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时代注入文明新风尚-上海市青浦区少先队开展“垃圾分类”行动论文

为新时代注入文明新风尚
——上海市青浦区少先队开展“垃圾分类”行动

青浦区少先队总辅导员 潘美芳

摘 要: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学习《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精神为契机,青浦区少工委以红领巾生态研学的形式,结合少先队奖章活动,围绕“垃圾分类”新时尚,创新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组织广大少年儿童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了“践行新时尚 领巾更鲜艳”——2019 年青浦区少先队“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引导全区青少年增强意识、掌握知识,小手牵大手,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全力以赴投身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走进垃圾分类的新生活,努力营造社会氛围,共同肩负起建设生态之城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 新时代;垃圾分类;新风尚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堆存量超过80 亿吨,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在递增。对于有着约2400 万常住人口的上海来说,每天生活垃圾的清运量更是达到2.6 万吨。自2019 月7 月1 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开始试行,这意味着,上海即将迈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时代。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以学习《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精神为契机,青浦区少工委以红领巾生态研学的形式,结合少先队奖章活动,围绕“垃圾分类”新时尚,创新青少年的思政教育,组织广大少年儿童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了“践行新时尚 领巾更鲜艳”——2019 年青浦区少先队“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引导全区青少年增强意识、掌握知识,小手牵大手,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全力以赴投身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走进垃圾分类的新生活,努力营造社会氛围,共同肩负起建设生态之城的历史责任。

一、 明确目标+建立机制,从“理论派”到“行动派”

少先队员从学习认知,到实践行动,“垃圾分类”活动从课堂内到课堂外,开始了从“理论派”向“行动派”的转变。

1.红领巾小课堂

青浦区少工委号召全区中小学用好《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一书,各校大队部通过专家讲座、十分钟队会、中队主题活动、品德与社会、自然学科等途径,分年龄段进行小课堂课程设计,引导全体队员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学习,开展了“垃圾分类我先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我’到哪里去”等少先队活动课,通过观看媒体视频、情景演义、故事讲演、上网收集资料等形式,让队员了解生活垃圾的问题和危害以及垃圾中蕴藏地财富、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好处,并学会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例如,一节纽扣废电池会污染60 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一节一号电池腐烂在地里,会使一平方米的土壤失去农用价值。又如,我们学习用过的废纸,可以被回收,循环利用,重新做成纸,在分类的时候,应该进入可回收物垃圾桶。大家都知道了,废纸、废金属、废塑料、玻璃等是可回收垃圾;剩菜、剩饭、骨头、茶叶等是厨余垃圾;废电池、过期药品等是有害垃圾;剩下的都属于其他垃圾。

2.红领巾小调查

在前期充分学习的基础上,队员们以假日小队活动的形式,就校园、家庭、社区三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广大市民对垃圾分类意义的知晓情况;在中队、家庭、社区中调查生活垃圾的种类;以垃圾分类测试小调查,了解目前垃圾分类的社会现状。并且把生态研学小调查以中队调查报告的形式,向全体师生、家长进行反馈。从数据来看,就目前垃圾分类的情况如下:

在美术史发展样式繁多并且观念错综复杂的今天,选择“具象表现绘画”这样一个限定性很强的概念,首先符合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现实主义传统)和艺术理想(艺术最终对人的教育作用和艺术所体现对自我心灵的净化功能),其次在于它具备审美上的客观性和表达方式的个体性特点,再次,“具象表现性绘画”的语言探索本身有助于创造精神的开发。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认为我们美术教育应建立在客观现实和主观表达的双重基础上,对于具体的教学来说就是具象与表现的折衷,具象与表现的统一。它们是互为前提,共同依存的。

垃圾分类行动在全区营造了环保、绿色的良好氛围,让广大队员和社区居民从“茫然派”到“时尚派”的华丽转型。

另一方面,垃圾分类的行动率也存在差异。校内在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也因为校内学生接触的垃圾种类较少,因此垃圾分类情况较好。然而在社区和家庭中,垃圾分类的行动率普遍在50%左右,一般的人群还是停留在观望状态。其中另一组数据为行动率低提供了依据。33%的人所在社区并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宣传,76%中有部分人提出社区宣传不够细致。由此推测没有行动的一部分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大。

3.红领巾小倡议

我们借助新媒体进行网络评选,把垃圾分类行动从学校走进家庭和社区,让队员从“被动派”转向“主动派”。

为了把垃圾分类行动从学校走进家庭和社区,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有的学校专门召开家委会会议,进行宣传政策和实操培训,明确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家委会家长们参与行动的积极性,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同时,以动感中队创建为契机,在小主人节开展“家庭小主人”行动,让爸爸妈妈与孩子一起宣传垃圾分类、制作家庭垃圾分类桶比赛,在家里每天与爸爸妈妈比一比垃圾分类谁规范。再以家委会名义发起向社会宣传垃圾分类的倡议和行动,以家庭为单位制作任务卡、垃圾分类游戏卡,由家长带领孩子以“绿色”徒步的方式践行低碳,到社区活动中心、敬老院、大型商圈等人流量大的场所与市民互动,征集他们的签名,邀请广大居民做垃圾分类知识问答题,一起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许多家长表示:“正确垃圾分类,孩子们都懂,大人不应该拖后腿”。还有的家长从原来对垃圾分类不以为然,到以垃圾正确分类为荣,在微信朋友圈晒一晒。

