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教研教改的现状及改进策略论文_施园园

中职院校教研教改的现状及改进策略论文_施园园

合肥铁路工程学校 安徽合肥 230023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中职院校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中职院校的发展对于我国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就中职院校教研教改的现状以及改进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中职;教研教改;策略分析

引言

中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的现象,这一问题不仅对中职院校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也违背了中职教育发展的初衷。因此,中职院校需要提高此问题的警惕性,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进行教研教改,针对其发展思路进行调整,进而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1、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呈现出逐渐提高的发展趋势。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工程,国家已经逐步的加强了针对不同类型中职院校教育结构调整与教研教改研究的力度,这一工作的开展则为我国中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中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大约有超过60%的学生从事第三产业,尤其以服务行业为主。另外,像新能源、加工制造等行业的就业率也是学生工作的一大重点区域。随着中职院校将市场导向作为其人才培养的目标,中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2、中职教育教研教改的现状分析

2.1中职教育教研教改过程中,职能管理分散且分配不清

中职教育资源和管理分散是影响中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大多数中职院校的办学规模相对较小,且教育资源分散,导致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已经严重的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再加上中职院校管理机构分工的不明确,进而加剧中职院校管理沟通不畅。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加强中职院校教育资源整合的力度,加大中职院校教育资源统一管理与规划力度,避免由于教育资源管理的分散而导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

2.2中职院校生源不足问题日渐凸显,师资力量薄弱问题日益严重

中职院校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型应用人才。学生与教师是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学生数量与师资力量则是确保中职院校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中职院校都存在着生源严重不足的现象,很多中职院校在招生过程中甚至出现了招生越来越难的现象。很多中职院校办学规模相对较小,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所以导致中职院校教育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根据教学教研教改的要求,中职院校生源与教育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其高层次专业技能培训考察的开设,同时也为其教学模式的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关部门必须加强中职教育资源整合的力度,采取规模化、集中化发展的方式,促进中职院校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才能确保中职院校生源的充足。

2.3中职院校的规模性和集中性有待加强

中职院校的发展始终受困于办学规模小、办学能力不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过小的办学规模降低中职院校的竞争力,导致很多中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由于办学规模的限制以及自身实力的局限,导致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呈现了严重的片面性。作为国家的教育部门,需要重视中职院校资源的整合力度,将规模小且教学能力落后的中职院校优化配置,进而有效保证中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优化中职教育教研教改的途径

3.1优化中职教育教研教改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确保中职教育教研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在开展中职教育教研教改工作之前,相关部门必须根据中职院校发展的现状,设立专职的人员整合组织与领导机构,全面的进行中职教育教研教改的规划与统筹。同时加强中职教育教研教改资产审计与监督的力度,保证中职教育教研教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相关部门在明确教研教改机构和部门职责外,以设计出适应中职院校教研教改自身工作的规划刚要,更好的促进中职教育教研教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3.2创建院校以及企业对接体系

中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采取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是院校、企业以及相关行业紧密融合最有效的方式。所谓的集团化办学就是充分发挥共同办学模式的优势,将中职院校、企业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有效整合中职教育资源的目的。在这种集团化教育体系的影响下,不仅实现了中职院校教育资源与信息共享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另外,中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办学的方式,也是保证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与方向性的要求,对于其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各个地区中职人才资源库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合格中职毕业生被纳入到统一的管理范围中,相关企业只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人才资源库就可以招聘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这样不仅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时的掌握和了解地区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起到了引导学生思想的重要作用。随着集团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也随之进一步提高,而这对于中职院校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则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3.3提升政府导向和扶持作用

政府相关部门的导向与规划是中职院校教育教研教改顺利进行的关键。首先,政府部门必须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大中职院校教育资源扶持的力度,才能在充分调动企业与院系参与教育资源整合积极性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中职教育教研改革中,为中职院校教育教研教改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政府部门通过采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中职院校建设紧密融合的方式,以实现社会与中职院校资源共享的目的。另外,政府部门在开展中职院校资源整合时,必须对中职院校的基础设施、教育资源等各方面情况予以充分的重视,才能确保中职院校教育教研教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3.4强化中职教职人员及专业技能培养

师资力量与教育资源是影响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现阶段中职院校的教师并没有享受到其应有的待遇,而这对中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政府部门必须制定完善的政策,提高中职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唯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中职院校教育教学中。中职院校领导者需要重点关注对教师待遇问题,提高教师地位,提升教师的待遇,提升对教师资源的重视程度。另外,中职院校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师资队伍的专业性,严格的按照中职院校教育的要求和特点,加强教师队伍优化和管理的力度,以此有效的保证中职院校教师资源整体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

总总而言之,开展中职教育教研教改工作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中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了高质量的综合型应用人才,发挥出了中职院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另外,中职教育教研教改措施的实施也为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随着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牛志梅.中职院校与职教研究所合作之必要[J].时代教育,2017,22:31.

[2]邱建涛.当前形势下中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若干问题研究[J].才智,2017,07:55.

[3]梁瑞英.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及反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No.67014:130.

[4]何远英.刍议中职院校骨干教师“关键能力”的培养[A]..中国职协201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处,2014:5.

论文作者:施园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中职院校教研教改的现状及改进策略论文_施园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