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研究

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研究

吴林海[1]2000年在《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园区演绎了高技术时代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造就了知识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不仅成为20世纪高技术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而且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因此,对科技园区的研究已日益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科技园区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涉及面广且十分复杂的大课题,是一项极富有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本文试图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作深入研究,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科技园区及发展考察”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首先分析比较国内外科技园区众多不同定义的共同特征,给出科技园区较为精确的界定。以此为出发点,深入比较科技园区与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等不同形态的经济开发区域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科技园区的增长极作用作分析。 第二章“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和第三章“科技园区区位与创新论”是本文的理论铺垫。主要研究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结合产业布局理论,通过对高技术空间扩散规律的分析,深入探讨高技术及其产业和科技园区宏观布局的空间区位要素,揭示高技术及其产业和科技园区宏观区位布局的基本规律。与此同时,扼要阐述创新理论,为构建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作理论上的准备。 第四章“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结构分析”是本文的理论核心。在综合众多理论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成创新理论观。据此,结合我国的国情,深入揭示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本质特征和基本结构,以及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构筑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五章“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第四章的继续与深入,主要构建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深入剖析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提供分析工具。 第六章“科技园区创新模式的比较”主要分析富有特色和典型意义的科技园区的创新模式,既进一步验证本文所构建的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又探讨成功科技园区创新模式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为培育和提高我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七章“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剖析”和第八章“提高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和政策建议”主要是剖析现状,并着重从我国科技园区制度创新 ·2·摘 要更为滞后的实际出发,提出提高我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和政策建议。这两章是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框架的逻辑展什,构成从理论到实践较为完整的体系。 ”本义创造性的研究在于:首次提出了集成创新理论观,构建了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这一理论分析框架,答次提出了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于我国52个国家科技园区;据此,提出了培育和提高我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和政策建议。 1”1、\、。

吴林海, 范从来[2]2001年在《中国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国内外现有的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缺陷。中国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以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从而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

吴林海[3]2001年在《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框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创新理论为指导分析高技术时代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 ,并提出集成创新理论观。在此基础 ,界定了创新能力的概念 ,分析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结构 ,提出了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吴林海[4]2003年在《科技园区研究: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科技园区的灵魂 ,科技园区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区域创新能力上。本文通过研究大量国内外科技园区 ,提出区域创新能力概念 ,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视角研究得出 ,内在地决定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大小的关键在于 ,对创新资源的集成度。据此 ,本文提出一个以集成创新观为内核的研究科技园的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即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三元结构模型 ,量化为新的分析工具并运用于中国 5 2个科技园区研究 ,揭示努力的方向

刘希宋, 甘志霞, 吕海军[5]2002年在《区域创新能力与中国科技园的发展》文中指出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首先给出三个主流理论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决定因素的解释,籍此界定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建立了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产生过程模型,揭示了区域创新能力对科技园发展的意义,并且对中国科技园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提升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赵立龙[6]2004年在《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科技园演绎了高技术时代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成为20世纪高技术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而且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因此,对科技园区的研究已日益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大学科技园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涉及面广,且十分复杂的大课题,是一项极富有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本文试图综合运用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对科技园的创新发展战略深入研究,这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绪论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首先根据现实对大学科技园的要求,以及科技园的发展壮大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综述与探讨”是本文的理论铺垫,主要现有文献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加以梳理,并扼要的阐述了区域创新理论,为完善大学科技园区域创新体系和发展战略研究理论分析框架作理论上的准备。 第三章“大学科技园创新体系”和第四章“我国大学科技园创新体系的知识转移和扩散”主要分析分析富有特色和典型意义的科技园区的创新模式,又探讨了成功科技园区创新模式的特点和运作方式和创新体系的知识转移机制问题,为培育和提高我国大学科技园创新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五章“增强中国大学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战略措施”是第三、第四章的继续与深入,主要是剖析现状,并着重从我国科技园区制度创新较为落后的实际出发,提出增强我国科技园创新能力的发展战略措施。 本文首次运用创新的前沿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对大学科技园创新绩效进行分析研究,根据这一理论分析框架,首次提出我国大学科技园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于完善科技园的创新体系,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以及提高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和政策建议。

