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论文_隋凤芹 李海霞

答谢中书书论文_隋凤芹 李海霞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五九七农场中学教师 隋凤芹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五九七农场中学教学能手 李海霞

课标要求及分析:

答谢中书书》是语文第四学段八年级的一篇文言文。课标要求是:1、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第一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习动词是阅读,学习水平是理解,学习内容是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第二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学习动词是积累、感悟、运用,学习水平是掌握、运用,学习内容是浅易文言文。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体现能力目标,学习动词是欣赏,学习水平是运用,学习内容是浅易文言文。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以古代诗文为主,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诗篇,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答谢中书书》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写景散文《三峡》,在此基础上本课进一步学习山水小品文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为下一篇写景的古文《湖心亭看雪》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优势:首先,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 掌握了一定的古文的朗读欣赏技巧,学会了划分节奏、重音,有感情地朗读等。其次是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对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有一定的积累。并且对课文的内容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

劣势:对于八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写景的美文,但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不高。

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的课标要求和本单元古诗文寄情于景的特点,教学重点设置为: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依据课标“提高欣赏品味”的要求,结合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写景的美文,但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不高的劣势,预设教学难点为:学习赏析文言佳句,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精炼生动。

学习目标:

通过以上对课标、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教学的重难点,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通过自主学习法,学生积累本课中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通过听、读、品的品读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通过例句引领、赏析练习,指导学生赏析写景佳句,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精炼,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创设情境(预设时间3分钟)

导语:同学们,面对这山明水秀、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色,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很多文人墨客描绘山水的诗句。

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言文,被称为是“一副清丽的山水画”,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文言文《答谢中书书》(板书课题)

简介文题:“谢中书”是作者的朋友“谢征”的官职名,“书”是指“书信”,在古代是一种可以抒情议事的文体。

【点评:一开始用美丽的山水图片导入,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将学生带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之中,为整堂课铺设一个优美的感情基调。而题目容易让学生误解,所以解释,并交代文体。】

二、浅吟低诵,感知文意(预设时间12分钟)

(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用笔画出不会读的字词。

(2)听朗读录音,特别注意自己所标划的字词的读音以及朗读的节奏、语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学生自由连读,老师提出朗读要求:A读准字音B读准节奏C读出感情

(4)老师提示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字词的读音:

猿 颓 与

(5)老师强调朗读要求,全班同学齐读。

(6)请同学试用一句话说说文章所写的内容。

【点评:朗读是文言文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通过学生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学生读的时候,老师提出具体的朗读要求,既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能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疏通文意,理解内容(预设时间13分钟)

学生自己结合课文下注释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用笔画出来。

1、同桌讨论解决疑难,仍解决不了的在全班提出来共同讨论。

2、老师引导学生解决字词上出现的疑难,板书以下重点词语:

四时:四季。 俱备:都 小雾将歇:消散 夕日欲颓:坠落 与其奇者:欣赏

3、请学生用自己的口头翻译课文。

4、老师用多媒体展示翻译,让学生跟自己的对比。

5、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课文。

【点评:这个环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点拨为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积累重点词句,既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

四、深入文本,理清结构(预设时间4分钟)

1、师问:本文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老师边板书边引导学生分析明确文章的结构特点。

【点评:对文章结构的梳理,主要通过老师的提问,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把握;一边板书一边引导,使学生容易明白,理解透彻。】

五、研读品析,领悟感情(预设时间6分钟)

问:这短短的几句话到底蕴含着哪些美呢?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要求说一说(多媒体出示要求)

1、让学生自由发言,描绘自己头脑中想象的画面。

师引导:你认为课文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些句子?

2、比较辨析:将原文中的加点词换掉好不好?为什么?

A、猿鸟乱鸣 猿鸟啼鸣 B、沉鳞竟跃 沉鳞跳跃

3、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高度凝练生动的特点,特别注意体会这些词语所蕴含的感情。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再次朗读课文。

【点评:本环节是整个教学中最重要的,体现教学重点的一环,通常情况下老师会用讲解完成,但这样做学生兴趣不大,而且体现的是老师对文本的理解,《新课标》中对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主张不能以老师的阅读理解强加于学生,所以将此环节设计成仿句说话和比较辨析,通过学生的活动,充分凸显学生的主题地位。为防止学生的思考漫无边际,说话部分给出了例句,使学生有思路可循;辨析部分给出了两个句子,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文章语言凝练的特点。】

六、欣赏画面,当堂成诵(预设时间2分钟)

1、欣赏图片,试在文中找出与画面相配合的句子;

2、学生试着看图片背诵;

3、不看图片完成背诵。

【点评:让学生看画面配句子,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另一方面可以使记忆内容形象化,提高学生的记忆速度;另外还照应了课堂开头,使整节课从美丽中开始,在美丽中结束。】

总体点评:

这节《答谢中书书》是一节体现语文教学本色的课,它突出体现了文言文教学中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教师充分体现了参与式教学理念,运用了朗读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深入理解了课文,把握了文章的主旨。落实了教学目标,突破了难点。

一、熟读成诵,方法多样

课文朗读上,重点突出,有听课文朗读录音、齐读、范读、自由朗读,指名朗读等多种方式,能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课文朗读时,教师给予了充分的学法指导,还采用适时点评打分的方式激励学生。

二、品味赏析,设计科学

品味赏析部分,教师能选择典型的句子,进行点拨、赏析,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赏析时,重点抓住“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句中的“乱”字加以换字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乱”字用得特别传神,“乱”字写出了山川早晨万物都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景象。从而让学生明白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论文作者:隋凤芹 李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  ;  ;  ;  ;  ;  ;  ;  

答谢中书书论文_隋凤芹 李海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