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的认识论文_李秀伟

设计者: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二九一农场中学教师 李秀伟

点 评: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二九一农场中学教师 韩立柱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1、理解倒数的意义。2、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分析:目标1分析:倒数的概念维度目标是结果目标,行为动词是理解,内容是倒数的意义,前题条件是分数乘法,学习水平是理解。

目标2分析:维度目标是结果目标,行为动词会求。内容是求倒数的方法。前题条件是熟悉概念。学习水平是理解.

教材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分数乘分数后学习的,《倒数》知识是分数乘分数的特殊情况,同时也为分数除法做准备的,分数除法经常要转化为分数乘法进行计算,转化需要倒数知识。因此,本单元在分数乘法教学基本完成以后,编排了倒数知识这一节和一个练习,为下一单元的教学做准备。

学情分析:

优势:学生在学习分数乘法之后能对一个数乘分数较快地计算,在此基础上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方法。

劣势:六年级学生年龄小,对概念的准确理解能力还差一些,计算能力也比较弱。

重难点:

课标要求,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教材分析中指出“分数除法经常要转化为分数乘法进行计算,转化需要倒数知识”因此,我通过课标与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课标要求,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特别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但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年龄小,对概念的准确理解能力还差一些” 因此,我根据课标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这两个数相互依存的关系,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学习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2、经历倒数的意义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举例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流程:

活动 一、预习交流:(时间7分钟)完成学习目标2和3

1、复习旧知:

课件:分数乘法计算

能否根据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三组数取个名字吗?

【点评: 通过学生观察、分类、讨论等活动,初步认识倒数的实例,为学生准确、顺利地导出倒数的定义作好铺垫,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定向导学(10分钟)完成学习目标1

教师针对学生预习情况,教师由辅导变为主导,补充学生再交流中的不足之处及没谈到的内容。引出 本节课题 倒数

学生观察教材第24页例题1,学习倒数的含义 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你是怎样理解概念的?(学生根据所举的例子进行思考或与同学老师共同探讨理解概念)

课件:关于特殊数0和1 引导学生讨论

板书: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

为了进一步巩固倒数概念的理解,请同学们各自想几个数,让其他同学说出其倒数。

请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做到分层次教学。

配备课本例题2

问题:你是怎样求出一个数的倒数的?

学生汇报,总结求倒数的方法: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用1除以这个数,这个数如果是分数,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点评:“求一个数的倒数”并不难,关键是“完整地概括”和“严谨地思考”。因此此环节让学生充分说出“如何找倒数”再交流找到的“特殊的倒数”以及更多关于倒数的发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培养归纳总结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活动三、 质疑达标:(时间15分钟)完成学习目标1

1、 练一练:教材第24页 做一做,第25页 3、4题

2、课件:练习1、2

【点评:通过对倒数概念的辨析,深入理解概念,对比除以一个数与乘这个数的倒数的计算,为今后分数除法计算学习作准备。充分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活动四、当堂检测(时间5分钟)完成学习目标4

课件出示:

1、判断

【点评:此环节通过层层递进的辨析,深入理解倒数的意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倒数的概念,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让学生感受学以致用的乐趣,进一步加强学习目标】

活动五、归纳总结:(时间3分钟)

1、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2、学生说说自己本课时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点评:此环节引导学生来感悟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总体点评: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人对数学与运算的一般性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既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否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倒数的认识》整节课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地认识和发现,课堂上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 的活动情景。我觉得主要可分四点:

(一)创设活动化的情境,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节课安排了五个活动,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民主、 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根据多媒体展示文字游戏,通过学生观察、分类、讨论等活动,初步认识倒数的实例,为学生准确、顺利地导出倒数的定义作好铺垫,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是整堂课的良好开端。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本节课符合“先学、后教、当堂测试”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经历倒数的意义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举例及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整堂课教师思路清晰,设计不同梯度的习题,充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当堂检测效果好,学生能掌握倒数的定义,并能准确求出一个数的倒数,达到学习目标。

论文作者:李秀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  ;  ;  ;  ;  ;  ;  ;  

倒数的认识论文_李秀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