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供销合作社形象_市场经济论文

重塑供销合作社形象_市场经济论文

重塑供销合作社的形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销合作社论文,形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供销合作社,现在拥有1.6亿户社员,720亿元资产,500万名职工,经营网点遍布全国城乡各个角落,年购销总额达8500亿元,供销合作社的工业年产值有400亿元左右。这是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对农村、对整个国民经济都有巨大作用。但是,由于经济管理体制不顺,供销合作社的经济实力有所削弱,在社员群众中和在商品市场上的威望有所下降。形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所以,供销合作社的形象塑造问题应当引起有关人士的高度重视。

一、形象塑造与历史使命

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使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通过商品购销活动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时期,供销合作社在流通领域中(确切地说是在市场上)帮助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和销售农副产品,为农民(社员)谋取了巨大的实际利益,促进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农民亲切地称呼它为“我们的合作社”。60年代初期,供销合作社坚持农村阵地,与农民同甘共苦、战胜灾荒、克服困难,国家和社员高度评价了供销合作社的功绩。在十年动乱中,供销合作社虽然没有终止购销业务,但把合作社的集体所有制改为全民所有制,即把合作社变成了国营商店。社员说它是“国家的供销社”。70年代供销合作社继续全民所有制的路线,同社员的关系逐渐疏远。80年代,供销合作社按照合作社进行改革,要办成社员群众(主要是农民)集体所有的合作社。但由于10多年执行国营经济体制的影响,不少地方政府坚持按国有企业对待;供销合作社人员更替,办合作社的意识淡薄,名义上改为集体所有,实际上仍按照国有企业的办法对待社员群众。这样一来,供销合作社给人的感觉是“四不象”。90年代,供销合作社进入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一部分供销合作社真正按照合作社的原则为社员、为农民谋利益,以改革带发展,以发展促改革,大踏步前进了;另一部分供销合作社对市场经济缺乏认识,只顾企业赚钱,忽略自己对社员的责任,甚至做出某些损害自己形象的事情。总之,供销合作社形象变化的历史同对其历史使命的认识是紧密联系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条件下,明确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使命,是重新塑造供销合作社形象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当代中国仍然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度。在这种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不正确解决农民的问题,是不可能成功的。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并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共同富裕,是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中国和外国的近代历史经验证明,合作社是在市场经济中积聚群众经济力量、保护群众经济利益的最佳组织形式。这也是中国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最佳组织形式。所以中国仍然需要发展合作社,首先是发展供销合作社。农民通过市场实现共同富裕,更加坚定地走向社会主义,就是供销合作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一伟大任务,供销合作社有许多工作要做,主要是:

第一,培育农村市场体系。农村市场也应当由商品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组成完整的体系,才能保证农村市场经济顺利发展。在市场体系发育过程中,商品(和服务)市场是基础,资金和劳动力市场伴随商品市场的发展而发展。供销合作社在农村主要是发展实物商品市场和服务商品市场,包括相机发展为资金融通和劳动力转移服务的各种行业。供销合作社的商品(和服务)经营是农村市场的一部分。它的经营规模越大,对建设农村市场体系的贡献也越大。

第二,参与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农村社会服务体系是农村第三产业各个行业的有机组合。它不是供销合作社一个部门所能承担的。我国第三产业不发达,农村更差。而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点多面广,腿长耳灵,多种经营,综合服务,自然成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在许多乡镇中,供销合作社实际上是当地综合服务的中心。农村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是第一线,首先要把它们建设好。但城市的支农产业和与农村经济关系密切的关联产业,也是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销合作社围绕农村经济的需要在农村和城市扩展服务网络,便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奠定牢固的基础。

第三,帮助农业多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农村地少人多,农业劳动生产率又在不断提高,农业部门将产生多余劳动力,并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供销合作社虽然三大产业都经营,但重点是第二、第三产业,其业务发展需要增添新的劳动力。1952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的职工仅有100万人,现在达到500万人,大量临时工、合同工还未统计在内。新增职工主要来源于农村。所以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就是农业多余劳动力重新就业的一个途径。但供销合社的容量是有限的。供销合作社帮助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作用,主要在于帮助农民发展非农产业,为其供给原材料、提供技术服务、推销产品、开拓市场。在我国现实条件下,农业多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越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有利。此外,供销合作社也可以在国内外多渠道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是解决中国劳动就业问题的战略措施。

第四,积极投入乡镇经济建设。乡镇是其周围农村的经济中心。因此,乡镇经济多以工商业为主。经济发达地区,乡镇经济以工业为主;大多数地区以商业、服务业为主。供销合作社是以商业为主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乡镇上的各种企业,其经济力量超过供销合作社的是不多见的,同时它还有各级联合社的帮助。经济力量大,对乡镇经济建设的作用和影响也大。在统一规划下,供销合作社要把自己在乡镇上的网点建设好。农村商店、旅馆及其他生产、服务机构,应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逐渐提高档次,具有现代经济气息。为社员、为职工修建的各种服务设施,既不追求高标准,也不马虎潦草,要从长远考虑,至少要适应21世纪初期社会的需要。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供销合作社在当地修建“供销大厦”、“供销一条街”、“供销商业城”等等,只要能够创造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就是参与乡镇建设的实际行动。

