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毛旭华,毛勇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旌德县供电公司 安徽宣城 242600

摘要: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增长,我国电网事业发展前景良好,同时电网建设也日趋智能化、自动化。目前,电力工程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升智能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供电质量,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阐述了智能电网与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意义,并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0.引言

目前,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这对我国的电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可利用再生能源问题日益被人们关注,为了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十分重视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有诸多的优点,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可以将智能电网产生的效益最大化,提高智能电网的稳定性,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保障。可以说,当今智能电网的建设离不开电力工程技术的支持。

1.智能电网概述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电力事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今,电网建设越来越离不开电力工程技术,电力工程技术质量会直接影响电网建设,而电网建设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社会长远发展,必须要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消耗量较大,智能电网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

目前,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主要有以下特点:(1)坚固耐用。智能电网的结构硬度较强,固定性良好,受恶劣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小,可以减少恶劣环境供电服务中断的情况[1]。(2)绿色环保。智能电网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绿色、环保的原则,整合电网资源,尽量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性价比高。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大量先进的工程技术被应用于各个环节,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4)良好的交互性。在智能电网使用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搭建企业与电力用户之间沟通协调的平台,以电力用户反馈的信息为依据,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服务质量[2]。(5)自动化。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与使用中可以使智能电网及时发现故障,并在短时间内出处理与上报信息,减少故障对供电服务的影响。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意义

第一,电网架构技术的意义。电网的稳定性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一大难题,借助电力工程技术,发挥电力工程技术的优势,优化电网机构,调整能源分布情况,采用点对点的送电方式减少电能资源的浪费。电网架构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智能电网的环境适应能力,提高供电服务质量。第二,电能优化技术的意义。借助电能优化技术对电能等级科学划分,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评估方式,能够提高电能服务质量[3]。与此同时,科学的电力评估方式可以及时找出问题,评价智能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改善智能电网运行效果。第三,电力通信技术的意义。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将智能电网的运行情况及时反馈给控制中心,企业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分析智能电网运行情况,实现智能电网自动化监管,节约人工费用,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3.1电能质量优化技术

借助电能优化技术对电能等级科学划分,在电能质量评估的基础上采用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估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对电力用户的接入端口的经济性能进行分析,据此建立的基础等级评估体系以及用户经济性评估体系。伴随着智能电网不断建设,将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等技术(见图1)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可以降低成本,使电能质量大幅提升。

图1 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

3.2交流柔性输电技术

通过交流柔性输电技术可以对电网交流供电进行有效的控制,利用其中的微电子等技术实现控制技术与电力通信技术高效融合,可以调节电网运行的多项参数,从而保障电网平稳运行。现阶段,输变电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类型,因此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清洁能源。将交流柔性输电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可以实现能源分割,整合绿色、环保能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交流电是目前直流输电系统中使用最为频繁,但是交流电在输电过程中却应用较少。一般而言,运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使用具有管段作用元件组成的换流器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电力运输的经济性能,同时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还可以在海岛、人迹罕至的地方使用,还可以应用于远距离输电过程中,可以提高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与质量。

3.4能源转换技术

当前,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越老越大,我国电力企业也加大了电力能源的供应量,在电能供应过程中,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一直是困扰企业、影响企业效益的问题。为了促进电力企业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经济,能源转换技术产生并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目前,分布式以及可再生式是智能电网能源主要利用方式(见图2),前者借助蓄电池提高电能储藏能力,后者通过风能等资源发电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大可再生式能源转换技术是当今世界利用频率较高的技术,可以减少能源转换的损耗。

图2 分布式智能微电网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事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电网建设越来越离不开电力工程技术,为了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社会长远发展,必须要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目前,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主要有电能质量优化技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交流柔性输电技术以及能源转换技术,整合绿色、环保能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成本,提升电能质量。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充分关注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高智能电网建设水平,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我国居民提供良好的用电环境与用电体验。

参考文献:

[1]段斯,邱议漩.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6,26(7):176-177.

[2]王涛,林刚.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0):00245-00245.

[3]李同功,陈黄浩.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研究[J].环球市场,2017(22):205-205.

作者简介:

毛旭华,男,(1967-05-28)汉族,浙江人,目前职称:工程师,大专,主要研究方向:电力工程管理

毛勇,男,(1971-6-20),汉族,浙江人,目前职称: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电力工程管理

论文作者:毛旭华,毛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毛旭华,毛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