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市周边小城镇的规划研究——以双桥镇总体规划为例论文_李春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

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心城市市民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作为处于广西中心城市—南宁市周边小城镇的双桥镇,根据自身资源及现状条件,选择自己特有的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顺应了城市居民向往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及自身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田园城市;卫星城;旅游工贸型城镇

1、卫星城镇发展理论

1.1卫星城理论

1898 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他起初的设想是在城市的周边建立一些“花园城市”,成为卫星城的先声。而卫星城这个概念是由美国人泰勒在 1915 年提出的。世界上的“卫星城”最早出现在英国,是指在大城市周围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卫星城建设经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目的是解决居民居住,减轻中心城市人口压力。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以在该地就业。第三代卫星城,基本上是独立于主城,有很好的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第四代卫星城,通过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城紧密联系起来,属于多中心敞开式城市结构,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去,是完全独立的卫星城,也称为积极卫星城。

1.2卫星城镇的类型

卫星城镇功能定位研究的实质是明确体系内各个城镇的合理分工,通过城镇之间的劳动地域分工,使各个城镇的特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取得最佳整体效益。根据各城镇的功能及交通、资源条件划分,卫星城镇的类型主要分为四类

(1)综合卫星城,提供区域性生产服务、综合居住和商贸服务功能。这些城镇具备完善的现代化的城市配套设施,为整个区域提供各种生产、研发、金融、商业贸易、教育和文化娱乐等综合性服务功能。

(2)交通枢纽城镇,提供工业生产、综合居住、商贸服务和区域性交通物流集散功能。该类城镇规模较大,交通条件较好,并且拥有为整个区域服务的机场、火车站等大型交通枢纽设施,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或物流园区。

(3)工业城镇,提供工业生产、综合居住和商贸服务功能。这类城镇交通条件较好,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能源基础,已开发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

(4)旅游休闲城镇,提供区域性的文化娱乐、休闲及其他特色第三产业的服务功能。该类城镇交通条件良好,毗邻中心城区,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条件。

2、双桥镇总体规划研究

2.1双桥镇概况

双桥镇南接南宁市中心城区,北连武鸣县城。镇区距离南宁市区17公里,现状人口5.5万人,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用地相对平坦,平陆工业园、伊岭现代农业观光园、以及伊岭岩、花花大世界等景区位于双桥镇境内。

随着城市大道的建成通车,双桥镇逐步融入南宁市半小时经济圈,与南宁的经济联系愈发密切,规划将双桥打造成武鸣对接南宁中心城的前沿阵地和产业协作的空间平台,南武城市发展轴上的重要城镇。

2.2亟待解决的问题

南宁市周边众多卫星城镇,双桥镇要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双桥镇境内同时有平陆工业园以及伊岭岩、花花大世界等景区,如何依托交通、景观资源合理布局产业,处理工业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如何从产业发展、交通网络、空间拓展、基础设施等方面与南宁、武鸣对接等问题亟待解决。

2.3发展模式

2.3.1三区发展的产业空间模式:规划未采取传统的单中心集聚发展模式,而是基于双桥镇特殊的区位条件、喀斯特地形地貌及南武一体化的发展大背景,将镇区分成三个独立的功能区,通过交通廊道的建设将三者有机串联,同时三区之间建设绿带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其中将农田、喀斯特峰丛作为绿带的一部分,既保护了自然生态景观,又能发展观光旅游业,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农旅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2.3.2散点型旅游布局空间模式:大型旅游开发项目的落地对镇区空间布局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旅游开发不同一般的城镇建设,在用地布局中采用散点型空间布局,在重点地段,基于GIS分析,在明确保护条件下依据需求自由布置旅游开发用地。散点型布局模式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同时又不影响环境的开发,得到好的形态效果,自由式路网从功能上能满足城市交通需求。

2.4规划内容

2.4.1融入大南宁,实现同城化

实现产业经济一体化。利用双桥镇的区位优势、喀斯特地形地貌为南宁市发展旅游服务,作为南宁市的后花园,规划建成旅游型城区,此外规划平陆工业园承接南宁市的产业转移。

实现道路交通同城化。结合南宁市市际交通规划,与南宁—武鸣区域交通相对接;沿城市大道西侧预留轨道交通用地,既完善了镇区的道路系统,又为南武交通一体化预留空间。

2.4.2统筹产业发展,优化空间布局

规划根据自然条件和产业特点,形成“两轴、三带、三区”的总体布局结构。城镇服务、工业、旅游由北至南分别布局在三个不同功能区。旧镇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平陆工业区在原有工业基础上主动承接南宁市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为武鸣和南宁提供产业及就业服务;伊岭旅游度假区依托花花大世界、伊岭岩等旅游基础,主要发展养生度假、民俗文化、旅游地产等产业,为南宁市乃至整个广西提供高端服务。其中三区通过河流、山体等三条生态廊带进行分隔。

2.4.3保护自然本底,彰显地域特色

保留镇区自然的河流水系,加强喀斯特岩溶景观资源挖掘,对伊岭岩溶洞进行重点保护,对伊岭岩溶洞范围及工业区与旅游度假区之间的喀斯特峰丛划定资源保护范围,严格控制建设活动,尽可能避免开发过程中人为的建设性破坏,同时在市政服务设施建设上提高了设置标准,保护地下水及溶洞资源,考虑与南宁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避免资金和资源浪费。

3、结语

双桥镇作为南宁市周边的卫星城,承担引领南宁市产业转移和城市发展的重任。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作为工旅卫星城镇开发是符合双桥镇经济的现实情况,符合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实现双桥镇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希望能对类似卫星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霍华德.金经元.明日的田园城市[ M ].北京:商务印刷馆,2000,11-15.

[2]顾朝林,俞滨洋,薛俊菲,等.都市圈规划——理论•方法•实践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 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李诚固,韩守庆,郑文升.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化响应研究 [J].城市规划,2004(4):31-36.

[5]邓春林.南宁市卫星城镇规划建设研究,规划师,2014.05.111-114

[6]吕本勋.南宁旅游卫星城开发研究—以武鸣县为例,江苏商论:服务经济.2013.05.41-44

论文作者:李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中心城市周边小城镇的规划研究——以双桥镇总体规划为例论文_李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