供销合作社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完成自己新的历史使命,一要有明确的认识,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都真正重视起来;二要深化改革,努力清除旧体制的积弊,扩展经营,搞好服务,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完成新使命的能力。

二、形象塑造与深化改革

一些地方的供销合作社由于偏离了合作社的原则和方针,合作社的形象受到了损害。深化改革的核心是办成真正的合作社。这同时也是供销合作社的形象塑造。当前,各地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大体循着两条思路进行。一是在基层社推行“社有民营”、柜组和个人承包,在联合社搞股份合作制;二是按合作社的原则办事,恢复合作社的本来面貌,为社员谋利益。我认为,第二条思路才能重塑供销合作社的形象。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也包括发展合作社制度在内。合作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保护弱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农民在许多地方仍处于细小、分散的状态。广大消费者时常受到乱涨价、乱收费和伪劣商品的困扰。供销合作社在各地既保护生产者的利益,又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全国已进入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在新时期深化改革的目标模式是:集体所有,联合经营,民主管理,自我发展。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是正确的和可行的。

集体所有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多次明文规定供销合作社为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这就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确立了正确的方向。承认供销合作社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就是明晰产权关系。供销合作社的全部资产归供销合作社全体社员集体所有,任何部门、单位、个人都不得平调或侵占。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合作社被当作政府的一个部门,经济性质被改为全民所有制,这一历史性的失误使本来明晰的产权关系给弄模糊了。例如,有的地方把基层社下放给乡政府管理,有的地方擅自宣布供销合作社的企业为国有企业,或将供销合作社经营的业务划给国有企业经营,等等。这就是对供销合作社集体所有财产的平调和侵占。目前,国家对供销合作社资产的政策既已确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就应当执行。另一方面,供销合作社的某些职工对劳动创造财富作片面的解释,认为供销合作社的积累既是职工创造的就应该归职工所有。劳动创造财富这一命题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所有制关系——下实现的。劳动者创造的财富按一定所有关系进行分配,是财富运行的客观规律。在合作社,只承认社员的股金所有权,不承认社员对积累的所有权,是对社员权利的侵犯。这是违反合作社基本原则的。因此,坚持集体所有才能坚持合作社原则,坚持合作社原则才能具有合作社的形象。

联合经营是合作社在市场经济中的立足点,也是合作社强有力的表现。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运动形式。我国基层合作社一般规模不大,在市场经济中就难以同大企业抗衡。因此合作社必须联合经营。这是全世界合作社发展的共同经验。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经营更为重要。商品流通是超越一切行政的和地域的界线的。供销合作社在流通领域中为社员服务,就必须建设沟通城乡、覆盖全国、联系世界市场的商品流通网络。建成这样的商品流通网络,没有全国的联合,单凭基层社或某一地区的合作社是根本办不到的。基层社与基层社之间、各地区合作社之间,因经济力量的差别要互相帮助,在经营中因产销矛盾、市场变化要彼此支援。共同的需要,共同的利益,共同为社员服务的目标,使供销合作社必须在经济上成为全国的统一体。

民主管理是合作社的基本组织原则。是否实行民主管理,是真假合作社的试金石。在实践中,民主管理的问题最多。这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合作社传统、民主传统有关。但无论情况多么特殊,既要办合作社,就要实行民主管理。首先是各级政府要尊重社员的民主权利和帮助供销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如果合作社的干部由政府任命和管理,业务经营由政府计划和指挥,就没有民主管理可言。其次是合作社的干部和职工要认真贯彻执行合作社的各种民主管理制度。供销合作社的民主管理制度虽说不健全,但还是有章可循。只要认真实行现有的民主管理制度,就不愧为合作社。现在的问题是,有些供销合作社有章不依,忽视以至侵犯社员的民主权利。所以,在深化改革中加强供销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既是办好合作社的需要,也是塑造供销合作社形象的需要。

自我发展是集体所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必然要求。但供销合作社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自我发展的意识也有一个逐渐加强的过程。供销合作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特别是在集体所有制改为全民所有制的日子里,靠国家、靠上级、吃大锅饭的习惯势力影响很深。清除这些影响,供销合作社的干部和职工才能树立起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才能去寻求自我发展。供销合作社自我发展的道路不外乎依靠社员的经济力量与支持鼓励,依靠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还要依靠政府的指导与帮助。社员集资是合作社资金的最初来源和补充源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扩股和集资是增强自我发展基础的重要措施。社员的资金来之不易,应当用之得当。有的供销合作社把筹集来的资金用于回收慢、效益低的建设项目,往往造成损失。这是要引起注意的。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是企业自我发展的动力。现代管理思想虽然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核心,但是在劳动者科学分工、密切协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而不是把企业划小、发挥个体经营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企业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化大为小,化公为私,也会导致供销合作社的变质和瓦解。当然,供销合作社的自我发展还需要国家在法规上、政策上给以支持和保护,创造宽松的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环境。特别是供销合作社为执行国家政策而发生的数以百亿计的政策性亏损,政府应早日为其卸去包袱,它们才能顺利实现自我发展。

