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控制中,需要科学应用先进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创建专门的管理机制,根据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特点与要求,对其进行全面的改革,发挥电力电子技术、CAN技术、可靠性保障技术的作用,全面提高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成效。
关键词:船舶电气自动化;重要技术;应用措施
对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而言,需要科学应用轴带发电方式、电力推进方式等开展管控活动,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逐渐优化重要技术的应用机制,满足船舶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要求。
一、船舶电气自动化特点分析
此类系统在实际运行中,与船舶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联系。在科学技术逐渐进步的情况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可以促进船舶行业的进步,提高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应用成效。且船舶自动化系统的操作具有一定便利性特点,可以将总线与数字化技术等,可以融合在系统中,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情况下,全面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优化其工作体系。
二、船舶电气自动化中重要技术的应用措施
在系统运行中,需要科学应用几个重要技术,全面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具体技术为以下几点:
(一)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第一,轴带发电技术的应用。此类技术在应用中,可以通过发电机主轴驱动方式,对主机工作状态进行调整,提高轴带控制效果。如图1所示,为船用变速轴带发电机械设备组成图,可以通过系统主机对传感器与被测管道进行分析,利用传感器连接线对其进行处理。且需要利用数据线缆对其进行控制,通过计算机设备建立完善的软件模块,以便于开展相关工作。
图1.船用变速轴带发电机械设备组成图
(二)CAN电站测控系统
都与CAN电站测控系统而言,属于网络节点结构,主要组成部分为发电机组结构、控制台结构、检修微机结构,属于电站自动控制网络。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对网络方式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控制网络相互连接的情况下,建立专门的网络平台,以便于开展相关管理工作[2]。在CAN电站测控系统运行期间,可以对不同节点进行检测与控制,由于各个节点的功能不同,因此,需要制定差异化的测控方案。例如:在对发动机节点进行测控期间,需要将其分为测量与控制功能,其中,控制台主要就是接受相关测量结果,根据相关要求对船舶进行控制。
(三)可靠性保障技术
第一,电磁兼容保障技术的应用。为了保证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相关部门需要科学应用隔离技术等对其进行处理,保证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提高工作质量。首先,需要科学应用隔离技术。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变压器隔离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实现独立供电工作。且可以将强电、供电装置隔离,在独立运行的情况下,避免出现电磁干扰的现象。其次,为了可以提高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不仅需要对变压器进行隔离,还要科学开展高频信号的过滤工作,增强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电源可靠性,满足系统的运行需求,减少电磁干扰问题。最后,需要对传输介质进行全面处理,避免出现电磁干扰现象,利用科学方式对传输介质进行改变,且在船舶遥控系统运行中,可以通过系统采集信息与传输数据的方式,明确遥控中心距离与时间,做好电磁干扰的控制工作,逐渐提高系统可靠性[3]。
第二,容错技术的应用。容错技术的应用,就是在船舶电气系统出现故障问题之后,允许一定范围之内的错误现象,保证船舶可以正常运行。此类技术在应用中,主要包括:监测技术、控制技术等,完善相关系统功能,保证工作质量。同时,在实际工作期间,需要做好故障定位管理工作,明确系统运行要求,对相关秩序进行管理与控制,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4]。
第三,冗余处理措施。在设备冗余处理工作中,需要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根据工作要求,创建专门的管理机制,提高系统运行水平。一方面,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机组储备管理工作,对其冗余情况进行分析,做好独立运行管理工作,完善相关设计功能,提高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做好相互合作工作,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故障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以此提高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5]。
第四,自动化监测工作。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期间,需要做好相关监测工作,保证自身工作质量。一方面,需要建设专门的网络平台,将各类信息融入网络平台中,保证工作效果。另一方面,需要做好监测工作,如图2所示,相关部门可以科学建设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完善系统的使用功能,满足相关工作要求[6]。
图2.船舶自动化监测图
结语:
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实际运行期间,相关部门需要科学应用此类技术,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建立动态化与智能化的监测系统,明确监督与管理工作要求,提高自身工作质量,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高寒.船舶电气自动化中几个重要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6,7(13):36-37.
[2]陆飞.探究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5(7):35-36.
[3]张晓东,孙岩,刘俊等.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7):172-173.
[4]王川.负荷冲击型大扰动下船舶综合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5]彭辉.关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技术研析[J].科技风,2014(18):49-49.
[6]杨瑞强.关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设备故障的排除研究[J].科技传播,2016,8(17):150-151.
论文作者:王传兴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船舶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气论文; 可靠性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