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R在梗阻性肾病中的意义论文_朱少杰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观察梗阻性肾病不同时期GFR的变化,探讨GFR在梗阻性肾病中的诊疗意义。方法:选取临床中单侧输尿管狭窄或单侧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肾病30例,检测治疗前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以及行肾造瘘后的肾小球滤过率,比较两者之间不同时期的相关性。结果:梗阻性肾病的GFR在治疗前和肾造瘘后一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造瘘后半月及1月不同时间点的GFR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与治疗后的GFR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GFR是反映肾功能理想的指标,对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判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梗阻性肾病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较低时,需慎重行肾切除术。

【关键词】梗阻性肾病;肾小球滤过率

【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101-02

梗阻性肾病在临床上是常见病,早期多无症状或者仅有腰酸不适,从而引起患者忽视就医,待患者就医时肾积水往往较重,行泌尿系B超及CT检查时,发现肾积水较重,肾皮质很薄;行肾功能显像检查时,GFR往往在10ml/min以下,此时具有肾切除的手术指证。

鉴于上述情况,是否仍有保留肾脏的价值,对此本研究检测梗阻性肾病在治疗前及肾造瘘后不同时期GFR的变化,探讨梗阻解除后肾功能的变化,为临床上诊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于我院2014—2016年住院患者,年龄选择在40~60岁之间,共30例,平均年龄48.32±2.51s岁,其中输尿管结石27例,输尿管狭窄3例;年龄及性别为随机抽取,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将此30例患者在治疗前均行肾功能显像测定其肾小球滤过率,记录梗阻侧肾小球滤过率数值;并均采用B超引导下肾穿刺造瘘的方法引流肾积水,术后1周、半月、1月再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记录造瘘侧肾小球滤过率数值,治疗前与造瘘后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比较。

2.结果

2.1 肾造瘘后不同时期的GFR与造瘘前的水平比较

肾造瘘后1周的GFR与造瘘前的GFR相比无显著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造瘘后的GFR在半月、1月与造瘘前的GFR比较存在显著异常(P<0.01),见下表。

2.2 肾造瘘前的GRR与肾造瘘后的GFR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造瘘前的GFR与造瘘后的GFR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且P<0.01。

3.讨论

输尿管结石及输尿管狭窄引起的肾积水、肾功能不全在临床上为常见病、多发病,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仅感觉腰酸不适,而忽视治疗;另一部分患者仅在体检时发现肾积水或者肾萎缩才前来治疗,此时往往肾积水较重,肾皮质较薄,或肾萎缩明显,这部分患者经检测肾小球滤过率通常较低,即有切除肾脏的指证。目前评价尿路梗阻对肾功能损害程度和了解梗阻解除后肾功能恢复的预后,临床上尚无可靠和精确评价方法[1]。

如何估价解除梗阻后肾功能的修复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临床多以KUB、IVP作为肾功能的监测手段[2]。在急性上尿路梗阻所致的肾功能损害病变中,损害是从肾小球开始的,故GFR是较早改变的指标之一[3]。本文通过对30例不同输尿管梗阻引起肾积水的患者的研究,在肾造瘘前及肾造瘘后的GFR的比较,发现2例患者造瘘后GFR的回复不理想,其余患者在造瘘后GFR较前明显提高,故临床上对于此类疾病在决定是否行肾切除前,不妨首先行肾造瘘术,了解肾功能回复情况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式,给与挽救肾脏的机会。

总之,随着医者操作水平的提高及经验的积累,在遵循治疗原则的前提下,此类疾病在解除梗阻后保留肾脏,对以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极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腾骧等.尿路梗阻.见:吴阶平主编.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29.

[2]曾莆清,鲁功成,刘博,等.慢性不全梗阻性肾积水多普勒参数与肾盂形态学指标相关性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7,14(4):250251.

[3] esmarais D,Zhong Y,Chakmborty R,d aL.Development of a highly polymorphic STB in』t'ker for identity testing purposes at the human androgen receptor gene(HUMARA)[J].Forensic Sic ht,1998。43(5):1046-1049.

论文作者:朱少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  ;  ;  ;  ;  ;  ;  ;  

GFR在梗阻性肾病中的意义论文_朱少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