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加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姚德炎论文_姚德炎

钢筋混凝土加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姚德炎论文_姚德炎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建筑行业带来了活力,钢筋混凝土加固在工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为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对钢筋混凝土加固在工程中的应用加以讨论。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

引言:

在各种改造和扩建工事中涉及很多设备结构基础,由于工期、成本、现场条件的受限等各种原因,一些工程不能重新修建基础,需要对原有基础进行改造,使用对原基础加固的方法提升自身承载力,从而达到新的使用条件。钢筋混凝土具备防火性、可塑性等优点,广泛使用在建筑行业中。因为本国各区域气候变化很大,加之近几年地震多发,对其结构的稳固性造成不小的干扰,因此需要将结构加以改良。

一、混凝土加固原因和要求

(一)加固原因

由于当前部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案和资料不健全及施工工艺的不规范,一定程度上会让许多建筑出现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完善、方法有误以及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均会对建筑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为对设计规范和标准越加严格,若根据原设计标准设计必然不能满足现有的改造;各种天然灾害频频发生,均会对建筑体造成损坏,如地震、温差等;人们对建筑物使用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原有基础上的使用功能获得改善,当结构老旧后便需要改造和加固;亦或者由于外力的原因造成,如荷载超过设计值等。

(二)加固要求

1.2.1掌握结构的受力特点

加固前后混凝土结构受力特征和效应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使二次受力分析和实际产生很大不同。此外,对于结构的加固采用新旧材料结合的办法,加固时结合面抗剪强度大小影响受理作业。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保证加固后的结合面抗剪强度超过原结构。

1.2.2对结构加固材料的要求

在加固施工材料的选用也应不同。在混凝土设计时应该对其收缩性、钢材比例极限、化学灌浆等多方面进行重视才可以达到结构质量需要。

1.2.3加固结构的构造要求

在结构加固作业过程中务必保证经过加固的局部和没有加固的在外形上相对调和,从而才可以让结构外观在加固动土完毕后维持好的质量。此外,若加固施工完成后有新增的材料,需按照其原理特征设计合理的应力传递路径,从而保证结构加固有序进行[1]。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一)增加截面加固

加大截面加固方法的要点是:提高钢筋混凝土外部新增的结构受力。在实际使用中应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构件受压区域根据一定比率增多混凝土的截面面积,从而提升结构的抗剪性能与抗弯性能。经过这样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通常在受压区域中设有封闭用的箍筋。为确保工程有序完成,在焊接受力钢筋前要拆除支撑装置与荷载。其缺点在于需要掌控好截面增加的厚度,若厚度不当便对工程质量有严重影响。

(三)结构外粘型钢加固法

对于外黏型结构应该采用将型钢外包与原构件混凝土的办法,促成原构件承载力的提高。这一加固补强办法主要使用在修筑剖面四边上。当加固完毕后可以完全或局部外包构件代替原有部件,从而达成加固施工的目的。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外粘型钢采用稳固的办法,通常在不增加原件剖面尺寸的基础上获得提升。因为此种方法有施工时间短且简便的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梁、柱等工作钢筋混凝土结构中[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多见的外包钢加固办法主要可分成干式和湿式等几类。通常状况中干式外包加固使用在原先部件之外的型钢或有洋灰的灰浆填塞中,剪力经过切面后不能很好传送到铁筋混凝土结构的补强动工中。经过长时间实践后,发觉干式加固法在使用时因为与原部件所述各自遭受负载,因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原件承载力进行演算,最后基于验算结果设计钢构架。而湿式外包钢加固法需要在原部件和型钢间留有间隙,以方便环氧砂浆、乳胶泥灰或细石混凝土剪力传达能较强的加添物质进行浇筑,从而保证所构成的粘结体达到两者间的工作目的。此外,在对构件加固补强过程中有必要对型钢的承载力加大关注度,规避由于原部件混凝土在加固动工中呈现横向变形压弯等现象,促成加固作业的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四)植筋技术

钢筋植入办法是一种最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技术,主要根据结构的受力特征和结构实际位置决定植入钢骨,且在钻孔、清孔以及植入完毕后要用结构胶使两者粘结,最后把混凝土浇筑将新旧混凝土连接,提高整体受力作用。因为此技术施工简单、工作面小、有很好的适应性等优点,普遍使用在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工程中[3]。此外,植筋在原先结构钢筋的锚固作用是依靠自身具有的粘结质料实现锚固力,而不是利用锚筋和基材的摩檫力发出,能促进锚杆和基材的加固频率。因此,这一技术在实际使用中不但提升了锚固强度,而且让其抗拔力也有所提高。

三、钢筋混凝土建筑构造加固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现以某办公楼为例,其建筑结构主要为混凝土结构:抗震为8度;每层高4.5米,共两层,总高度9米;没有地下室,结构是独立模式。在施工到封顶时期需要根据建建设单位的实际需要对部分位置的主体结构进行处理,这些位置的主体质量不能达到结构空间扩增的目的。以基础加固分析,在拆除主体结构后周边主体结构都会受相比之前更大的力,从而让建筑体的基础底面积不能满足实际的结构受力需要[4]。在工程初期使用在施工中发现该地区的地质结构较好,所以地基的地质结构均匀性很好,因而地基的承载力也较高。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改造使用过程应该选用增加截面施工的办法更为合适。加固改良的整体使用要点是加固地区根底对称增加300毫米,因而相对的台阶高也要增加。在增宽过程中要拓实基础层下的地基土,将增宽区域的钢筋结构进行植筋和焊接处理。

(二)选择加固方案

实际建筑施工中需选用适当的加固改造方案,而好的方案需要考虑到改造原因、结构功能的变化以及方案可靠性,并且在施工场地地址条件也是一项关键因素。要根据经济合理、操办简单和质量可靠的原则使用一系列的综合分析,最后决定最佳方案。比如,在静力加固中要思量结构承载力的问题,而在抗震加固时要首先考虑结构整体性问题。建筑加固改造注资花费不但包含一次加固改建投资用度,并且也有加固后的现实使用过程中所有各种维修和调养花费[5]。所以,应该考虑到材料与结构的美观、经济以及安全性,经过综合分析比较选用最科学合理的建筑加固技术。

四、结束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开展加固改造时使用的技术种类很多,因此在应用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用最适合的方案。现代屋舍修建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体修筑安全、外观以及性能,需要采取有效的办法处理好混凝土构造加固,保证建筑体质量,延长使用期限[6]。

参考文献:

[1]毛海明.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分析及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J]. 建材与装饰, 2018, No.529(20):17-18.

[2]张建林. 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施工技术浅析[J]. 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 000(006):P.108-108.

[3]赵兴武,于建华,董海洋. 钢筋混凝土基础加固在工程中的应用[J]. 石油工程建设, 2019(3):69-72.

[4]陈晓帆,杨小平.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分析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12):81-83.

[5]赵磊. 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27):203.

[6]赖德柱. 微探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加固施工[J].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17, 000(016):298.

论文作者:姚德炎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钢筋混凝土加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姚德炎论文_姚德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