张克俊[7]2010年在《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文中指出一、创新的空间集聚与高新区创新比生产具有更高的空间集聚特征。创新空间聚集的特定区域就是创新型空间,区域空间上的创新聚集性一旦形成,就会在自我强化机制、知识报酬递增机制、知识溢出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强化,具有强大的凝固性,不易发生位移。高新区不仅是新的产业空间,而且是新的创新空间和新的科技文化社区,具有空间属性的三重性,并且三者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形成三重螺旋的空间构造,这种属性是由高新区的性质与特征所决定的。高新区是高新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地域综合体,其任务是研究、开发、孵化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促进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来自于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竞争方式的转变而使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政府对高新区产生了迫切需求,而创意、创业、创新则是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研究、开发、孵化高新技术产品、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则是高新区最基本的功能。二、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背景和意义站在国家宏观战略层次审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而国家级高新区则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引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区域中枢。我国国家级高新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旨在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特定区域。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来,到2009年我国已经拥有56个国家级高新区。二十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政府宏观引导和政策支持下,已成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创新型企业、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跃的区域,是引导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出了积极贡献,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根据阶段发展理论,总体而言,我国高新区正处在由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转换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政策进行合理引导,完全有可能把国家高新区率先建设成为创新氛围更为浓厚、自主创新能力更为突出的创新型园区。毫无疑问,无论从国家战略需要来看,还是从高新区发展新阶段需要来看,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在于体现国家意志、承担国家使命、完成国家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把建设创新型园区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统揽。三、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性质、构成与创新型园区的内涵和标准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据我国国家战略需要而提出的概念,是针对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渡依赖于技术引进而缺乏原始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而提出来的,主要强调创新的自主性,强调技术上的主导权、控制权,形成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在高新区区域范围内,以增强高新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高新区内技术能力为基础,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科技中介服务、金融机构、政府等创新行为组织为主体,聚集和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不断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综合能力系统。从本质上说,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系统网络创新能力,主要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两部分构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同时,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演化。创新型园区概念的核心是指在园区内实现了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是一种内生增长模式,具体地说,就是以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作为园区发展的基本战略取向,以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发展创新经济作为园区的主导经济形态,以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作为园区环境建设的核心理念,使园区具有高效收获创新价值的能力、支撑区域创新发展的能力和强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型园区的性质是区域创新的增长极,新兴产业和新业态的发源地,繁衍新兴企业的诞生地,培育领袖企业的成长地,新经济模式、新制度和新文化的创造地。创新型园区的内部结构可分为创新组织、创新集群和创新经济三个层次。判别创新型园区的标准主要看是否形成了创新集群,具体而言,主要用园区创新要素的富集程度、支撑创新的载体和组织的完善程度、企业群体的衍生与创新活力、发挥创新要素效能的网络发达程度、创新合作的机制和氛围等来衡量。四、C-I-H耦合互动框架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理论基础是内生增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以及增长极、空间扩散、三元参与、孵化器、网络组织等理论。基于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理论框架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三位一体”(C-I-H)耦合互动理论。该理论框架的基本内涵是:在不断完善产业集群机制、创新体系和高新区环境建设的基础上,产业集群、创新体系、高新区“三位一体”通过地理邻近性、行业邻近性、创新邻近性、社会邻近性不断进行集群主体之间的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从而内生出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能力,形成耦合互动创新系统,推动高新区的发展形态由低层次、低水平向高层次、高水平演化,构建创新集群竞争力和创新型园区的新型形态。C-I-H耦合互动的要素包括依赖要素、联系要素、激励要素、主体要素。依赖要素是指C-I-H耦合互动中所依赖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资源、非物质资源,知识、信息、技术、人才、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联系要素是指联结各种依赖要素的合约,包括显性合约(契约)、隐性合约(信任)等;激励要素是指驱动组织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促进知识、技术、信息、人才、资本等交流与沟通的动力因素;主体要素是指C-I-H耦合互动中的组织和个人,简称“官、产、学、研、中、资”。C-I-H、耦合互动的动力按动力来源可分为自响应和人为响应动力两种。自响应动力是指由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之间自然演化、自组织而内生出的耦合互动动力;人为响应动力是指依赖人为方式完成的结合与协调。如果从主体动力来看,C-I-H耦合互动主要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系统中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高新区建设中的政府的动力需求。C-I-H耦合互动本身是不稳固和不紧密的,联结它们的纽带是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C-I-H耦合互动的纽带是主体价值交换的实现工具,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人才、劳动力、产品、信息、技术等各类市场,另一类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界面平台。从系统形态来看,C-I-H通过不断耦合互动就可形成一种新的系统形态,即高新区集群创新系统(HCIS)。HCIS具有明显的复杂系统特征,有机整合、优化和集成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和高新区地理空间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使各方面的要素排列和组合处于较好状态,从而产生的创新产出效率比一般的产业聚集或一般的区域创新系统要高,适应了技术创新模式由线性创新向网络集成创新转变的要求。另一方面,从组织形态来看,C-I-H通过不断耦合互动必然是一种新型的集群组织形态,即创新集群。创新集群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力,由创新型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者其他创新合作关系,具有创新聚集优势和大量知识溢出、技术转移和学习特征的开放式互动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相比,创新集群中大学、创新服务产业和所谓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公司是其关键组成部分;创新集群具有强网络性和超流动性、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高端要素密集、大量的知识产出和知识溢出效应、科学与技术间联系更加紧密、社会资本更加丰富等特征。同时,创新集群的产出目标不再是生产出更好的产品(物美价廉)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其基本的产出是无形产品如知识产权和新技术,主要追求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及时商业化创新成果。五、基于C-I-H耦合互动理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实现路径(1)采取“三段式”方式促进微观企业主体成长路径,即: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创业活力,培育高成长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能力,培育高技术大公司的国际化竞争能力。(2)以推进“五大转变”的方式培育产业集群竞争力路径,即:推进产业集群由一般向特色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扎堆”向分工协作机制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个体和组织内部学习向集群学习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生产型驱动向创新型驱动转变。(3)以建设“一大主体+五大平台”的方式构建创新系统路径,即:以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一大主体,构建创新高端要素聚集平台、自主创新科技平台、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等五大平台。(4)以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方式推进高新区建设路径。国家高新区在发展新阶段必须构建新型园区形态,在这种新型园区形态中,创新型经济是主要特征和核心竞争力,但同时创新型经济又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它是一个具有舒适社区环境、强大社会包容性和社区联合治理机制共同支撑和协同发展的高科技综合社区。建设科技新城是高新区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重要形式,其重点是推进园区的“七化”,即:园区的知识化、数字化、商务化、国际化、生态化、宜居化、人文化。同时,推进科技新城的建设必须以现代城市理念搞好高新区的规划建设。六、经验分析:以成都高新为例基于C-I-H互动框架对成都高新区建设和创新发展的进展状况进行分析,基于I(产业集群)维度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主导产业聚集的基本态势,但是产业集群的分工与协作机制还没有脆弱,企业“扎堆”现象比较突出,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关联度比较低,产业集群的生产推动比较明显而创新驱动不足,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比较明显而高端环节进入不足,个体与企业内部的学习比较明显而集群学习不足。基于C维度(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投融资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公共技术平台服务等为平台的创新服务体系,但是,创新孵化体系还不健全,主体间的创新互动网络并未形成,创新环境还有待改善,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发育还比较滞后,中介服务还不发达。基于H(高新区建设)维度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的硬件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但软环境还有差距;基本建立了适合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但体制退化倾向比较明显;逐步采用了功能化分区、专业化园区的规划建设模式,但是项目落实在空间上仍比较紊乱;初步扭转了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外延扩张的建设思路,但外延扩张的冲动仍然比较强烈。如果把C-I-H这三者联系起来看,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不协调性。七、政府在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中的作用面对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历史任务,同样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其理由是:创新知识的正外部性、自主创新的国家利益、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高新区发展路径的转换。然而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机制、手段必须发生重要转变。国家高新区在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是:国家战略导向的原则、弥补市场失灵原则、尊重创新主体的产权和创新活动选择原则、针对性原则、多方参与原则。政府发挥作用的功能定位应是创新发展的指导者、创新政策的制定者、创新资源的配置者、创新平台的建设者、创新投资的引导者、创新活动的服务者、创新过程的参与者。政府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制度创新主要应包括:改善宏观指导与管理制度、推进国家高新区立法、构建区域联合治理模式、创建官产学三重螺旋机制、建设虚拟高新区、建立创新驿站。政府在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政策选择包括:制定创新资源向国家高新区集聚的政策、制定创新集群培育的政策、制定鼓励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与创业的政策、制定促进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的政策等。

