的抑郁症患者1例诊疗分析[J]. 光明中医, 2015, 30(2):378-379.

[3] 刘兰花, 宋荣刚, 王建新,等. 综合医院以躯体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64例临床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014,15(06):336-337.

[4] 李秋月, 叶绿芝. 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隐匿性抑郁症的护理12例[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22(04):07-08.

[5] 庞静欢, 王峥嵘. 伴躯体化症状的隐匿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等分析[J]. 现代养生, 2015,10(10):120-121.

论文作者:张显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以耳鼻咽喉科症状为主要表现的隐匿性抑郁症22例临床分析论文_张显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