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_杨七俊

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不仅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还与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有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逐渐增多,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要加大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力度,探寻出合理的解决方法,这对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1、工程概况

恒基•碧翠锦华综合住宅三b期工程位于西安市金花北路299号。该工程建筑面积26549.7㎡,由31#、32#两栋高层住宅楼(27层,剪力墙结构)及商业A、商业B组成;地上建筑面积25637.9㎡;地下建筑面积911.8㎡;基础阶段造价604万元,主体阶段造价2100万元。

2、管理目标

工程创优目标:陕西省长安杯、陕西省优质结构示范工程、陕西省科技示范工程、西安市雁塔杯、西安市优质结构工程

文明施工与绿色施工目标:陕西省文明工地、陕西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西安市文明工地、西安市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工期目标:总工期1030天,2019年1月25日完工。

安全管理目标:杜绝伤亡事故、实现“五无”、达到优良标准。

本工程自开工以来,未发生安全生产死亡责任事故,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未造成严重影响,未发生群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责任事故,未因“四节一环保”问题被政府管理部门处罚,未违反国家有关“四节一环保”的法律法规,未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施工中未造成扰民现象。

3、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及法律法规

管理体制不健全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尤为突出。为了减少成本,随意削减工程管理部门,管理部门人员短缺,员工身兼数职的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导致了许多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建筑工程管理尽见于表面,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同时,相对国外先进的管理水平而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当不完善,2002年我国颁发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此后相继颁发了其他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始终未能坐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及科学化,缺乏系统的管理工作程序手册。

3.2建筑工程管理技术落后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落后严重限制了其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当前,不少建筑企业因为人才严重流失,导致技术力量不够稳定,技术水平得不到有效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无法达到相应标准。建筑工程管理技术是一项多技术、多工艺的综合性工艺管理工作,多工种、多专业同时施工,各种技术交汇在一起,共同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部分企业依旧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在建筑材料的选购保存、人员的配备以及工艺的选择等多方面均存在问题。

3.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建设中,安全问题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然而当前我国仍然有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勘探、设计及监管工作尚未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企业承包三方、工程总承包方及项目管理之间缺乏联系,相互脱节,盲目施工、随意施工以及违章施工的问题也时常出现,这也是安全管理意识缺乏的表现,这些状况的存在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如表1及图1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全年建筑施工事故合计85起,共死亡315人。从图1还可以看出,建筑施工事故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其中8月至1月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高发期,主要原因是这几个月是建筑施工旺季,且靠近年末,施工企业盲目追赶工期任务,相应的安全措施又跟不上,导致事故频发。

3.4建筑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及培训

据2014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超过22%的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约5900万人。由于目前我国建筑业施工人员的主要构成是农民工,其主要特点是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比例较低。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如表2,即使是新生低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下水平占66.7%,高中水平占20.5%;另一方面,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只约占30%。施工队伍受教育程度较低且接受培训比率较小,这为建筑工程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

4、解决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方法

4.1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对于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加强工程管理效果有重要的作用。在制订工程管理制度时,企业要充分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经验,制订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各项工程管理能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为工程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

加强与同类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他工程管理的相关情况,采取经验借鉴、制度对比等方法,及时发现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修正,从而提高管理制度的完善度和可行性,有效避免因管理疏漏而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将工程管理的责任明确划分到岗位和个人,确定其相应的权利,避免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同时,要增强所有管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执行管理制度中的内容,从而带动企业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

4.2更新工程管理理念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首先要更新建筑企业的思想理念,从而实现机制转化的要求。依照市场经济体制变革机构设置与转变部门职能,同时在变革的过程中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教育,深化其效益观、市场竞争观等观念的理解。而在机构设置上,能够设立各个工程技术管理单位、施工管理单位和计划合同单位等等,把计划合同单位职责中的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等结算方式归为一体。强化合同管理方面的控制职能,将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解决。而施工单位,则需要强化对现场施工进度、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的控制,设置独立的工程技术单位,满足全新的技术与全新设备工艺的要求。实践研究资料显示,这种管理方式间能够完成合理转化,并且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未来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可大力推广。

4.3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

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企业应该在质量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保证质量管理不出现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2点:

(1)做好设计方案的管理。在施工前,综合会审各项设计图、施工方案等,以保证施工图纸的准确度和合理性,从根源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工程材料、隐蔽工程等重点环节的监管,并加大质量检查和评定工作的力度,充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从而达到提升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目标。

4.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

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而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因此,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员工素质的重要性,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科学的工程管理队伍的管理队伍,为企业的管理贡献力量。如果加入项目的组织人员工咋效率不高,且团队意识不强,没有合作精神,造成频繁的人员充动,那么就无法发挥个人在工程管理中的潜力。

4.5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应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和验评标准编写施工方案,对操作工人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2)所有进场物资必须有合格的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做好进场检验工作,该复试的材料及时取样复试,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屋面工作中使用。

(3)施工中严格实行“三检制”,做到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真正做到严格控制工序质量,不合格的工序不移交。

(4)质检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不得隐瞒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并督促操作者及时整改。

4.6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办理签字手续备查。

(2)运输线路应畅通,各项运输设施应牢固可靠,屋面孔洞及檐口应有安全措施。

(3)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严禁燃烧杂物,电、气焊作业时要有用动火证,并有专人看火,备足灭火器材,作业附近不得有易燃物;

(4) 保温、防水等易燃材料存放应远离火源,防止发生火灾。

(5)施工时,操作人员应正确佩带和使用防护用品,确保安全。

(6)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用电和机械操作安全。

(7)要注意现场文明施工,做到工完场清。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属于现代化社会的基础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升有着密切联系。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未来有直接影响,因此要求我们使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建筑工程管理,用长远化、发展性眼光看待各项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单纯的重视眼前利益,而是需要树立长远眼光,重视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条件下,建筑行业必然会朝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走向更为专业、先进的企业管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最优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彬,于德国.探析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门窗,2014,01:368-369.

[2]杨璐.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门窗,2014,09:107+109.

[3]刘业涛,李敬朋.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科技传播,2010,21:106.

论文作者:杨七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_杨七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