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民营图书产业发展历程_渠道分销论文

2003年民营图书产业发展历程_渠道分销论文

2003年民营书业发展进程点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论文,发展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我国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进程来看,2003年是民营书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年,成为政府有关部门、业内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民营书业自身关注的焦点。这是由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和出版业改革开放的步伐决定的。在此,我们对民营书业2003年的主要发展进程进行点击和回顾。

一、取消“二渠道”称谓,民营书业引起政府部门前所未有的关注

2003年开年之时,民营书业的发展就受到政府部门前所未有的关注,预示着这一年对民营书业来说将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1月7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前召开的“2003年中国书业高峰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明确表示,今后要取消所谓的“二渠道”称谓,对个体书商、民间资本应该一视同仁,让所有的人能够公平地在发行市场上竞争。外资享有的政策条件,国内的民间资本也应同样享有,不存在限制哪一种资本的问题。

早在2002年底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中,新闻出版总署石宗源署长就谈到,出版物分销市场对外资开放的同时,也要尽快给自己的同胞同样的待遇。2003年伊始,这一承诺就紧锣密鼓地抓紧落实。同样是在“2003年中国书业高峰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发行司的负责人也表示:新闻出版总署将尽快出台《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新法规将平等对待民营书业和国有书业,图书的零售和批发渠道都将放开,民营书业只要符合网点结构规划、总量结构布局等条件,就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审批。

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声音其实已不仅是简单的政策和政府工作介绍,而是让人们明显感觉出民营书业的发展已经被提上了出版管理部门的工作日程,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了。2003年10月18日,由新闻出版总暑出面召开的全国民营书店发展座谈会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由政府出面召开这样的会议在我国尚属首次。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百余名民营书店代表参加。

政府部门也把对民营书业的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民营书业,特别是民营音像业发展较快的广东省,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鼓励民企经营音像制品。政府部门正在酝酿对开发音像产品的民营批发企业在贷款、税收上予以优惠。同时,还鼓励他们与国际知名品牌音像销售企业合作,成立中外合作音像销售企业。广东省的音像制品销售业大多数是由民营企业经营的。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正在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就音像单位的融资问题、扶持民营企业问题等向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建议。

二、民营书业人士地位不断提高

出版管理部门负责人所传达出的信息使人们感到民营书业已经成为管理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事实也是如此。2003年1月15-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邀请当当网上书店兼科文剑桥图书有限公司总裁李国庆和北京旌旗席殊书屋有限公司总裁席殊参加会议期间举行的改革发展座谈会。如此高级别的会议邀请民营书业人士出席,还是第一次。这是民营书业受到重视的一种信号,民营书业在出版产业的发展中已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03年春节前夕,北京旌旗席殊书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席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此次新闻出版界共有49位全国政协委员,而席殊是其中惟一一位民营书业的代表。民营书业有了自己更高的地位和施展的空间。

三、政府出面组织,“二渠道”订货会浮出水面

2003年1月4日,由北京市书刊发行业协会和北京市新闻出版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北京出版物发行研讨会在京丰宾馆举行。这是在以前“二渠道”民营书商订货会的基础上演变的。此前,在主渠道之前的“二渠道”订货会是自发形成的,已经有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得到政府管理部门的认可。而这次是由政府部门出面组织,长期处于地下状态的“二渠道”订货会终于有了合法身份。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此次订货会吸引了140余家出版社参加。他们主动与非国有书业接触,从中寻找发行渠道,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并开始注意寻找选题。出版社已经放下架子,与民营书业进行沟通和合作,学习民营书业积极进取的意识和营销经验。

四、业内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举办多种层次的论坛和研讨会

2003年,出版业和社会各界围绕民营书业问题举办了各种层次的论坛和研讨会,次数之多、范围之广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若不是非典的影响,可能还会有更多有关民营书业的会议召开。这也反映了业内对民营书业问题的关注程度。人们普遍意识到民营书业可能会成为出版改革和出版产业发展的焦点之一。比较大型和较有代表性的会议就有以下几个:

1月份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委员会于1月7日在京召开民营书业精英研讨会,探讨加入WTO分销市场开放后民营书业的现状与发展,聚焦国民待遇问题。一批民营书业人士和对民营书业问题有较深研究的出版科研机构人士首度聚会,多方探讨了民营书业的发展问题。

