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型人格障碍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

依赖型人格障碍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刘阳杨,王娟涓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成都610000)

摘要: 依赖型人格群体的特点是驯服、无助并伴有强烈的自卑感,经常否定自己。通过综合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方法对处于青春期的某学生进行个案研究,指出依赖型人格障碍给其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困扰和伤害,从生物遗传、个体自我塑造的内在因素和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的外在因素具体分析这一人格障碍倾向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矫治方法。

关键词: 依赖型人格;成因;对策

人格是指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的习惯方式,人格障碍会给个人或他人带来痛苦。而今,家庭对子女的过度保护导致其在承受成长环境变化和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方面面临较大压力,继而产生各种心理负担和心理疾病,人格障碍普遍存在。

一、依赖型人格障碍问题的提出

依赖型人格是异常人格的一种类型,又称“被动依赖人格”。[4]表现为缺乏主见,依恋他人,参与决策能力低并伴随一定程度的选择障碍。遇事时,为避免独立担责会优先选择顺从、依赖他人。生活中,总是依赖他人制定目标。长期以往,个体变得敏感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并最终在委曲求全中不敢独立做任何事情而遭受过度依附他人带来的伤害,形成依赖性人格障碍。

在地图学中,地图理论主要用于指导地图制作和地图应用,地图数据是地图制作和地图显示的核心要素,地图显示是地图数据和地图内容的空间化表达,而地图应用则是地图学与其他学科连接的重要通道和应用出口(图1).信息时代背景下,众源数据的引入、可视化方法的变革、服务范围的深化等地图学内容的日新月异,传统地图学教学内容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和公众对地图提出的新要求,地图学教学内容应从地图理论的系统化、地图数据的多源化、地图显示的多样化以及地图服务的广泛化等几方面进行调整,以补充完善传统地图学教学内容中的不足.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要求受试者年满18岁。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如果症状持续1年以上,方可诊断为人格障碍。[5]然而,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倾向可能发生在更年轻的阶段,特别是青少年时期。因此,本文将符合依赖型人格障碍标准、低于18岁的青春期个体的人格障碍趋势,称之为依赖型人格障碍倾向。研究显示,11~18岁时期的人格障碍倾向水平不会始终保持上升或下降,而是呈U型分布,即随年龄增长呈现反复甚至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这种反复的特点更需要对青春期学生人格问题的格外关注。

3)根据前面Delphi法确定的各指标权重,计算第i个评价对象对理想对象的灰色加权关联度关联度越大,越接近1,说明评价结果越好。最终,求55株野生钟花樱观赏性灰色关联度。

图1 依赖型人格障碍倾向年龄变化趋势

二、依赖型人格障碍成因

本个案的主角刘同学,男,初二年级,是研究者当时所在的“问题学生”辅导机构的“典型”学生。刘同学成长于相对富裕的家庭,享尽了宠爱与呵护,是一个顺从却对学习过度自卑的学生。与其他“差生”一样,刘同学成绩落后,但他小学期间也曾在班级名列前茅。笔者采用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逐渐理清其沦为问题学生的原因。

(一)内部因素

1.生物遗传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亚欧非大陆更广范围内的市场竞争,因此强调竞争法治建设至关重要。刘旭指出区域间的法治纽带就是要着力打破局部地方的封闭性,推动区域空间经济要素的流动性及开放性,并形成实现公平竞争的制度及社会环境,因而推动跨区域开放及公平竞争机制应当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宗旨之一[27]。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人格障碍亲族的患病比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同样,依赖型人格也受遗传影响。研究表明,一些婴儿在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胆小、忧郁等气质特点,帮助他们赢得了父母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却也使气质特点持续存在并有所发展。[10]同时,遗传素质还决定了个体发展的人格倾向,为人格的形成发展提供可能性。心理学家威特金曾将人的认知方式分为场依存和场独立两种类型。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具有场依存认知方式的人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习更多依赖外在反馈,善于解决熟悉的问题却对陌生的问题难以应对。

与刘同学的母亲交谈得知,他从小就事事依赖母亲,属于典型的场依存认知方式。

2.个体自我塑造

有利的外部条件固然对个人的成长发展起促进作用,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即自我塑造才是一个人成长的决定。

刘同学父母的教养方法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也为他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成长环境。父母的过度安排,滋长了他的惰性,从不因自己成绩不好而苦恼,而是满足于父母为自己安排好的一切,不断强化依赖行为。当他发现自己在父母羽翼的保护下失去太多发展的能力与机会而落后时,选择回避和自贬消除内心不愉快。没有珍惜优越的学习环境,只知享受而不承担责任,成为依赖型人格形成的关键。

