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乳剂对电脱盐运行影响分析论文_杭广成,,杨国涛

摘要 本文对对电脱盐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影响脱后原油含盐、含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不同型号的破乳剂对脱后原油产品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电脱盐 破乳剂 脱后原油含盐、含水 含盐污水油含量

0 引言

原油从地下开采出来都含有水,水中又溶解有NaCl、CaCl2、MgCl2等盐类。原油中的CaCl2、MgCl2水解产生具有腐蚀性的HCl,对分馏塔顶部系统造成低温腐蚀。盐类中的金属进入馏分油中,毒害催化剂、影响二次加工原料质量及产品质量。原油中的盐类,随着水分蒸发,盐分在换热器和加热炉管壁上形成盐垢,降低传热效率,增大流动阻力,严重时导至堵塞管路,烧穿管壁、造成事故。

原油经电脱盐预处理进行脱盐,使脱后原油含盐达到3mgNaCl/L以下,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随着石化行业装备技术水平的进步,目前中石化、中石油大型炼厂基本都实现了四年检修周期的目标。原料预处理装置的稳定运行,对全厂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功不可没,也是炼化行业持续优化公关的目标。

1 电脱盐运行情况

1.1 电脱盐简介

我公司电脱盐采用长江(扬中)低速交直流电脱盐技术。与高速电脱盐相比进料口位于水相,原油通过水相后上升,其脱盐效果稳定、脱后含盐指标更易满足要求,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市场占有率在 70%以上。

我公司加工原料全部为进口高硫重质原料油,密度在950kg/m3左右,通常为多种原料油的调和组分,对电脱盐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电脱盐运行情况

2015年开工以来,运行工况较好。随着280#燃料油加工比例不断提高及原料油品种的增加,脱后原料油盐含量开始升高,含盐污水油含量升高。

2 脱后原油含盐高问题分析

2.1综合影响因素

电脱盐设备投入运行以后能否达到各项要求的技术指标,关键取决于以下七大因素:

(1)操作温度;

(2)强电场、弱电场电场强度;

(3)破乳剂和注入量;

(4)注水水质和注水量;

(5)混合阀混合强度;

(6)油水界面高度;

生产调整一般选择固定其它几项因素不变,选择单一变量进行调整,观察对电脱盐装置运行效果的影响。本文仅对破乳剂对电脱盐运行效果的影响展开论述。因不同型号破乳剂匹配的最优混合阀压降、注水比例往往不同,破乳剂调整时亦需对这两项条件进行摸索。

2.2 注水量及水质

水是原油脱盐的萃取剂,从这个意义上讲,注水量越大越好,但注水量过大会增加电场的负担,耗电量增大,同时排污水也会增多;注水量过少,原油中的盐无法充分溶解,也就难以达到脱盐的目标。通过对电脱盐注水量进行调整实验获得对脱盐效果最有利的注水量。重质原油注水比例一般控制的较高:6-10%。

图1 注水比例与脱后含盐[1]

注水水质对电脱盐脱盐效果的影响主要是CO32-离子会与原油中的Ca2+形成CaCO3沉积于罐的底部或后续的管道和设备;NH4+会造成原油与水的乳化,因此注水的水质应避免含有CO32-离子和NH4+,当电脱盐注水是脱硫净化水时、控制NH4+≯20ppm[2]。

2.3 混合阀压差

混合阀压差过高,油水混合强度大,原油易出现乳化,使水滴过小的分布于原油中,增加油水的分离难度。原油混合阀压差过低,油水未得到有效接触,原油中可溶于水的盐类不能溶解于水中,无法在高压电场中进行有效脱除,造成脱后原油含盐超。

3 破乳剂调整情况

3.1 破乳剂的选型及注入量的调整

选择原料相对稳定,脱后原料油含盐不稳定偏高期间先后对我司留存的三家厂家的不同型号破乳剂进行使用。 另外因不同破乳剂的最优混合阀压降及注水比例不同,针对不同的破乳剂相应的调整混合阀压降及注水比例。

3.1.1 破乳剂型号调整

脱后原油含盐上升后,破乳剂注入量最高至20mg/kg,不同型号破乳剂分别注入10天,期间调整混合阀强度和注水比例。为评价破乳剂的广谱适用性,不考虑原料变化因素。下表为调整操作稳定后脱后原料油含盐、含水情况及外排含盐污水含油情况。

表一不同型号破乳剂电脱盐运行情况

备注:表格内数据为调整稳定后五天平均值

由上表可以看出,YS-RS1100破乳剂使用效果较好,对不同的原料的适应性较强。对于三种不同型号的破乳剂提高注入量对脱后原料含水、含盐及含盐污水带油情况均有所改善。

4 结论

随着炼厂对效益最大化的需求,要求炼厂对高硫、含酸、重质化的机会原油具备一定的加工能力,这对电脱盐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会原料油的加工要求破乳剂要具备广谱适应性,这也是本文在破乳剂评价方面未考虑原料变化对电脱盐运行影响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不同类型破乳剂对电脱盐运行最终效果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破乳剂在电脱盐装置稳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原油蒸馏工艺与工程[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224-225.

[2]黄应禧,交直流电脱盐技术在重质高酸原油中的应用[A]. 2009年中国石油炼制大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104-110.

论文作者:杭广成,,杨国涛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7

标签:;  ;  ;  ;  ;  ;  ;  ;  

破乳剂对电脱盐运行影响分析论文_杭广成,,杨国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