作者简介:杨莹,女,汉族,福建厦门人,厦门市五缘第二实验幼儿园,二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4.红领巾小岗位

因为开展“垃圾分类”行动,也成为少先队的课外活动、假日小队的活动内容,各校通过设计闯关行动、垃圾分类飞行棋小游戏,引导队员认识四种垃圾桶和垃圾正确归类。同时,走进家庭、走上社区,用以上形式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宣传指导更多市民学会垃圾分类。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指导队员和广大民众把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牢记于心、落实于行。

二、 评价激励+后援机制,从“被动派”到“主动派”

根据调查来的现实情报,汇集中心组和红理会开会讨论,决定一方面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到社区、公共场所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包括意义宣传以及如何分类宣传;另一方面,倡议全区队团员在校在家开展一次垃圾分类大讨论,切实制定在校在家垃圾分类的操作方法。区红领巾理事会向全区少年儿童发出“垃圾分类”倡议书,要求各校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宣传橱窗、家委会等进行大力宣传,同时,走进社区开展“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假日小队活动,引导广大市民懂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1.画一画,争一争

(2)编一编,唱一唱

2.帮一帮,晒一晒

不断探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教学方法是培养合格全科医生,进而提升全民医疗健康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全科医生培训教学应当坚持全科医学发展方向、兼顾全科医生自身特点、整合新型教学模式,并不断在实践中完善。线上“微课”+线下“模拟医学教学”的教学方法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中具有理论和实践可行性。

三、 兴趣为王+活动护航,从“茫然派”到“时尚派”

一方面,垃圾分类的知晓率不够高。由于学校邀请过垃圾分类相关人士对全校师生、以及家委会层面进行过宣传,因此学校、家庭知晓率尚可,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但是社会上的垃圾分类知晓率明显较低,主要是爷爷奶奶辈,知晓率仅29%。

1.寓教于乐,让“垃圾分类”活动入心入脑

(1)认一认,玩一玩

各大队部设立“小桶长”职能部,大队委员是“一级小桶长”,对各中队“二级桶长”进行宣传培训;每天对校园和教室垃圾分类的监督、检查;每周汇总中队评比结果,分数计入“流动红旗”评比总分。“二级小桶长”负责对队员进行宣传指导;每日监督值日生打扫垃圾,及时更换垃圾袋;随时检查垃圾桶,确保垃圾正确分类;每日做好中队记录。“小桶长”岗位可以采用“小桶长”轮岗制,使人人都是“小桶长”,实现少先队员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自助管理无缝连接。

区少工委发动全区少先队员参与“垃圾分类”奖章的设计,各校队员根据垃圾分类的意义、要求,画一画富有童趣的垃圾分类奖章,参加区级奖章图案大比拼。收集到近200 多份队员的设计样稿,经过中心组辅导员和红领巾理事会队干部一起讨论复选,借助新媒体微信“金数据”进行网络投票大比拼,通过少先队队员宣传拉票、民主投票的激烈角逐,最终票数最高的确定为区级奖章图案,分年级段设置成“垃圾分类金章”、“垃圾分类银章”和“垃圾分类铜章”。队员们在大队部开展的“垃圾分类”争章大启动之后,对照“垃圾分类”奖章达标要求,纷纷投入到争章行动中,争章、考章、颁章,全校掀起了“垃圾分类”章的争章热潮。有的学校还通过设置积点册、绿色银行等追星达标,进一步激发了队员的争章兴趣和热情。

区少工委开展垃圾分类儿歌征集评比。各校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选择2~3 首优秀儿歌参加区级评选,区少工委请艺术专家评委评选出最佳儿歌后,制作成书签、冰箱贴进行全区发布,同时要求每一位少年儿童和家长都能熟练传诵。

1、品种选择:应根据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选用高产、优质、适应性及抗病性强、生育期所需积温比动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50℃的优良品种。

2.双轮联转,让“垃圾分类”成为假日小队活动新时尚

队员们历来是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的主人。自从垃圾分类活动推出之后,队员们结合时代要求,征求意见,策划关于垃圾分类的小队活动,并且自聘特邀辅导员,在“队轮”主转和“家轮”助转的双轮联转下,垃圾分类的假日小队活动轰轰烈烈地在社会上“燃”起来了。例如,香花桥小学的绿叶小队来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给老年人进行可回收物、湿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四类正确分类的宣传,告诉爷爷奶奶,像易腐性的菜叶、果壳、食物残渣等有机废弃物是湿垃圾;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且应当专门处置的废镍镉电池、废药品等废弃物是有害垃圾等。并且用课上学到垃圾分类知识,用具体形象的数据和画面给爷爷奶奶们宣传生活垃圾的问题和危害。然后,还给爷爷奶奶们做起了“垃圾分类大比拼,看看谁最棒” 的游戏。

青浦区少先队垃圾分类行动,紧紧抓住少先队组织教育的根、自主教育的魂,以实践活动的为生命,在规定动作中出新、在丰富的队活动中出彩,在指导队员成长中出成效。活动做到了分层化、趣味化、普及化,深受队员和社区居民的欢迎。

天葬师的身体本就苍老虚弱,这次拼尽了全力,状况更是不容乐观。青辰悉心照料,煎药喂药,寸步不离师父的床前。

标签:;  ;  ;  ;  

为新时代注入文明新风尚-上海市青浦区少先队开展“垃圾分类”行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