(二)外部因素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一般会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教养背景。一是长期受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过度保护与关爱;一是长期被照顾和保护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5]刘同学事事被母亲“过度安排与保护”。其母亲之前是某公司高管,为给予刘同学事无巨细的照顾而辞职。利维对“过于保护型”母亲的研究认为,该教育模式会使子女变成“温顺的乖孩子”,男孩子会有女孩气。[2]这也是刘同学在面对事情时“顺从”及“自卑”的原因。从小生活在母亲的爱护与强压之下,早已习惯了事事被别人安排。母亲过度的“包办”“保护”导致其心理脆弱且没有随年龄增长而改变,严重影响了自主性的培养。久而久之,变得软弱无助、缺乏自信,理所当然认为别人总是比自己更优秀,无意识地倾向于依赖他人,进而失去独立安排生活的能力,形成依赖型人格。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会对子女的行为养成产生不同的结果。

1.家庭教养

学校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元素中的重中之重,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起着指导定向作用。[2]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为学生设定了“气氛区”,在不同的气氛区中,学生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的公正性、教学中使用的奖惩措施以及教师人格特征与学生人格特征的和谐性都是学生行为表现和人格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体式湿电采用间歇式喷淋技术,二者能够直接通过电场阳极管和阴极线来进行喷淋清洗处理,覆盖率几乎可以直接达到200%。控制系统可根据机组的负荷调整清洗时间和频率,以保证清洗效果,充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2.学校教育

反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从小学开始直至高中都长期背负着各种学业负担。为帮助子女赢在起跑线,家长倾其所有。一旦离开家长,子女便如同失去臂膀,连基本的生存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都不具备。这种溺爱方式是人格障碍产生的重要因素。

贯通培养项目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相比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贯通培养项目高中阶段的学生摆脱了应试教育的藩篱,教师可以更多地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他们的学习内容要更加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同时,贯通培养项目的学生经过两年的高中阶段学习后将升入大专,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更早面临专业和职业的选择。因此,贯通培养项目高中阶段的英语视听说选修课的教材编写和课程设计必须兼顾专业性和职业性。

环境因素是导致依赖型人格障碍产生的重要外部因素。刘同学在小学期间学业成绩优异,面对初中新环境的挑战和学科知识难度的升高,使在母亲过度保护下过于顺利成长且带有敏感体质的他无法适应。依赖型人格有时会表现得与世无争,倾向于自我贬低,甚至夸大自己的失败和缺点。可这并不是他真实的特点,在温顺与过于谦逊的同时,内心更多的是缺乏安全感的胆怯。

《易经》64卦排序遵循“两两非覆即反”的规律,这是中国古代人研究《易经》的一大发现!“两两非覆即反”即64卦分为32对,每一对卦不是相履对峙就是阴阳对称。既然《易经》64卦排序遵循“两两非覆即反”的规律,规律怎么会存在缺陷呢?

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发展极为重要,个体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人格特征都是其生理和心理特质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9]

3.社会环境

经与刘同学交谈得知,其在初一时曾暗恋过班里1名学业水平优秀的女生,为此发奋学习了一个月并在下一次的月考中前进了多个名次。然而当他在课堂上满怀喜悦地等待老师公布自己的分数时,却被质疑抄袭。每个学生都非常重视教师是否公平公正,不合理的奖惩会对学生的心态、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并导致学生不良人格的恶化。[2]“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任何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会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具有依赖型人格的学生表面与世无争,但内心却也同样渴望得到认可与赞扬。当教师的人格特征能够与学生相匹配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发展和积极人格的转化会起到促进作用,然而刘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情况与自己人格的发展无疑是背道而驰。

学案编制的方法:在编制“学案”时,应依据学习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变,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

三、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矫治策略

(一)与家长及时沟通

依赖型人格多是由于监护人不恰当的抚养教育引起,因此,及时与学生父母沟通非常必要,帮助他们意识到不合理的教育方法带来的危害。让他们尝试换位思考,给子女更多自由自主的空间。