供销合作社的深化改革与形象塑造是完全一致的。问题在于供销合作社及其所属企业对改革采取什么态度。办合作社树立合作社的形象。办国有企业或个体商业则树立国有企业或个体商业的形象。所以改革和改革的方向必须十分明确,形象的塑造才有章法。

三、形象塑造和经济发展

形象是一个经济组织或一个企业生命力的表现。经济发展,效益又好,生命力就强。供销合作社的形象既取决于改革方向的正确性,又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果。发展是经济组织或企业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党中央和国务院曾经规定,凡是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供销合作社都可以经营。这就是供销合作社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供销合作社主要是在流通领域中进行经济活动。流通是实物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运动以及围绕实物商品的运动而进行的服务商品的生产、消费和流通。供销合作社经营商业,同时也应当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经营服务业。由于农民现在三次产业都经营,供销合作社为满足农民的需要必然和必须经营一、二、三产业。

供销合作社经商的历史虽然很长,但由于经济管理体制反复变化,至今尚未形成各种商品南来北往、东行西走、畅通无阻的商品流通网络。目前供销合作社“大系统、小企业”的形象,就是没有形成流通网络的写照。根据供销合作社的现实情况,需要尽快建成农业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农副产品三大商品流通网络。这三大商品流通网络是以批发商业为骨干,零售商业为基础,所有商业企业既独立、又统一的联合体。以往各级供销合作社隶属于各级政府,在统一经营与独立自主的关系上总是说不清、道不明,实际人是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在供销合作社内的反映。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矛盾妥善解决之后,商品流通的没有界线的性质必然要求组织商品流通网络,特别是批发商业如不实现网络化,就无法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只要建成了健全而又完善的商品流通网络,供销合作社的企业,既是独立自主的经营者,又是网络中的一个连接点,它在市场上的有利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至于围绕商品流通而经营服务业,其门路是十分宽广的,如金融保险、中介经纪、信息、咨询、旅游、运输、仓储等等。同时,供销合作社还根据对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和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的需要,办农场、建工厂,从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供销合作社办工业,必须对市场、资金、技术和效益作精心调查、慎重决策,切忌盲目行事。否则,企业将会背上新的亏损包袱。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形象塑造的根本。供销合作社的形象是社员和干部职工共同塑造的。供销合作社除了亿万社员中的人才外,几百万职工中也不乏各种有能之士,企业领导者能否知人善任,是人才问题的关键。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还需要国家和供销合作社注重发展教育事业,坚持不懈地培养所需人才。供销合作社作为一个全国范围的、规模宏大的经济组织,有责任也有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自己需要的各类人才。虽然供销合作社系统有几所高等学校,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合作社专业人才几乎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这对于中国合作社事业的发展,对于供销合作社形象的塑造,都是不利的。

形象塑造与宣传的关系十分密切。供销合作社要在社员中和在社会上树立自己的形象,首先需要人们知道什么是合作社,什么是供销合作社。对此许多人不甚了了。在这种情况下,合作社的形象既没有人们的评价,也无法塑造。合作社制度既然是市场经济制度的一个部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应当在全国重新宣传合作社。最重要的宣传是办好现有的合作社,办好供销合作社,办好各种专业合作社。

良好的公共关系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也是企业美好形象的表现。现代社会把交往关系称为公共关系,并作为企业发展和形象塑造的重要内容。这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应当给予肯定。供销合作社在处理交往关系中,首先是搞好合作社同社员的关系。他们本质上是合作社的内部关系,而形式上却是经营者同消费者的关系。无论从哪一方面说,供销合作社都必须把同社员保持良好关系作为最重要、最基本的交往方针。其次是供销合作社同各级政府的关系。在中国,农村和农业生产经常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供销合作社能够抓住当地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中的根本问题或关键问题,下大力量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得到当地党和政府的器重和支持。最后才是同其他部门、其他行业的关系。这主要是围绕商品与服务的交换而彼此联系、相互支援。供销合作社应当用现代商业讲服务、重信誉的观念处理各种交往关系,就会得到人们的信赖。

形象是无形财富和无形资产。供销合作社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在社员、在全国人们的心目中有一个比较好的形象。保持和发扬它的良好形象不容易,而要诋毁它、破坏它则轻而易举。重塑供销合作社的光辉形象,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办真正的合作社,真正成为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实现共同富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有力助手。

标签:;  ;  ;  ;  ;  ;  ;  ;  ;  ;  ;  ;  

重塑供销合作社形象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