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前后母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早产的关系论文_李茂蕾

分娩前后母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早产的关系论文_李茂蕾

李茂蕾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妇幼保健院 四川 凉山 615000)

【摘要】 目的:探讨妇女正常分娩前与分娩后的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其与早产诊断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POT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对正常妊娠及早产妇女分娩前后总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CD4+细胞的百分率、CD8+细胞的百分率、sIL-2R水平。结果:分娩后母体的总T淋巴细胞和CD4+T细胞的百分率与分娩前的相应细胞相比均升高,且sIL-2R水平也比分娩前增高,早产组分娩前和分娩后sIL-2R水平均比正常分娩组显著增高。结论:妇女正常分娩前与分娩后的免疫功能的变化明显,其与早产诊断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分娩前后;母体免疫功能;早产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329-02

前言

妇女的免疫系统功能会因为妊娠而发生极大的变化。妇女处于妊娠状态的时候,其细胞正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免疫状态,免疫功能发生像不损害胎儿的体液免疫方向进行转移,随着分娩的结束,母体的免疫功能出现明显的变化。尤其对于早产的妇女而言,其分娩前与分娩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对于诊断早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者。其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者。在本文中探讨妇女正常分娩前与分娩后的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其与早产诊断之间的关系。

1.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一般资料

(1)对照组:选择了我院某年度收治的正常妊娠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组成对照组,一共有32例,该组的的孕产妇都是单胎足月分娩、经阴道顺产、初产妇,年龄在20~38岁之间,平均孕周是38.5周,没有发生任何的妊娠并发症以及合并症,对其在分娩之前出现分娩征兆的时候以及分娩之后的一周抽取静脉血。

(2)观察组:选择我院某年度收治的单胎并且出现早产先兆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6例,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静脉血,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平均孕周为33周,其中发生早产的产妇一共有9例,在产后抽取其静脉血,早产儿没有先天畸形。

1.2 研究方法

(1)检测一: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抽取病患者的静脉血,量为4毫升,使用肝素进行抗凝,对血浆进行分离,在零下20摄氏度温度下进行冷藏,备用。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使用淋巴细胞分层液进行洗剂两遍,然后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制造细胞悬液,磷酸盐缓冲液的量为1毫升,酸碱度为7.4,然后制造细胞悬液涂片80ul,每份标本有3张涂片,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法来对标本进行检测,检测的细胞包括了CD3+、CD4+、CD8+。其中阳性细胞是细胞膜被染成红色的细胞,对淋巴细胞进行计数,然后计算阳性细胞的百分率。

(2)检测二:血浆中sIL-2R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来监测同一批的血浆标本,该种方法的试剂盒含有具体的操作步骤的说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诊断标准

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出现至少10分钟一次的规律宫缩,伴宫颈管缩短,可诊断先兆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出现规律宫缩(20分钟不少于4次,持续不少于30秒),伴宫颈缩短不小于75%,宫颈扩张2cm以上,诊断为早产临产。

1.4 观察指标

观察以及比较分娩前和分娩后的总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CD4+细胞的百分率、CD8+细胞的百分率、sIL-2R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了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采用了例数N值和百分比作为表示,采用了T值检验,当P<5%时,表示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研究结果

2.1 观察以及比较分娩前和分娩后的总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CD4+细胞的百分率、CD8+细胞的百分率:

观察组:共有孕产妇16例,在分娩之前其CD3+细胞的百分率为75%,CD4+细胞的百分率为45%,CD8+细胞的百分率为31%;分娩后,其CD3+细胞的百分率为89%,CD4+细胞的百分率为68%,CD8+细胞的百分率为36%

对照组:共有孕产妇32例,在分娩之前其CD3+细胞的百分率为72%,CD4+细胞的百分率为42%,CD8+细胞的百分率为30%;分娩后CD3+细胞的百分率为83%,CD4+细胞的百分率为55%,CD8+细胞的百分率为35%。

上述数据的比较中,CD3+细胞、CD4+细胞在孕产妇分娩前与分娩后相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5%。

2.2 观察以及比较两组孕产妇在分娩前与分娩后的sIL-2R水平(U/ML)

观察组:共有孕产妇16例,在分娩之前,其sIL-2R水平为436左右,分娩后,sIL-2R水平为481左右;

对照组:共有孕产妇32例,在分娩之前,其sIL-2R水平为398左右,分娩后,sIL-2R水平为427左右。

上述数据的比较中,分娩前与分娩后相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5%。

3.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可知在同一组内CD3+细胞、CD4+细胞、sIL-2R水平在孕产妇分娩前与分娩后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但是CD8+细胞在孕产妇分娩前后的差异性并不显著;其次,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在分娩之前以及分娩之后两组数据在CD3+\CD4+\CD8+细胞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5%),也就是其差异性并不明显;但是在分娩前后的sIL-2R水平的比较差异极为明显。

当妇女处于妊娠期间的时候,其母体本身细胞的免疫功能的抑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表现:对胎儿的耐受能力,淋巴细胞转化率有所下降,T淋巴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的计数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通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母体在分娩之后其免疫功能会重新进行调整,免疫功能从妊娠期间到分娩后会从抑制逐渐转变为过渡性增强。另一方面通过比较正常分娩组以及早产组的母体分娩前后的免疫功能变化可知道,早产孕产妇的体内淋巴细胞可能会发生过渡性活化,对早产与sIL-2R水平之间的关系做定量化的检测,有利于对早产的情况进行诊断。

结语

综上所述,母体的免疫功能由孕期的抑制转为产后的过渡性增强;表明sIL-2R的显著增高可能与早产有关,进一步检测早产与sIL-2R水平的定量关系,可能有助于早产的诊断。

【参考文献】

[1]樊庆泊.细胞因子及其相关产物与早产[J].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1998(06) .

[2]张丽蓉,宋淑华,赵艳荷.妊娠中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初步观察[J]. 天津医药. 1983(08) .

[3]妊娠中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初步观察[J].河南医药. 1984(04).

[4]肇丽杰,柳晓春,谢庆煌,郑玉华,傅瑶.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3(07) .

[5]赵倩,边爱平,封全灵,李根霞.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10).

论文作者:李茂蕾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  ;  ;  ;  ;  ;  ;  ;  

分娩前后母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早产的关系论文_李茂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