(二)认知引导

依赖型人格经常带有负面情绪,往往来自于不良认知,比如自我贬低、妒忌中忍让。建议通过正确的认知引导加以矫正[11],其中重建个体的自信心最为有效。

一方面,要消除头脑中的不良印记。头脑中有大量或印象深刻的不良印记是自信消除的重要原因,也是依赖型人格的共同特质。如“你好笨啊,什么都不会做”“你自己肯定做不好,还是让别人帮你吧”“我不相信你,你没有这个能力”,这些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话会对孩子自信的建立造成毁灭性影响。要鼓励依赖型人格的人逐一进行认知重建,朋友家人要给予热情鼓励,帮助其勇敢面对并彻底打破这些消极壁垒。

另一方面,重建勇气。除了自主完成及决定身边的小事,还可经常强迫自己尝试做一些冒险刺激的事,迈出生活的舒适圈。长此以往,对别人的依赖会逐渐减少。

1978年至今,广东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6%,比同期全国平均增速快3.1%,比世界平均增速快9.7%,经济总量连续29年位居全国第一。[15]2017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879.2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108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6倍。[16]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广东也积累了区域发展非均衡这一突出的问题。

刘同学的不良认知除了因家庭的过度保护与支配,还有学校社会中的不良评价。初中老师的质疑使他完全丧失学习兴趣与自信。因此,要在生活中、课堂上多采取鼓励信任的态度与他交流,让他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慢慢巩固积极评价,消除自己学习不好、能力不够的不良印记,重建对学习对生活的勇气与信心。同时,引导他学会勇敢表达自己的不满,当面对不公正或者自己认为不合理的行为时,不要一味委曲求全,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行为疗法

埃里克森提出,使用行为疗法治疗依赖型人格障碍,如“习惯纠正法”,[8]即通过消除个体不良行为,对依赖行为和自主决定行为作出判断,并做好记录。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制定行动任务进行依赖型人格的引导。[5]第一,对自主意识强的事情应坚持让其自己完成。比如每天应该穿什么衣服,这些事情在做的时候不会太紧张也更容易坚持。第二,对自主意识中等的事件应加以改进,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比如在家长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或者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知识点时,要勇敢地把不同的想法说出来,而非被动地接受。第三,对自主意识差的事情应循序渐进,慢慢提高。对依赖型人格的治疗也不可急于求成,要慢慢引导。

以刘同学学习计划的安排为例。刚开始,可以明确告知今天需要完成的任务,但先学什么、再学什么让他自己决定。逐渐地,他自己就会明白一天的学习任务需要怎样安排才会更合理。有时会可有意制定几种完全不可行的计划让他自己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鼓励他把不同的意见表达出来,他由听从别人的意见转为完全自主,最终有能力也有信心对自己的学习做简单规划。

此外,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研究对象接触,未能对研究对象更深入细致了解以及帮助他成功摆脱障碍倾向带来的困扰。但很开心看到研究者的些许变化——能够合理制定学习任务,能够独立完成试题,能够在课堂上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习兴趣提高,生活多一份勇气。

参考文献:

[1]高小兰.中小学学习成绩优秀生人格缺陷问题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7(2):18-22.

[2]许燕.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3-73.

[3]金帅.关于儿童依赖型人格倾向的现状与纠正[J].文学教育(下),2015(4):103.

[4]李曼.依赖型人格的研究综述[J].羌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8-10.

[5]孟茁.自我效能与中学生依赖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9-13.

[6]陈涛,裴欢昌,王鹏,等.青少年依赖型人格障碍倾向的绘画评估诊断[J].中国特殊教育,2015(2):59-64.

[7]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66.

[8]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9-127.

[9]李志强.试析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成因及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2004(3):125-128.

[10]何克,刘丽君.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形成和治疗[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8-82.

[11]孙果,亢丽.试谈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治疗[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3):17-19.

Research on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s

LIU Yang-yang,WANG Juan-jua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000,China)

Abstract: Dependent personality groups are characterized by taming,helplessness,and a strong sense of inferiority,often denying themselves.[5]A case study of a student in puberty was conducted by means of interviews,observation and action research.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pendence personality disorder brought about troubles and injuries in the process of growth and learning.The personality disorder inclination was specifically analyzed from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biogenetics,individual self-shaping and from the external factors of family upbringing,school education,social environmen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suffering from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of correcting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Key Words :dependent personality;cause;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 G4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5078(2019)04-0069-03

DOI: 10.3969/j.issn.1674-5078.2019.04.019

收稿日期: 2019-03-12

作者简介: 刘阳杨(1994-)女,山东邹平人,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王娟涓(1981-),女,四川成都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学。

标签:;  ;  ;  ;  

依赖型人格障碍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