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眩晕宁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研究论文_靳秀平

探讨眩晕宁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研究论文_靳秀平

七台河市妇幼保健院 154600

【摘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眩晕宁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患者11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眩晕宁片联合阿司匹林,n=57)与对照组(阿司匹林,n=56),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宁片联合阿司匹林可显著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患者脑部血液循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眩晕宁片; 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缺血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ertigo Ning Pian combined with asp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frequent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vertigo.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113 patients with vertigo in January 2011 -2012 year in December in our hospital were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Xuanyunning tablets combined with aspirin, n=57) and control group (aspirin, n=56), clinical observation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significant efficiency and total efficiency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plasma viscosity, high blood viscosity, low shear whole blood viscosity, fibrinoge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vertigo tablet and aspiri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lood circulation of the brain in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vertigo,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words vertigo Ning tablet; aspirin; 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突发的供血障碍,而导致的暂时性的、可恢复性的神经功能障碍[1],一般发作的持续时间为数分钟以内,若发作时间超过2 h,则患者常表现为轻度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在影像学检查中可见到缺血征象[2]。本文选择11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患者,分别采用晕宁片合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研究晕宁片合用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患者113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制订诊断标准[3],其中男63例,女50例;年龄26~65岁,平均(43.2±17.4)岁。颈动脉缺血引起的眩晕患者75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其次部分患者有偏盲、失语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患者38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视物不清、共济失调等。54例患者合并糖尿病,3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25例患者合并颅内血管狭窄。113例患者治疗前均经影像学检查,排除脑出血及脑梗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诱发原因、合并疾病等一般性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陕西汉王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5648)100 mg,1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使用眩晕宁片(桂林三金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5020605)3片/次,3次/d。禁用其他药物,尤其是有关扩血管药物、抗凝剂等。两组均以15 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李洪凤等[4]文献资料拟定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显效(眩晕症状消失,体位改变时有轻微头晕感,合并轻微肢体不稳感)、有效(眩晕症状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程度减轻)、无效(眩晕症状变化不明显)、恶化(眩晕发作次数增多,临床症状加重)4个等级。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血浆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上主要以短暂性失语、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为特点,一旦症状出现,同在数分钟内即可达到高峰,大约半小时内症状可恢复,1 d内临床表现可消失[5]。TIA好发于中老年人,60岁以上的人数约占30%,并且男性患者发病人数多于女性。TIA多在患者体位突然改变、过度运动、颈部过屈过伸等情况下发生,其发病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但大多人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的病因[6]。TIA的高危因素较多,其中以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C-反应蛋白水平为主。高血脂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变窄,诱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抗血小板凝集剂,可有效减少血栓形成[7]。而眩晕宁片作为一种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泽泻、女真子、菊花组成,现代药理证实可明显改善左侧内耳动脉供血不足,促进脑部血液循环等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联用眩晕宁片一方面可以起到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发生,另一方面,即使症状出现,也可迅速改善临床表现,改善眩晕症状[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两药联用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阿司匹林单独治疗;进一步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化可以发现,观察组血浆粘稠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武继涛[9]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眩晕宁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存良.阿司匹林联合丹参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5-16.

[2]滕秀英,周志伟.电项针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3,30(2):80-82.

[3]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6(6):379.

[4]李洪凤,石广莲.巴曲酶序贯奥扎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1,31(11):49-51.

[5]汤继平.丹参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0):31-32.

[6]刘书来,董瑞国.颈动脉系统粥样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关系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7):157-159.

[7]孙福珍.关于阿司匹林药理作用的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9):143.

[8]卢志刚,陈斌,吕志华,等.眩晕宁片合用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缺血发作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6):78-79.

[9]武继涛.眩晕宁片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3):107-108.

论文作者:靳秀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9

标签:;  ;  ;  ;  ;  ;  ;  ;  

探讨眩晕宁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研究论文_靳秀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