欧阳青[8]2003年在《德阳高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科技园区是以研究、开发、生产高技术产品,推动科研成果商品化,培育高技术企业与产业为主要内容,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多种功能,产、学、研、贸多种企业与经济组织,或通过规划建设,或经过较长时间的自我发展,在地理上相对集中,从而形成的高技术产业群。 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走了一条与美国硅谷、欧洲科学园,以及和我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不同的发展道路。本文研究了在国家没有专项财政投入,尚未建立采购政策,也没有形成风险投资机制,市场经济体制极不完善的情况下,德阳科技园在创建初期依靠国家和地方优惠政策,采取土地开发、负债经营、招商引资、滚动发展的战略。本文首先结合德阳的区位特点和经济结构,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了德阳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德阳工农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其目标和功能进行定位,分别设计了德阳科技园工业区和农业区的发展战略,并对五年内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预测。 本文从人才、机制、资金、政府职能等四个方面指出了贯彻实施德阳高科技园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为德阳科技园的发展制订了战略步骤:引入国内外比较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逐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在初步形成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基础上,实现原始资本的积累和产业资源的聚集,形成科技园区发展的良性循环,完成科技园区初始建设时期的任务。同时,在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发展的基础上,德阳市开始了旨在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建设,形成三位一体发展的独特模式。 最后,本文还建立了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对德阳科技园进行科学评估,评估的结果是,德阳科技园综合实力在全国范围处于中等水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n页平,考虑到区位环境、经济和人才等背景因素,德阳科技园的战略是比较合理的。

