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验世界高科技人才培养的新趋势--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_研究生论文

国际经验世界高科技人才培养的新趋势--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_研究生论文

国际经验 世界高科技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趋势:——重视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科技论文,人才培养论文,新趋势论文,重视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次大战以后,“大科学”、“大经济”的发展使人类面临许多综合性问题,迫使人们采用综合的手段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当代,任何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科技问题,诸如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社会发展的预测、科技发展的全面规划、重要的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制订等,都是相当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都不是哪一门基础学科所能胜任的。有些本来是以自然科学角度提出的问题,如环境、能源、空间、海洋等问题,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很多社会问题,甚至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科学的参与。一些本来是从社会科学方面提出的问题,如人口的控制、城市的管理等问题,都日益复杂化,越来越需要借助数学和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要解决上述各种问题,就需要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门类中多学科的知识,并把它们结合成有机的知识系统,跨学科中的许多综合性学科就是适应解决这类综合性课题的需要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新的科技形势下,各国工科研究生教育中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重视培养和造就跨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美国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工科研究生教育中,跨学科的教学工作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他们通过建立跨学科的课题组、实验室、研究中心、跨系委员会等多种形式来协调跨学科的科研工作和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并以此来促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工作。例如,在“工程研究中心”,各学科、各专业的大学教授、科研人员聚集在一起,他们一方面共同开展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又共同指导研究生,使各种跨学科的人才能脱颖而出。此外,美国还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中各类跨学科课程的建设。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在七十年代就开设了海洋工程学、环境工程学、地震工程学、材料工程、核工程、生物物理化学、生物海洋学等跨学科课程。到了八十年代,又增加了新的跨学科课程,如生物医学工程;由电力工程、计算机科学、语言学、哲学、心理学合并的认识科学;由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和工程、化学合开的矿源工程和管理;由地质学、海洋工程、经济学、政治科学和管理学合开的城市研究工程等等都是根据实际需要开设的。所有美国大学都在更多地使用跨学科计划,这已成为研究生课程上的一个明显而重要的共同变革。

为了培养跨学科的人才,一些发达国家还重视组织多方教师给研究生开课。研究生在多种学科的专家和教授的集体指导下,可以吸取众家之长和涉及多种学科领域。例如,英国许多大学的研究生选题,相当一部分来自生产实际,涉及到多种学科领域需要有关学科的专家和研究生协同工作,因而也就需要研究生修习多种学科,学校也就为研究生开设了综合性的课程。如斯特林大学的环境科学硕士课程计划就是高度综合性的,他们的五门必修课是:环境系统、应用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以及环境管理的信息技术。另外,还必须选修四门课程,其内容包括资源、土壤和能源的保护与管理、海湾与河口污染和城市管理等。这样的课程计划涉及到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以及经济学等,该校就跨系组织有关方面的教师和专家共同指导研究生。由于研究课题的综合性,必须跨系组织研究生培养指导工作,这样,同一课题可由多种学科的专家和教授集体指导,接纳来自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共同工作,这样有利于发挥各方面人才的长处,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研究工作。从培养角度出发,综合性的课题可使研究生扩大视野,也有利于跨学科人才的成长。

此外,为了加强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发达国家还十分重视建立各种适于培养跨学科人才的机构,并以此作为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基地。例如,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生物工程研究院和纽约州高技术中心(Comell Biotechnology Institute and New York State Center for Advanced Technology)就属此类。该研究中心有康奈尔大学内几个学院的85名教授、200多名教学人员和100多名研究生在此工作。成立中心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不同领域的教授从事生物工程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从农业、兽医到细胞、基因工程,从应用研究到基础研究均有。

我国科学技术要超越世界先进水平,也应培养一大批具有跨学科知识、富于创造性的科技人才。而要培养这类人才,国外的有益经验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根据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同时借鉴外国的做法,笔者认为,我们培养跨学科人才的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提倡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当前,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提倡有导师负责,跨学科联合集体培养,对于发展研究生的跨学科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研究生培养上,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现在还是采用由一名专家教授带若干名研究生的方法,即所谓的“手工业式”或“个人培养制”。这种状况往往会导致研究生视野狭窄,并且可能只会注意到一家之说,而忽视了各家学科理论之间的交流。这样,不利于培养跨学科的人才。因此,应采取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那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更应由导师和相关学科的教师联合指导。众所周知,导师具备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方面的雄厚基础,具有在此基础上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特长,然而,每位导师都不可能精通每门学科。在各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学科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学科的各种知识往往相互交错,互相促进,不可缺乏。因此研究生的培养决不能局限于某一导师的理论、知识,而应充分了解并运用各种新知识和新技术。

第二,实行国内外、校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国内、国外和校内、校外的结合,是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现在科学充分发展、学科间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条件下,仅凭一个学科或专业、一个单位的知识结构和设备条件,往往难以培养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各高校和科研单位各有自己的优势,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高校与科学院及兄弟院校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协作,让研究生走出校门接触实践,广泛求教、集众多优势。这样,研究生一方面可以在相关学科、专业的专家指导下,接受多学科知识的熏陶,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用到现代最新的各种测试与计算及其它科研手段进行研究工作。

第三,应鼓励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许多院校的实践证明,要培养大批具有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同时,为了适应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需要,应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形成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的知识结构,还应制订合理的学分制实施办法,让研究生更多地选修与专业有关和相关学科,真正成为掌握多科知识的人才。

标签:;  ;  ;  

国际经验世界高科技人才培养的新趋势--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_研究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