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中“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管见论文_曾 明

中职教育中“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管见论文_曾 明

曾 明 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 广西 岑溪 543200

摘 要:本文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提出的背景出发,论述了如何准确把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并着重就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旨在为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内涵理解 培养模式 

一、准确把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1.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取得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的教师资格证书。从一名合格的教师的角度来说,他(她)必须熟悉教育教学理念与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过程的组织能力、教材的处理能力、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等。

2.“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相应专业和课程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

(1)必须具有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的基本能力,还应具有指导学生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技能竞赛活动的能力。

(2)从技术职务(职业资格)的条件看,必须具备中级(特殊情况可放宽到初级)及以上技术职务(职业资格)。

(3)对已获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务(职业资格)的教师来说,不能见到“双证”就定为“双师”,学院(校)应进行以下方面的把关:一是看其拥有的技术职务 (职业资格)是否与其所施教的专业一致;二是看其考取的证书是否是从理论到理论获得的。

3.“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对象应是职业院校的全体教师。虽说“双师型”教师应以专业课教师为主要的认定对象,但笔者认为无论是专业课老师还是基础课教师,也无论是专任老师还是聘请的兼职教师,只要具备“双师素质或能力”都应看作“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对象。因此,“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对象必须面向全体教师和所有课程。

4.“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条件必须符合职业院校的客观实际。既要参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认定标准,也要考虑各地职业院校的当前实际情况,不能全国统一按一个标准去认定、实行一刀切,那将违背科学发展的精神,注定行不通。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为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我国职教事业的发展,许多职业院校探索并实施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多种培养模式。我认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校本培养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培养“双师型”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校本”培养的主导作用。一是采用“导师制”,进行传帮带。可采取双向选择或学校指派的方式为青年教师安排具有高级职称(个别情况也可为中级)的教师和行业专家为导师。导师要制订详细的培养方案,管理部门要制定导师制规定并定期考核;二是建立校内培训基地,组织教师定期到学校实训基地参加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三是产教研结合,以干代培。发挥“校本”优势是一种自力更生的做法,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

2.自主学习、以赛促学模式。即建立教师自我培训机制,通过自学自培不断提高完善。这一培养模式要求重视教师内在动力的激发,突出教师的内在价值和需要,发挥教师个体在“双师”培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自主培养模式必须是教师根据自身条件结合学校的“双师”目标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我校对此采用的方法是以技能竞赛促进教师的自学,从而促进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并用较为可观的奖金额度和竞赛获奖情况与晋升职称挂钩来有效地激励教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是这一培养模式的关键。

3.专业培训机构或院校培养模式。专业培训机构是指较高层次、具有相应资质的行业培训中心和高等院校。学校根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选送相关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到相应的专业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培养,以加强“双师型”教师后备力量的储备。

4.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即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紧密合作关系。首先,职校教师可以去合作企业实习或兼职,了解企业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等,这样有助于“双师”素质的培养;二是聘请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三是有能力的教师可以参与企业合作项目的开发及员工培训。

5.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行业资格和职称资格的培训考试模式。在这里笔者建议:由学校针对本校专业的需要,确定对象,统一报名,集中培训。培训可脱产进行,也可半脱产进行,可采取校内、校外培训相结合的模式。

6.国际合作与交流模式。欧美国家职业教育十分发达,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可供学习借鉴。可选派教师出国考察、研修、进修、培训,也可聘请外籍教师担任教学工作,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先进的课程与教材、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管理经验等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的培训层次与质量,提高教师的外向型素质。

参考文献

[1]朱益明 《论校本教师培训的方案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2,(5)。

[2]周洪升 实施校企“双向挂职”,突破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瓶颈[J].中国农村教育,2007,(5)。

[3]李国森 教师专业化——课程改革与校本行动研究[J].中小学教育,2003,(9)。

[4]尧新瑜 试论教师专业化的三个向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

论文作者:曾 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7月总第18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7

标签:;  ;  ;  ;  ;  ;  ;  ;  

中职教育中“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管见论文_曾 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