随后,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4月18-20日主办了“中国民营书业发展论坛”。新闻出版总署有关司室的负责人和研究所的领导以及一些民营书店、文化工作室的代表就民营书业的有关政策、面临的问题、发展前景等进行了深入研讨。论坛期间,会议组织者还专门安排新闻出版总署有关司室的负责人与会议代表座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已把民营书业作为专门的科研课题立项,并准备成立专门的民营书业研究中心。

8月2日,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出版委员会、参政议政部和民进北京市新闻出版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了民营书业发展研讨会。作为出版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民营书业也受到了民主党派的高度重视。

江苏省的民营书业近年来受到有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一直致力于为民营书业的发展做好服务,多办实事,使民营书业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环境。8月5日,江苏新华发行集团与全国30多家民营书店、图书有限公司、文化公司举办战略联盟论坛,共同研讨业务合作。论坛期间,南京民营书业联合会还发出十大自律倡议:遵纪守法、平等竞争、读者至上、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优化环境、回报社会、网络管理、联手运作。在受到普遍关注的同时,民营书业也愈加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他们意识到应主动提高自身素质,注重形象,回报社会。

五、法规取得突破性进展,民营书业全面进入发行领域,享受与国有书业同等待遇

新闻出版总署、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于2003年3月17日联合颁布了《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规定从5月1日起对外商开放书报刊分销市场。该办法的公布、实施,使业内、特别是民营书业更加期待对内开放办法的出台。

7月24日,深受业内和民营书业关注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公布并于9月1日起施行。规定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最值得关注的是出版物的发行已经取消了所有制的限制,民营书业可获取与国有发行业同等的待遇。民营书业一直不可能合法拥有的出版物总发行权从9月1日起放开,具备一定资格的民营企业可以和国有发行企业一样,申请出版物的国内总发行权及批发权。这意味着以往把民营企业称为“二渠道”的说法将不复存在,民营资本获得了与国有资本同等的出版物发行市场准入条件。

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定,外资和合资企业应等到2004年12月才能取得出版物的国内批发权。该规定实际上给了民营资本“先行一步”的机会。市场准入的平等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民营书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该规定的颁布对民营书业来说是一个里程碑,是出版产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

该规定公布实施后,民营书业申请总发行权很快有了实质性的进展。9月19日,文德广运发行集团在北京成立,成为9月1日《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实施以后首家获得报刊总发行权的民营企业。该集团是在白马广告公司基础上组建的股份制发行企业,注册资本5000万元,远远高于规定的2000万元。白马广告公司原来主要开发公交候车亭广告业务,已在全国设立了29家分公司,拥有和管理30个大中城市的3万多个自建候车亭的广告,每年户外媒体业务的销售额达5亿元人民币。对出版业来说,他们的加入是活跃和新鲜的力量,也会促进出版业的良性竞争。

六、多方引资开拓,积极开展合作

在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基础上,民营书业也利用难得的机遇积极开拓,加快发展。2003年,民营书业在投融资、资本运作、开展多方合作方面都呈现出不少亮点。

2003年6月29日,美国宝丰集团与广州大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传媒出版与电子商务投资合作的意向协议书。这是外资首度进入广东民营书业。外资以与民营企业合作的形式开始正式登陆广东书报刊的分销市场,这在全国出版业的对外合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据媒体报道,此次合作的范围已经相当广泛,双方将共同投资开发中国内地图书出版、文化传媒和电子商务等产业。

在武汉,民营千里马集团有限公司于2003年初以3500万元买下曾是武汉商业四强的黄鹤大厦,并投资1.6亿元准备建成总面积24176平方米的千里马图书音像城。他们正是看好了图书音像市场尚有的发展空间以及加入图书分销市场放开后书业的发展前景。随着有关政策的出台,随着市场环境越来越完善、规范、平等,民营书业的队伍将不断扩大。

一些国有发行企业也与民营书业开展了深层次的合作,以促进双方的共同繁荣和发展。8月5日,江苏新华发行集团与国内30多家民营图书有限公司和文化公司举办战略联盟论坛期间,集团所属图书发行公司与多家民营图书企业签订战略联盟协议书。双方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在货源供应、物流配送、网络拓展等核心环节进行深层次合作,在行业推行连锁经营大环境下共同发展。这是国有大型发行集团与民营书业进行的积极探索。

