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产业化传播策略研究——以广西壮锦为例论文_张民琰 李晞

民俗文化产业化传播策略研究——以广西壮锦为例论文_张民琰 李晞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化问题研究——以广西壮锦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ky0816 )

摘要:在历史长河的流逝中,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似乎逐渐在流失,而国家强大的根本在于民族的发展,因此,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建设已经成为文化建设的重心之一。壮锦是富有壮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作为一种民俗艺术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文章首先分析壮锦的发展与现状,进而围绕壮锦的价值和文化产业化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壮锦;文化产业化;价值;发展策略

壮锦是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具有生动图案和强烈民族格调的工艺品。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汉代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已会织五彩斑斓的“斑布”。 文献记载的内容已在1976年广西博物馆考古工作者于贵县罗泊湾考古发现的黑地橘红色回纹织锦残片以及出土的纺织工具得到佐证。可见,壮锦拥有长远的历史积淀,如今美丽的壮锦已经是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民族喜好与文化信仰。

一、壮锦的发展与现状

过去,人们织造壮锦是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更多地体现在壮锦本身所具备的功能性上,在文化传承与审美愉悦等层面没有太多涉及。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壮锦不再单纯属于普通的生活用品,经过历史长河的源远流传,它汲取了上千年的民族文化精髓,早已形成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作为中国的四大名锦之一,壮锦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壮锦的发展来看,壮族人民将其用于生活日常,或是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除此之外还曾出现在一些音乐作品里。然而,因为壮锦的利用率过低、织造成本较高又缺乏流行美感,所以逐渐地被边缘化,也就是说,壮锦的发展并没有达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发展的层面上。

实际上,民俗文化的发展往往依靠民族自身强大的优势,在发掘与探索中不断汲取力量,以带动民族乃至国家的发展。经调查,笔者总结出壮锦在发展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其一,壮锦是具有民俗特色的工艺品,在现代人的审美中,购买一件工艺品除了考虑其做工是否精美以外,还需要与人们的审美观点相一致,所以壮锦的设计需含有较前沿的美学元素,与现在出产的壮锦来看,似乎还未完全达到大众的审美标准;其二,除美观的因素外,还需要考虑壮锦的实用价值,现如今的许多壮锦正是缺失了实用价值而只能停留在欣赏和收藏的层面;其三,壮锦是纯手工制品,但目前壮锦产品的市场性较弱,导致成本高,利润低的局面,选择学习织锦的匠人越发少了。

二、壮锦的价值

壮锦是壮族人民的手工织锦,每一件壮锦作品都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情、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可见,壮锦是具有极高价值的工艺品。

首先,文化价值。壮锦发展至今已长达千年,汲取了古代传统的美学元素,以几何图案作为主要部分,以具象的图案作为辅助部分,整个织造的过程是从简单到深入的过程。壮锦的几何图案都是由原始的壮民在生活生产中创造出来的,是壮族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其中有回纹、水纹、云纹、同心圆纹和编织纹等,以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形式出现。壮锦的具象图案更为丰富,是由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象改编创作而来,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文化信仰和对自然的敬畏。其次,商业价值。壮锦因历史的发展而具有独特的品牌价值,促进了少数民族民俗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商业的发展。壮锦因采用手工生产的方式而显得尤为珍贵,加之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加工及成品的过程完全自给自足,极大地体现出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与织造工艺。作为中国的四大名锦之一,壮锦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不仅可运用于被面、床单等日用品,也可运用于头巾、背包等服饰品,还可运用于更为现代化的家居饰品中。因此,壮锦拥有其他机械化纺织品无法取代的宝贵价值。

三、壮锦产业化的发展策略

壮锦文化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壮族民俗文化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壮锦的传承与推广,还对我国的商业文化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少数民族民俗艺术的其中一种,壮锦的发展也可成为其他民族艺术发展的参考,因此,壮锦的发展应从强化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开始,在当前的商品经济大环境中稳步前进。

