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互联网背景的教学形式创新论文

基于全球互联网背景的教学形式创新论文

基于全球互联网背景的教学形式创新

田 龙

(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层出不穷,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互联网教学通过教学场景、师生关系、教学过程的变化,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钻研教学和学习上。基于全球互联网背景的教学形式创新对策是:学校加大投入,建设好相关软硬件;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教学能力;学生加强自我管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互动交流能力。

[关键词] 互联网教学;中小学;教学创新

全球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教育领域的互联网应用基本普及,互联网为教学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带动了教学模式的变革。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

一、互联网教学创新的启示

互联网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包含教学设计、练习、测试及反馈等资源。在传统的日常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都不一样。通过作业、练习的方式来发现和解决每位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其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因为教师的教学时间、学生的在校时间有限,个人的精力也有限,而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的效果也不好。所以,仅凭学生在作业、练习中的表现判断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是不够的。而借助于网络技术的翻转课堂,能够解决这一难题。

其中,是时刻t时相关矩阵C的估计。我们可以使用指数加权或者滑动加窗的来估计。其中,关于的最简单的选择就是在最小均方算法中的。因此,信号子空间的表达式可更新为:

甘地胶囊联合常规治疗用于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 魏 昕等(22):3134

(一)微课

利用借助网络技术的翻转课堂,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困惑和学习兴趣,独立上网查看微课教学视频。学生不仅可以反复观看,而且可以边看边想。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通过翻转课堂的学习,学生有了先学的基础,再听课堂教学就有了目的性。这样就完成了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

From Legal Identity to Convergence of Commercial Laws

第一,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完成知识的传递,还要顺应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与其未来的工作实践脱节,另一方面又不能局限于仅仅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还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并购后组织机构整合的纳税筹划。并购后组织机构整合的纳税筹划主要是考虑应该设立子公司还是分公司,但无论设立哪种,都应该从总体利益出发。企业若是设立子公司,对于享受税收优惠的被并购企业,并购企业应该设立子公司,延续该优惠政策,母子公司之间的利润可以进行合理转移,各种费用容易形成合理列支,使母子公司之间的税收筹划空间更大。企业若是设立分公司,因为分公司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需要总公司汇总收支进行纳税,所以总公司的盈利可以冲减分公司的亏损,降低总体税负。

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关于互联网教学的考评体系。当前的考核评价体系关注的是学生评分,难以适应互联网教学创新的需要。

(二)慕课

2008年,慕课首次在我国被运用到教学中。慕课教学,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不同,它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互联与共享。其弊端是师生的交互性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强。

慕课教学多以在线交流为主,交流效果不及面对面的互动形式。此外,慕课以结构化的知识传授为主,并不利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经过多年的实践,慕课教学模式仍然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众多学科的具体要求。

(三)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可以把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起来,并对传统教学流程进行重新优化。

在翻转课堂出现之前,教师通常把时间和精力分配在知识的讲授方面,学生只能被动记忆。师生之间互动不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翻转课堂出现后,借助于全球互联网技术,教学较为容易地实现了时间上的释放,有利于师生之间更好地互动沟通。学生得到了较多的个性化指导,学习深度有所提升。

虽然翻转课堂将学习的掌控权交给了学生,但是由于我国的学生过于内敛和封闭,互动性不高,因此翻转课堂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翻转课堂的另一个弊端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难以量化,最终的效果评估机制难以确定。

二、互联网教学的影响

(一)教学场景的变化

作为翻转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微课视频完善、优化当前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借助微课视频,教师就有更多精力与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反应,更好地发现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问题,并予以有效的帮助。

第三,教学时空的变化。互联网教学打破了教学和学习的时空限制,教师和学生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钻研教学和学习上。

第二,知识来源的多元化。知识来源不能局限于教材。互联网的出现,丰富和扩展了教学资源的来源,师生都能方便地利用互联网获取各种教学信息。师生既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获得国内外名校的课件及授课视频,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各种教辅资料。

网络重构采用二进制编码更适合,遗传算法中染色体中的基因位用0和1表示,每个开关占据一个基因位,一条染色体则对应一种开关组合状态。

(二)师生关系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的变化

第一,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逐渐消失。学生通过手机等终端,可以快速得到相关知识的分析和评论。第二,师生间的地位转变。教师由“教学的主导者”转为“教学的引导者”,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为“教学的反馈者”,师生之间的地位由不平等变为平等。

互联网使教学流程得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更为科学合理。课前,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记忆和理解等基础的认知活动;课后,学生利用互联网巩固课堂所学,提升学习效果。

三、互联网背景下教学形式创新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

第一,互联网教学的前提是基础设施。因此,学校要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购买计算机、投影仪、资源数据库等软硬件设施,为互联网教学提供基础设施保障。这有利于教师搜集教学素材、制作教学视频。同时,学校还要完善在线学习监测评估系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确保学习质量。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互联网教学背景下,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案,合理编排课程,精心设计教学单元,优化教学过程,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做到因材施教。

虽然微课能有效优化当前的学校教育,但它无法取代课堂教学,更无法取代教师。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更是人际交流与沟通。微课只有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协同,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加强与政府的沟通汇报,引起相关部门对国内成品油市场不规范、不健康现象的重视,加大税收监管力度,核实地炼加工真实情况,持续打击油品走私、调和油生产,争取早日恢复成品油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

(二)教师方面

第二,适时组建互联网教学服务部门。学校应给予教师及时、便捷的服务支持,减少教师在技术研究、操作方面的时间投入,帮助教师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程内容的开发上。

第二,强化沟通。一方面,教师要积极与其他教师沟通,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另一方面,教师要虚心接受其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精益求精,不断进步。

第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很快,每位教师就应具备危机意识,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认真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第四,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教师要主动学习互联网相关技术,为互联网教学夯实技术基础,提高自己的互联网教学能力。

(三)学生方面

第一,注重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学生要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自觉接受教师的监督。学生还要加强自律,强化自我管理,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第二,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互联网可能产生大量的冗余信息。对于这种情况,学生要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尤其是信息搜集能力。学生不仅要掌握各种数据库、在线学习平台、手机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而且要准确、快速地搜集各种相关信息。

第三,提高互动交流能力。对于互联网教学来说,互动沟通尤其重要。所以,学生要尽快培养自己的互动交流能力,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学生还要学会倾听,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讨论,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运城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都对闻喜花馍专题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用整版篇幅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闻喜当地的机关、团体、企业单位更是将闻喜花馍作为文化礼品对外赠送。

参考文献:

[1] 李陆军.“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资源与乡村中小学共享的有效途径研究[J].运动,2017(16):7-8,4.

[2] 田明月.巧用微课资源 助力课堂探究[J].生物学教学,2019(2):39-40.

[3] 汪明,张睦楚.未来十年我国教学论研究的战略思考与目标定位[J].当代教育科学,2016(2):17-19,48.

[4] 徐海霞,黎明,李书明,等.新媒体环境下学习者情绪对认知影响的实证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9(1):52-55.

[5] 王颖.微课背景下应用型院校的教学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9(2):80-83.

[6] 刘曦葳.搜索引擎走入课堂 教育部联合百度助推中小学搜索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0):92.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9)29-0106-02

[作者简介] 田龙,南阳师范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 2019-03-15

标签:;  ;  ;  ;  

基于全球互联网背景的教学形式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