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风湿热痹的临床经验论文_李伟青

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风湿热痹的临床经验论文_李伟青

(甘肃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科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甘肃兰州 730050)

【摘要】王海东主任医师在风湿病科临床从医多年,在风湿热痹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治疗经验。现本文主要是总结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风湿热痹体会,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借鉴参考。

【关键词】风湿热痹;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101-02

王海东主任医师在风湿病临床从医多年,在治疗风湿热痹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认为风湿热痹是痹证中常见的一种证型,在治疗中应遵守清热利湿、通痹止痛为治疗原则,本文结合王海东主任医师多年以来的临床观察和体会,分析发病机制基础上,提出防止结合观点,并结合个案治疗风湿热痹的经验总结,详细如下。

1.擅用清热解表药

风湿热痹多因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风寒热痹,经久不愈,邪阻经络,蕴化为热所致。治法以清热利湿为主[1],故常用解表药清热解毒之功效。如野菊花清热疏风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微生物、抗炎、免疫调节、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常与地丁,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配伍;《本草崇原》记载“牛蒡味辛且苦,既能降气下行,复能散风除热,深得表里两解之义”,常与配薄荷,共奏疏风清热,利咽之功。薄荷性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效,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常配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同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病毒镇痛、止痒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薄荷味辛,气清郁香窜,性平。其力能内透筋骨,外达肌表,宣通脏腑,贯串经络,服之能透发凉汗,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桑叶能疏散风热,解表清热;在《新编中药志》记载“味苦、甘、性寒,有散风清热、清肺润燥、凉血明目功能。”为此,王海东主任医师认为风湿热痹证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痹证证型,加用清热解表药,可助清热解毒,解关节灼痛,少佐温热之品[2],疗效更佳。

2.擅用藤类药

风胜而关节疼痛游走者,常用藤类药祛风通络;植物藤类药善走经络,活血祛风,柔而不则,颇有效果。常用药物如忍冬藤、鸡血藤、红藤等。忍冬藤性甘寒,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菌、消炎、解痉作用。鸡血藤性味苦甘温,有行血补血,舒筋活络等功效,可治疗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血虚经闭等妇科病以及风湿痹痛、手足麻木等,治白细胞减少也有一定疗效。红藤其性味苦平,归大肠经,能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止痛,消瘀散结,杀虫利尿,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病。

3.擅用活血药

外邪痹阻肌肤、关节、经脉等处,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瘀血停聚,或疾病日久,正虑血瘀,不痛则痛,故肌肤、关节剧烈刺痛而部位相对固定不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故常用活血祛瘀的方药来行血、散瘀,通络、定痛,常用药物如川芎、姜黄、益母草、牛膝等。川芎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常配独活、秦艽、防风、桂枝等药同用。姜黄性苦温,能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益母草味辛苦性凉,有活血、祛淤、调经之功。牛膝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等效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牛膝,原为补益之品,而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之为引经。故善治肾虚腰疼腿疼,或膝疼不能屈伸,或腿痿不能任地”。

4.典型案例分析

男性患者,王某某,年龄35岁,其发现右足反复肿痛时间一个月,由于食肥甘饮酒后其右足开始肿痛的现象,因此考虑饮食问题而导致。使用局部外用膏药并同时口服消炎止痛药,逐渐缓解疼痛症状,但停药后病情不断反复。为了深入治疗,及早康复,于一个月前到本院就诊。

症见:患者脉弦滑数,苔黄,右足疼痛并有红肿现象,压痛感觉明显,行走时候加剧疼痛,大便和小便出现干结、黄赤现象。各项基础检查结果:尿pH值和血尿酸分别为5.0、591 mmoI/。右足关节彩超示后显示:大量尿酸盐沉积于右足关节局部。经中医诊断:患者属湿热痹、湿热阻络证,治疗应遵守止痛通络以及清热利湿原则。为此,给予热痹方加减治疗, 处方如下:怀牛膝、牡丹皮、炒牛蒡子、鸡血藤、赤芍、忍冬藤、虎杖、独活、各15克;连翘、桂枝、生石膏各10克;甘草6克;细辛3克。共五剂,用水煎服,一日一剂,一天内分三次服用。同时,给予饮食指导:每日大量饮水达3000毫升,且应低瞟吟饮食,尽可能减少负重运动,定时复查尿PH值、血尿酸。

二诊:患者舌红,苔黄,脉数,疼痛红肿现象得到一定缓解,可适当活动。大便稀、小便黄,一天三次,无任何腹痛现象。在原处方基础上减去石膏,三剂药继续口服。

三诊:患者舌红,苔黄,脉数,疼痛红肿现象得到显著缓解,行动自如。大便稀、小便黄,一天一次。基础复查结果:尿PH值和血尿酸分别为6.5和371mmoI/L。饮食指导:保持低瞟吟饮食,每日大量饮水达3000毫升,尽可能减少负重运动。对尿常规以及血尿酸进行定期的复查,跟踪随访半年观察病情。

祖国医学认为正气不足是形成风湿热痹的内在原因,外感风湿热邪气是形成风湿热痹的外在原因,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形成风湿热痹,湿热毒攻注节,留滞筋脉,深入脏腑的根本病机,湿热毒之痹阻络日久则致痰瘀交阻,形成标实证,余毒未尽,正气亏损,终导致虚实夹杂的局面。临床上所见的痛风性关节炎、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急性期,常归属于中医的“风湿热痹”,治疗须祛除风邪、湿邪、热邪的影响[3] ,由于病机较复杂,病情变化多端,治疗中应明确病机,整体审查,辨证求因,合理法治,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王海东,王智明,田雪梅.运用武威汉代医简“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治疗风湿病体会[J].中医研究,2010,23(3):52-54.

[2]田雪梅,王海东.采用《武威汉代医简》中古方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J].中医研究,2012,25(12):52-54.

[3]别彩娟.祛痹汤内服外洗治疗风湿热痹40例[J].西部中医药,2016,29(8):100-101.

作者简介:李伟青(1978—),男,硕士学位,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论文作者:李伟青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  ;  ;  ;  ;  ;  ;  ;  

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风湿热痹的临床经验论文_李伟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