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电磁振荡器实验的演示效果_电磁振荡论文

如何提高电磁振荡实验的演示效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磁振荡论文,演示论文,效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LC电磁振荡的形成过程是高中物理电磁振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使学生较好地了解电磁振荡的过程,就必须做好电磁振荡的演示实验。传统的演示方法是用演示电表来演示,该方法要用到电感量很大的电感线圈,既不易得到又很笨重。此外,电表指针的惯性摆动也容易引起误解。而用示波器来演示该实验就能较直观地显示电磁振荡的过程,只是现有的该类仪器要么演示线路过于复杂,要么不能同时演示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实验操作也较麻烦。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设计和制作了一款电磁振荡演示教具,配合大屏幕示波器来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演示效果。下面介绍该款教具的制作方法和演示方法。

一、电磁振荡演示教具

电磁振荡演示教具如图1所示。

图1 电磁振荡演示教具

二、电磁振荡演示教具的特点

1.线路简单、清晰,操作简便。

2.制作电子开关产生持续的阻尼振荡。

3.制作晶体管振荡器产生无阻尼振荡。

4.电源采用直流12V,内外接均可,使用非常方便。

5.用几块小插板来实现功能切换,简单快捷。

三、电磁振荡演示教具的制作方法

1.制作材料

有机塑料板、0.15mm漆包线、铁芯、电容、电阻、电位器、三极管、二极管、继电器、小开关、电池盒、接线柱、香蕉插头、香蕉插座、耳机插座、导线等。

2.制作方法

(1)电感线圈的制作。用0.15mm的漆包线在内径为37mm×27mm、外径为50mm×37mm的线框上分别绕出(反馈绕组)=400匝,装上尺寸为55mm×46mm×27mm的铁芯,这样,电感线圈就制作而成。

(2)电子开关的制作。在印刷电路板上,按照图2所示的电路图装上相应的电子元件,调试电路中的电位器,使继电器开关的频率适合实验的要求。

图2 电子开关电路图

图3 实验电路

图4 实验图

(3)面板的制作。①该演示教具是将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2个实验结合在一起,按图3所示的电路把相应的元件装在1块500mm×400mm的有机塑料板上。无阻尼振荡用晶体管振荡器实现,反馈信号用变压器耦合式,的接入一定要保证是正反馈,调节,使晶体管振荡器正常工作。②用图4所示的插板来进行阻尼振荡(手动)一阻尼振荡(电子开关)—无阻尼振荡的功能切换。

四、电磁振荡演示教具的使用方法

1.演示最基本的LC电磁振荡(阻尼振荡)

如图5所示,连接演示板即1种最基本的电磁振荡电路,在线圈两端接入大屏幕示波器,示波器的扫描范围放在“10~100”,Y衰减置于“100”,电源用12V,把充放电开关先与电源接通,给电容器充电,再把开关按到线圈一边,让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此时在示波器上就可以观察到阻尼振荡波形,适当调节示波器的扫描微调旋钮,以得到最佳的振荡波形,如图6所示。不停地按动充放电开关,使之不停地充放电,在示波器上就会不断显示出阻尼振荡的波形。

图5 电磁振荡电路

图6 振荡波形

2.用电子开关演示阻尼振荡

把电子开关插板插入充放电开关处,即用电子开关代替手动开关,这时就可在示波器上得到持续的阻尼振荡波形,如图7所示。

3.演示无阻尼振荡

线路连接如图8所示,接上示波器,打开电源开关,就可以在示波器上观察到无阻尼的振荡波形,如图9所示。

由于该演示教具面板的制作突出了基本的LC振荡电路,故整个实验过程可以由浅入深,一步步推进,即从最基本的LC振荡电路开始演示,然后辅以电子开关来观察持续的阻尼振荡波形(因电子开关只是辅助的开关电路,所以把电子开关的电路隐藏在板后),接着演示无阻尼振荡(晶体管振荡器和正反馈信号的知识可根据学生的程度适当进行介绍),在无阻尼振荡实验中演示LC与振荡周期和振荡频率的关系。这些功能的切换,只需要更换几块小插板或拨动一两个开关就能实现,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实验效果直观明显,从而使电磁振荡实验的演示操作变简单了。

图7 用电子开关演示阻尼振荡

图8 无阻尼振荡电路

图9 无阻尼振荡波形

图10 不同频率的振荡波形

标签:;  ;  ;  

如何提高电磁振荡器实验的演示效果_电磁振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