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学校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变策略论文_郑端虹

浅论农村学校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变策略论文_郑端虹

郑端虹 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 362305

在每一个集体当中,个体差异总是存在的。因此,在一个有着四五十个学生的班级中,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英语学困生”。所谓的“英语学困生”并不等于差生,他们是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在常态学习过程中,难以完成或无法完成英语学习任务要求的学生。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学校,英语学困生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学校发展的基础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业成长,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和素质行为,是我们每一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教师神圣的天职。”因此,为了创建和谐校园,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研究这些“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并且想出解决策略是势在必行的。

一、农村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1.英语教育在农村家庭所处地位尴尬。在农村中,许多家长自身没有读过书,素质本身不是很高,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很重视,特别是英语的学习。在农村中,需要接触英语并且用到英语的情况是很少的,因此大家普遍认为学英语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是没有用的。农村英语的教育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地位。

2.农村学生缺乏英语启蒙教育。许多大中城市在小学阶段甚至在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虽然应《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现在农村小学从三年级也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但是开设的课时不足,并且也较少有专职的英语教师,所以农村小学的英语启蒙教育几乎为零。

3.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学的硬件水平太差。语言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和语境,单纯只是依靠一张嘴和一根粉笔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让学生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但是在很多农村学校,英语教师的手中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之外,录音机、多媒体设备等辅助教学设备都没有,这对于英语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这样的教学缺乏直观性和趣味性,学习的情境难以创设,学生当然不能对其产生兴趣。

4.教材难度与农村较低的师资水平不相适应。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是北师大版,里面设计了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但是在师资力量匮乏的农村学校,这些丰富的教学活动却无法正常开展,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并且这些大容量的教学任务使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有了一定的难度,增加了教师备课和授课的困难。

二、英语学困生的转变策略

1.善用情感激励,激发学生最佳状态。第一,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了受到学生的喜欢与欢迎,在课余时间,教师应当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加强英语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会得到学生的信服与佩服,从而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这门课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课堂中,教师应当以亲切友好的教态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平常的生活中,教师应当主动和学生做朋友,并经常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了解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转变农村家庭对于英语教育较不重视的态度,并与其进行分析探讨,为学生和家长在如何提高英语水平方面出谋划策;第二,教师对学生应该有爱心,特别是学困生。赞科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而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在教师心中,应当只有暂时落后的“学困生”,而没有无法教育转变的“差生”。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智慧成就的预言,会决定另一个人的智慧成就。因此,教师应当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

2.注重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第一,记单词是英语学困生遇到的最大的伴脚石。记单词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根据读音来记忆。想要牢固地记住单词,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发好每一个读音,还要让学生了解每个字母和字母组合可能的发音。除了根据读音记忆单词外,还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单词的前后缀等构词法来记忆单词,这也是巩固记忆的秘诀之一;第二,教师应注意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阶段的过渡衔接。教师在刚入学时应调整教学进度,适当放慢教学进度,给学生一点缓冲时间。对于一些屡次尝试屡次失败的学生,应对其进行信心教育,不断地鼓励他们,并给予方法指导。只要他们坚持住了,熬过了前面的这段困难时期,学习英语就不再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3.采用差异教学,满足学生求知需求。针对学生的智力差异和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在这里,把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B层为普通生,C层为学困生。这种分层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对于有进步的学生,可上升一层,对于难以达到要求的,可下降一层。这种机制是灵活的,对于学生不仅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化地满足各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以满足B层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为基础,同时设置一些难一点的问题,满足A层学生的求知需求。对于C层的学生,也应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体验回答问题、享受课堂的乐趣。分层教学除了体现在课堂中,还应运用在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英语听力的测试中。布置作业时可适当搭配一些选做题,听写测试时设置一些A层、C层学生专属听写题,适应他们的自身学习情况,避免在分享知识这块“大蛋糕”时,A层生“吃不饱”、C层生“啃不了”。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比较艰难、漫长的工作。我们在生活中应给予学生关心和爱心,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其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要优化教学结构。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学困生英语成绩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论文作者:郑端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浅论农村学校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变策略论文_郑端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