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的问题探讨论文_王小玲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的问题探讨论文_王小玲

勐腊县勐醒农场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省勐腊县 666304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乡镇农业经济也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改善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本文简单阐述了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转变以及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且指出发展中存在的基础建设薄弱、缺乏优势农业产业和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地讨论。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形势;问题

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农业,得益于国家发展以及经济进步,农业也逐渐的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但是,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国家需要提高对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视度。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着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这件大事,而且与国家大力倡导的“三农”问题以及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提高农民素质水平、改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是实现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当然,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国家鼓励性政策的大环境中,农产品以前供给不足的情况已经不见了。现阶段的总体情况就是乡镇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但是存在着基础建设薄弱、缺乏优势农业产业和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

1、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

1.1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现阶段,我国乡镇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农业经济结构。

乡镇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传统农业时期,单纯的进行农业耕种,经营的是普通的农产品,使得农业资源利用率很低。现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营方式由单纯的农业耕种方式逐步的转为农业与商贸一体发展的方式;农产品方面,现在逐步的推行优势农产品,实现由普通农产品到特色农产品的转变;资源利用率方面,随着对土地、山林的进一步开发,化零为整、重新利用,使得农业资源利用率有了一个极大的提高。

乡镇农业经济结构:传统农业时期,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农耕工作,乡镇还是以农副产业作为农业经济的主导,同时很少能够见到乡镇企业或者第三产业的存在。现如今,劳动力大都离开家乡去外地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不再只是从事农耕工作,使得农村的劳力就业结构得以改善;另外,非农产品在农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渐的取代农业产业成为经济中的主导产业;乡镇中开始出现像餐饮、运输和服务等第三产业,而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这些逐渐的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1.2良好的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农民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信息,农民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更加的科学和现代化。乡镇的经济也利用了网络开拓市场,加强了与大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流,从事乡镇企业工作的人员也提高了自己的职业素养,从而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而且随着农民素质的提高,整个乡镇商品市场的秩序也越来越稳定,交易环境越来越好,农民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重视农业问题,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所以,乡镇中有关农业的基础建设有所改善,例如水利设施的修建使得农村抗旱以及防汛的能力提高了许多倍。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的进行:公路的修建越来越多;农村也能喝上自来水;人民之间的通信越来越方便等等,这些都有利于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

2、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良好,但是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基础建设薄弱、缺乏优势农业产业和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

国家虽然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不是每一个乡镇的农业基础设施都能够得到改善。现如今,部分地区的乡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是很完全,设施不足以及机械化的低水平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还有少部分地区从事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农业基础设施的不到位,农民还不能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只能靠最原始的方式经营。没有工具设备,农产品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农民只能将这些未加工的产品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因此,农业经济始终处于落后阶段。据不完全统计,乡镇农业中有少部分地区出现问题,如耕种全靠动物和人、农业生产还只能靠天吃饭和交通不便导致的农产品难以销售等问题。所以,国家应加强对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农业经济极不发达的乡镇。当地政府也应该有所作为,调查当地的农业基础设施情况,进一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2.2科学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大部分都是中学以下,而且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都是老人和妇女,这样就使得文化程度进一步降低,所以在乡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的素质水平比较低,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然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的农业生产始终是停止不前的,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乡镇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愿意从事农业的技术人才比较少,不能满足我国乡镇农业发展的要求,只能依靠传统增加劳动力,但是难以得到想要的结果,阻碍了农业新型技术的研发,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有的地区,领导干部还不能把固有观念抛弃,仍然停留于土地开发和种植业的发展,忽视了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山林资源等。造成的结果就是:乡镇农业结构落后,农业资源的利用情况还处于最低级的阶段,还是依靠传统的经营模式。

所以,政府需要加大对乡镇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合理规划当地的农业生产,以此来提高整个农业的生产效率。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科研开发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不是盲目的进行科学研究,需要对适合当地的农业产业进行科技研发,而且研发的内容不仅仅是农产品,还可以研发与农产品有关的机械、种植技术和生物技术等。

2.3整体缺乏优势农业产业

大部分的乡镇经营都是普通品种的农业产品,而不能做到着重发展特色产品。缺乏优势农业产业也是影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当地的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经过调查分析,找出本地特色产品,优先发展本地特色的产业,同时不能忘记其他的农业产业的发展。政府在进行调查分析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例如交通状况、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的文化等,最主要的是与当地的人民生活相联系。努力打造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优先发展特色产业,这就要求当地政府以及相关机构进行大力的推广,投入一定的资金、科研人员和必要的设施,培育出属于本土的知名品牌。与此同时,不要忘记常规农产品——小麦或者水稻,因为需要用它们保障正常的生活。宣传推广优势特色产业的同时,注意培养当地人民的素质以及经营意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乡镇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促进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改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一方面,改变经营方式,提高科学技术含量,优化农业产业模式,加强产销结合的理念,从而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应加大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的力度,大力推广特色优势产业,给予技术支持和资金保证,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伟.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农村经济问题,2012(8).

[2]苗春瑞.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及策略[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20).

[3]张会明.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J].中国集体经济,2011(6).

论文作者:王小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1

标签:;  ;  ;  ;  ;  ;  ;  ;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的问题探讨论文_王小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