(一)建立壮锦品牌

壮锦文化产业化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壮锦品牌,壮锦品牌的建立代表了优秀民族文化与商品经济的结合,同时也突出壮锦的文化性和功能性。壮锦品牌是向大众讲述壮族以及壮锦间故事的起点。品牌的建立不仅可以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同时也拉近了壮乡人民与大众的距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品牌建立后需要考虑产品的市场性问题,那么拓宽壮锦品牌旗下的产品类型以拓宽产品的应用面成为了品牌建设后的重要的第一步。壮锦的产品与壮族人民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通常在服饰、床上用品,或者其他许多的生活用品上都会运用到壮锦图案。第一,将壮锦图案应用到家居设计中。家居设计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其中一种,家居环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将壮锦运用于家居设计中不仅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还能让人们置身于民族艺术的环境中,从而获得文化的熏陶与审美愉悦感。例如,设计含有壮锦元素的床上用品和生活用品等,包括床单、被套、桌布、头巾、帽子等等。第二,将壮锦图案应用到包装设计中。壮锦图案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又因其独有的民族风情而显得寓意非凡。在包装设计中融入壮锦文化,如开发一些列针对旅游纪念品,毕竟许多的受众是来到广西旅游才了解到壮锦的,所以类似纪念品和伴手礼这种形式能更快更广泛地传播壮锦文化。如此不仅能够展现出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也向大众展示了富有民族性又兼具实用价值和审美愉悦的产品,能够更好地丰富壮乡的民族色彩。

(二)重视壮锦图案的创新

壮锦的图案和纹样都极其丰富,因其缺乏创新性而显得略微过时。许多的壮锦还停留在使用机械式复制与粘贴的使用中,这对于壮锦产业化的发展大打折扣。壮锦是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其本身具有的艺术性是无穷无尽的。现代人对美的追求使壮锦图案的创新变得尤为重要,前沿的美学元素势必会为传统的壮锦图案增光添彩。在壮锦图案的设计中需要讲究传统壮锦的魅力与现代美学间的融合,突破原来复制粘贴式的机械设计方式,从受众的审美视角出发,将壮锦图案的形象进行发掘、重组和整合;从构成关系中的点、线、面出发,以寻求壮锦图案元素的简化,追求整体协调感的同时又不失本色,一改传统壮锦中复杂而繁琐的感觉,让壮锦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获得认可,以推动壮锦企业的发展。

(三)织锦艺人的培养

工业的大进步带来了社会的飞跃发展,人们在机械化生产环境中会逐渐丢失了对美的追求,实际上,最宝贵的珍品莫过于匠人用心思和技艺、手工制作的产品,因为其中富有匠人的精神。壮锦产业化需要大量的织锦艺人,这也是在建立壮锦品牌后,壮锦将以民族企业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中,因此,培养织锦艺人成为了产业化的重要环节,相信壮锦经过产业化的调整以后,会为织锦艺人带来不错的收益。值得思考的是,如何能够让织锦艺人放心从业呢?首先,当地的政府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以扶持壮锦工艺的生产和运转;其次,组织公开的文化宣传活动,一方面,加深大众对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认知度,提高大众对民族艺术品的欣赏水平;另一方面,在推广中吸引中青年学艺者,并在录用后给予艺人一定的生活补贴。

(四)拓宽壮锦的宣传渠道

身处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大环境中,壮锦文化产业化始终离不开推广与宣传。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消费观念都与推广度息息相关。为此,壮锦的宣传渠道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第一,媒体推广。媒体包括了一切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利用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等,还有新媒体如网络媒体、移动媒体、虚拟技术等新兴技术进行壮锦文化的宣传,重视广告中的文化理念,在宣传的同时突出强调壮锦产品的文化内涵,一方面以增加壮乡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让大众深化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第二,市场推广。壮锦属于纺织品的一种,基于其民族性,很容易会受到具有时尚感等其他性质的纺织产品的冲击,因此,在市场推广的过程中,应重点突出壮锦品牌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壮锦自身的特性增强市场的辨识度,强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具体可以企业与政府公益性活动合作等方式进行。第三,网络营销。在高度信息化的环境中,互联网成为了方便人们生活购物,了解大千世界的重要渠道,因此,借助网络技术对壮锦产品进行推广和宣传,便是最便捷有效的方式了。壮锦企业可以利用app、小程序等新方式,建立壮锦网络平台,此外,还可通过开设网络旗舰店,增加壮锦品牌的知名度,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四、对壮锦产业化的展望

壮锦是壮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广西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壮锦产业化发锦不仅能够能够促进壮族民俗文化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壮锦的传承与推广,希望壮锦文化久经历史长河的洗礼后,在现今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在传统之魅与现代之美的融合中呈现出崭新而个性的面貌。以壮锦为例探索少数民族产业化的问题,出发点在于一方面可以为推动壮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略尽绵薄之力,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对其他的民俗文化,如铜鼓、绣球和民族服饰等的发展带来启发。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是在保留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上,挖掘其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故事,使这些民俗文化能够更好地被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广宁.关于壮锦开发与利用的探讨[C],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2]吴红梅.广西壮锦纹样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包装,2012

[3]李育珍.广西壮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

作者简介:张民琰(1980.04 ),女,汉族,山东硕士研究生, 副教授 研究方向:美术学。

论文作者:张民琰 李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民俗文化产业化传播策略研究——以广西壮锦为例论文_张民琰 李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