杜海东, 严中华[9]2009年在《中国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特征及其结构维度研究》文中指出加强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是促进和实现我国高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战略的关键步骤,本文在集成创新理论观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特征及其结构维度,旨在为我国科技园区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基础的理论指导。

张馨[10]2016年在《武汉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子、创新能力和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技术先进型服务业是一种高科技和知识含量的、支持科技制造企业加快发展的新型生产服务业态,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高级形态。技术先进型服务业是指,与高科技制造业联系紧密,知识和技术含量高、辐射相关产业能力强且以科技中介和创新驱动为主要职责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具有一定发展速度或发展潜力的高技术制造企业,其区域辐射范围较广、驱动地区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能力较强。因此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对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升级换代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改善高技术企业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武汉市的生物、医疗、通信、光电子等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随机等比抽样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502份。针对样本提供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业的影响因子、创新能力和创新网络的相关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根据技术先进型服务业本身的发展实况和国内外研究文献结论,本文设定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内部规划、资金投入、雇员素质能力、创新网络等4项为一级指标,结合16项主要的二级指标建立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子指标体系。统计结果显示,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四个影响因子都对组织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组织内部建构及雇员素质能力的影响非常显著。对于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来说,组织创新的核心力量体现在其创新能力方面。这些能力可以帮助科技服务组织迅速开拓市场、不断推陈出新领先市场且获得忠诚的客户群。具体而言,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创新能力包括:规划与管理能力、沟通与协同能力、学习与消化能力。统计结果显示,创新规划和管理能力对科研创新成果、部门协作及利用创新资源等发挥显著影响;创新沟通与协同能力对雇员素质、客户关系、网络互利共享等发挥显著影响;创新学习与消化能力对抵御外部风险、雇员识别能力及资源吸收等发挥显著影响。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创新网络构成主体有科技研究中介机构、合作企业、高科技制造业、政府(或地方政府)、大学(或大学研究中心)以及其他高科技服务企业。这些主体或通过科技研发、或通过服务外包、或通过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进行联合创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共同创新集团。统计结果显示,网络成员的密切互动对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创新产出及政策和资金扶持有显著影响;网络资源共享也对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创新产出和发明专利数量有显著影响;创新网络的开放性对知识技术共享、协同创新以及研究成果升级换代有显著影响。目前中国技术先进型服务业的发展周期不长,许多深度特征和规律还未凸显出来,需要加大实证研究的比例和规模,同时还需要对相关发展政策进行深入的跟踪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 吴林海. 南京农业大学. 2000

[2]. 中国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吴林海, 范从来. 社会科学家. 2001

[3]. 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框架研究[J]. 吴林海. 经济学家. 2001

[4]. 科技园区研究: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 吴林海. 科学管理研究. 2003

[5]. 区域创新能力与中国科技园的发展[J]. 刘希宋, 甘志霞, 吕海军.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2

[6]. 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研究[D]. 赵立龙. 昆明理工大学. 2004

[7]. 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D]. 张克俊. 西南财经大学. 2010

[8]. 德阳高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 欧阳青. 西南交通大学. 2003

[9]. 中国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特征及其结构维度研究[J]. 杜海东, 严中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10]. 武汉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子、创新能力和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D]. 张馨.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