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体操专项在武汉市场就业方向研究论文_张雨薇

(武汉体育学院)

摘要:本文选取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大学大众艺术体操专项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大众艺术体操专项的社会需求现状,从而提出大众艺术体操专项学生就业社会需求并提出发展对策,为该专业在高校科学长久发展、增加就业率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也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改革、提高就业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众艺术体操专项;武汉市场;就业方向;研究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接受和开设大众艺术体操专项,大众艺术体操逐渐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项目走进大众的视野,与此同时,培养了大批高校艺术特长的学生,投身于体育、艺术教育事业。现有的大众艺术体操就业市场也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各大高校也前赴后继的对现有的课程和教学体制进行优化和改革。许多高校近些年都在不同程度和方式的扩大招生,学习大众艺术体操的人数变多了,其教学的效果却越来越不尽人意,课程内容和教学体制出现大众化,导致输送入社会的大批毕业生供过于求,许多毕业生很难找到相关的工作或者转入其他行业,这种现象已经日趋加重。因此,本文通过对武汉市高校大众艺术体操专项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毕业生技术能力、高校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方向以及社会需求等方面剖析,为进一步在高校开展本专业和如何更好的增加就业机会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为学校的培养工作改革、提高就业率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大学的大众艺术体操专项毕业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利用知网、万维等论文学术网站,包括论文、期刊、学报,阅读和了解大众艺术体操的发展现状,主要查看就业现在和就业前景的相关研究文献,作为本人分析研究的理论来源。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需要了解的问题和现状制作和设计问卷,了解大众艺术体操专项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发展问题,以及对现有课程设置的看法。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57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54份,有效率90%。

1.2.3数据处理法

采用Excel表格对所收集到的3所高校大众艺术体操专项毕业生就业方向、薪资水平、工作性质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为本文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1.2.4分析比较法

在查阅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分析比较法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和理性思维,为进一步改善大众艺术体操专项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众艺术体操专项毕业生职业选择与分析

表1:大众艺术体操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统计表(n=54)

根据表1调查结果得知,42.6%以上的毕业生选择从事体育艺术类工作,主要包括健身俱乐部、舞蹈培训机构、影视表演等,人数占最大比例。其次,是选着进入高校或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的毕业生,占总人数的22.2%。然后是选择考研或者继续学习深造的人数,占12.9%。转行进入企业或者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类的毕业生占11.1%。选择自主创业的占的5.5%。在当前整个就业市场都比较饱和的艰难环境下,大众艺术体操专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相对良好,说明类似的体育艺术类人才在社会还是有需求量的。

2.2大众艺术体操专项毕业生专业水平对就业影响的调查分析

表2:大众艺术体操专项本科毕业生选择专项的原因统计表(N=54 )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因为个人从小喜欢舞蹈而选择大众艺术专项的本科生占最大比例,为44.4%,这部分毕业生中出自舞蹈类和艺术专科学校较多;其次是为了参加特长生高考而选择突击性学习本专业,占27.7%,均来自于普通高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进入大学;还有20.7%的毕业生看好大众艺术体操在就业市场中经济回报率高而选择学习大众艺术体操专项;还有其他一些情况占最少部分5.5%。由此分析可以得出,源于对舞蹈的喜欢的这部分毕业生,,其在专业水平上相比较于为了参加高考而突击的学生更加强,这部分学生在从事专业类工作时,其经验和能力更强,更受用人单位喜爱。

2.3学习艺术体操的年限对最终就业影响的调查分析

表3:大众艺术体操专项本科毕业生学习艺术体操的年限统计表(N=54)

从调查结果显示,大众艺术体操专项的毕业生学习艺术体操的年限达到5年以上的仅有11.1%,比例最小;其次是学习艺术体操的年限在4-5年的毕业生占16.7%,也相对较少;比例最高的是学习艺术体操的年限在3-4年的毕业生,占总人数的50.0%。而这部分人人数最多的学习艺术体操的年限的毕业生多数是就读普通高中,在就业中多倾向高校、中小学教师岗位,其次是选择健身行业或者舞蹈培训机构。学习艺术体操的年限在4年以上的毕业生首选行业是体育艺术类,不会轻易转行。而学习艺术体操的年限仅在1-2年的毕业生当初多为突击学习应对高考,其在专业水平和认可度上都比较低,更多选择转行去企业从事行政管理或者其他工作。

2.4个人成绩对最终就业影响的调查分析

表4:大众艺术体操专项本科毕业生个人成绩统计表(N=54)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较大比例的大众艺术体操专项毕业生是获取过项目证书的,占总人数的85.1%;其中又包括获得国家级项目证书的毕业生占18.5%,获得过省级项目证书得人数占66.6%;只有14.8%的毕业生暂未获得过项目证书。大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都积极参加大众艺术体操项目的各种比赛,同是也积极考取相关资质证书。事实证明,获得过相关资质证书和比赛成绩的毕业生其业对口率相对更高,就业机会也更多。

2.5市场需要对人才素质要求的调查分析

现在的用人单位十分注重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在技术层面上,主要看中实习生的专业能力和比赛获奖情况,能否培训出优秀人才是最首要的问题。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首要要求应该是合格的教学能力,其次才是强调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储备情况。显而易见,对于从事教学岗位的毕业生来说,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培训教练,应当将教学能力作为首要注重的能力。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 在就业选择方面:42.6%以上的毕业生选择从事体育艺术类工作,人数占最大比例。其次,是选着进入高校或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的毕业生,占总人数的22.2%。选择考研或者继续学习深造的人数,占11.1%。转行进入企业或者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类的毕业生占11.1%。选择自主创业的占的5.5%。

3.1.2 在个人专项能力水平与就业对口率方面:对口就业率与学习艺术体操的年限、获得相关资质证书的多少成正比;。

3.1.3 根据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结构显示:教学能力越高,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更受喜爱。大部分大众艺术体操专项的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缺乏教学经验、个人理论储备不足、出的主要问题有经验不足、教学能力不够、理论知识不够、专业技能不够和表演能力不够。

3.2 建议

3.2.1大众艺术体操专业目前的市场前景还是可观的,拥有较好的市场,但是还是存在对口工作面较窄的问题。所以本专项的学生还需要加强自身技术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敢于创新敢于挑战,做一名复合型人才,更好的面对就业市场的选择。

3.3.2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进行课程设计时,着重培养人才的教学能力,在现有条件下,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综合能力,努力提高大众艺术体操专项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就业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雪来.高校体育舞蹈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

[2]崔甲甲,王世涛.吉林体育学院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研究[G].2015,(01)

[3]巩晓源.高校大众艺术体操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减卫国.对高校大众艺术体操科目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G]赤峰学院学报,2012,(06)

[5]任建华,敖祖辉.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大众艺术体操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G].黑龙江,,2011

作者简介:张雨薇(1995年一),女,汉族,广西柳州市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单位为武汉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为艺术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论文作者:张雨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大众艺术体操专项在武汉市场就业方向研究论文_张雨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