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法治建设论文_喻胜

加强基层法治建设论文_喻胜

——对彭水县基层法治建设工作的思考

喻胜

彭水县委党校

摘要:基层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县、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基层法治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法治的成败。近年来,彭水基层法治化建设进程显著加快,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各个领域的工作均取得新成效,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也应看到,在基层法治建设工作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才能不断提高基层法治化水平。

关键词:基层建设;依法治县;存在问题;工作建议

一、彭水基层法治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个别部门和乡镇仍然存在对法治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法治建设工作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县上法治建设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到部门乡镇,缺乏扎实有效地贯彻措施,再加上个别领导干部对法治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认为法治建设是费时、费事又一时难见成效的“软任务”、“软指标”,把法治建设工作未摆上应有位置。比如:每年的目标责任书要求乡镇要举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结果到年底检查时,有些乡镇这些问题还没有落到实处,立即叫办公室人员给造两次,何时举办、何人讲,讲的是什么内容都记载得清清楚楚,但只是书面的形式,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二)经费紧张,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

彭水各乡镇司法所建设虽然基本已规范化,办公用房、办公设施上给予了保证,各司法所调解庭(室)已设立,但在实际工作中,运行经费上还得不到保障。根据市、县文件明文规定,各地区的法治建设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达到辖区人均1元法治工作经费的最低标准。由于彭水财政实力差,这一标准一般无法得到保障。

(三)乡镇法治建设工作力量薄弱

目前,各乡镇的村干部的文化程度虽然较之过去有很大的提高,但大专学历以上的却很少。随着基层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在思想意识方面,农民的思想深处,也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法治”内容,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程度比过去普遍提高,他们也会主动接受一些法律知识,农村的思想呈现开放、活跃、多样化局面。乡镇干部普遍感到农民比过去“难管”。一部分村干部的素质、知识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例如撰写的法律文书经常不合要求,被打回来重写;协调经济合同纠纷时自己不懂合同法知识;处理涉法事情时,法律知识底蕴不足,只能讲大道理,不能以法服人,以法慑人。

(四)执法司法公信力还不高,法治环境有待改善

由于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熟人社会,社会各方面对执法司法活动的人情干预时有发生。再加上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存在执法过程中程序不规范,执法水平不高的情况。同时,基层信访维稳的压力大,依法维稳难。有的领导干部为了将信访老户稳控在当地,或者在出现突发事件时为了迅速平息事态,抱着“花钱买平安”的心态,超越法律的界线,从而使一些缠访闹访者尝到了甜头,导致更多地效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当自身权益遭受侵害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找法律,反而挖空心思去“拉关系、走后门”,或者就是上访,甚至缠访闹访;本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想,形成恶性循环,败坏社会风气。对法治建设的深入开展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五))在法律普及上,方法不多,力度不够

虽然彭水普法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普法对象日益扩大,但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表现为:不少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仅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听听讲座、做做试卷,普法工作没有深度和氛围;群众喜爱的高质量的法制栏目、节目少,部门法的宣传形式上大多也只是“摆个摊,发张单”,开展一些简单的法律咨询活动,没有更好的办法、措施和形式,工作成效难以体现。

二、搞好彭水基层法治建设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思想认识,增强法治建设意识

全县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农村基层,要实现从“乡土秩序”向“现代法治”的转变,从“纸上的法律”向“现实的法律”的转变。摈弃人治思想,树立民主法治理念,弘扬民主法治精神,树立法律至上意识。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努力提高领导水平。要努力做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这是搞好法治建设工作的根本前提。

(二)提高乡镇干部法律知识

一是在党校、行政学校的干部培训课程中,应增加实用型的法律内容。应该针对乡镇干部最常用、最密切的几部法律,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法,讲深讲透。二是县级党委、政府可采取办专题培训班的形式,组织乡镇干部对他们常用的现行法律法规以及新出台的重要法律法规进行专题学习;三是要建立一种激励机制,鼓励乡镇干部进行在职业余学习。

(三)健全普法依法治理经费保障机制。

进一步规范全县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健全普法依法治理经费保障机制。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乡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普法经费按县上下达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基本保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四)建立和完善规范执法活动的各项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

一是要不断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坚持从严管理执法队伍,对有失公平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行政执法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立、改、废情况,及时调整行政执法职责,明确执法机构、执法岗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切实做到职责清晰、责任到位。

二是要加强对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细化和完善。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指南,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思想,对不履行、违法履行或者不当履行法定职责,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严格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将过错责任追究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个人。

三是强化法制工作的监督职能。法制监督的最恰当方式就是按照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及标准进行严格考评,实行半年一次定期考评,县对乡镇考评,乡镇对每个岗位及个人考评,并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考核结果作为执法人员奖励惩处、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五)大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一是实现法制宣传教育常态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对普法工作实行量化考核,促使各级各部门对普法工作常抓不懈,同时深入村社院落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设立法制咨询台解答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深入田间地头、学校、村组发放宣传资料和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

二是依法行政有新提高,广泛接受群众和上级的监督检查,保障行政行为公开、公平和公正。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执法检查,纠正违法行为,把各系统、各部门的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发挥网络监督优势、倾听网民呼声。

三是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坚持每年为中小学生上法制课不少于两次,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教育作用,做到了法制教育内容、课时、师资、教材、领导“五落实”。通过法制课、法制讲座、主题班会、法制文艺、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形式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全力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努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论文作者:喻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  ;  ;  ;  ;  ;  ;  ;  

加强基层法治建设论文_喻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