民营书业的发展越来越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随着出版业改革的深化,民营资本也开始注入出版集团和发行集团的建设,参与了发行和印刷领域的股份制改造。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于2003年11月14日与以旅游休闲业为主,涉及房地产开发、学校教育、文化传播、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中国杭州宋城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他们以增资方式,将出资数亿元人民币成为改制后的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所占股本为40%。与此同时,以建筑、房地产为主业,涉足投资、传媒、旅游和国际贸易等领域的大型民营企业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也与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签订合作意向书,以现金出资方式成为改制后的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的另一股东,股本占49%。

七、完善自身练内功,抓住机遇谋发展

1.羽翼渐丰,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国家政策环境的逐渐完善和支持,民营书业逐渐羽冀丰满,获得了长足发展。以《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颁布、分销领域全面放开为标志,民营书业在2003年已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1978-1992年邓小平南巡是民营书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民营书业主要处于拾遗补缺位置;1992-2003年法规颁布前为第二阶段,一批高素质的文化人开始介入民营书业,并进入图书策划环节;现在进入第三阶段,环境更加开放,法规制度更加完善,民营书业将获得更快的发展。

民营书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成熟,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经营和管理,苦练内功,提高竞争力。他们正在与出版社一起为出版业的繁荣和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的进步做出贡献。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民营书业2003年更是取得了突出业绩。

上海思考乐书局开业一年多了,2003年的营业额已超过3600万元,会员突破20万。他们准备近两年再投资3000万元开设新门店、主题书店和会员俱乐部,立志建成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图书分销连锁企业。广东的学而优书店在已成为广东书业的一面旗帜、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民营书店之一的基础上,在产品特色、品牌、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更上一层楼。四川民营图书发行业的整体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四川冰文书业有限公司、星洋文化有限公司、求索文化有限公司、成都大印象书房有限公司等民营书业相继在成都、都江堰、泸州、绵阳等地开设分店或连锁店,在外资进入四川市场之前已经做好了准备。

2003年下半年,席殊书屋为自己的500多家连锁书店逐一开通了网上书店,使我国的网上书店开始向中小城市渗透。他们以建立门户网为平台和依托,各店分别建立和维护网页的模式,与总部共享信息数据库,同时实现了当地配送、送书上门,大大提高了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2.经受非典考验,积极应对挑战。

非典时期,传统图书销售受到影响,而民营的当当、卓越等网上书店却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当网的访问量翻了一番,销售额同比增长30%。卓越网短短5天的销售额就突破1500万元,超过平时每月1000万元左右的销售额。这次公共危机给电子商务和以高新技术支持的民营书业提供了契机,并一直延续到了非典之后。

非典并没有阻挡住民营书业发展的规划和进程。5月1日,全国的非典疫情还没有过去,南京先锋书店夫子庙店就正式开业了。夫子庙是南京旅游休闲的标志性地段。这意味着南京将崛起民营书业的人文休闲品牌。先锋书店是国内继万圣书园、风入松、国林风之后的知名民营学术书店,也是南京读书界的一面旗帜。

广东学而优图书文化公司经历了广州和全国的非典疫情时期。在严峻的形势下,他们积极应变,采取多种措施减少负面影响,显示出一种顽强和进取的精神,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他们与当地邮购公司合作图书业务,在社区举办书展、发送广告,采取与培训机构合作等各种专有直销渠道销售出版物,同时开发大卖场、连锁卖场、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提升服务模式。从他们的管理和应变能力来看,应该说正在向高水平的企业迈进。这些通过辛勤努力获得的非常时期的经验和业绩,不仅是学而优本企业的宝贵财富,对国有书店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启示和借鉴。

八、民营书业显示出向更深层次发展的迹象

随着我国出版物分销市场的逐步开放,民营书业在出版物的分销发行领域已没有任何限制。但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民营书业目前还不能拥有出版权,参与出版物的编辑出版环节。但实际上,民营书业,特别是一些文化公司和文化工作室参与图书的选题策划和编辑制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尽管许多文化公司和文化工作室是在违规操作,但却有进一步发展的现象,已引起了各方关注。这一现象也促使人们从法律、管理、出版规律等更深的层面进行思考,更加客观、实际地认识这一问题。

点击2003年的民营书业发展脉络,我们因其进步而欣喜和振奋。当然,在民营书业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完善和规范,我们期待着民营书业在已经具有良好发展机遇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发展,期待民营书业和国有书业一道,不断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标签:;  ;  ;  ;  

2003年民营图书产业发展历程_渠道分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