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居建筑的摸索走向——延续传承民居的特色发展现代民居模式论文_杨慧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 要】不管什么地方的民居,但都表现出每个地方的共同的共性,那就是空间布局、平面格局、还是立面的装饰造型和材质、材料都是和当地的文化和气候自然条件息息相关的,当地的材料,生活习俗、都是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特点而因地制宜的取材、满足生活物资和精神的生活需要。传统民居都是不断演变、不断更新而来。

【关键词】民居建筑;传承;设计

工作至今,参与了很多关于民居建筑的方案设计和施工,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楚雄彝人古镇、大理论坛其中一个工程——双廊海街艺术走廊、丽江铂尔曼酒店、因此,论文报告主要是关于民居建筑调研研究报告。

1.大理论坛项目——大理双廊海街项目

大理双廊海街位于大理洱海东岸双廊镇,在玉几岛和风情码头的中间,在洱海变一块狭窄的空地上,建筑占地面积2500平米左右,在建项目之初很早了,在2008年到2010年两年时间,项目施工大概落成,当时我们经常来到海街,来到双廊,那个时候的双廊只是一个很古朴的村庄,没有现在这么浓厚的商业气氛。我们走到山上鸟瞰村庄、鸟瞰双廊的时候感觉一排排古建濒临于洱海,很漂亮、很壮观。叹观于大自然赋予了这村庄独特的景观和得天独厚的位置,同时也赋予了很丰厚的资源和民居特色,同时玉几岛上还有当时的有特色的赵青住宅和杨丽萍住宅,都紧靠洱海,依山傍水,感觉像世外桃源般,远离人群。没有这么多旅客和游人。

双廊海街一系列的建筑形态,结构形式,功能需求,材料选择,都经历了一个从初步试验性的过程到最后整体施工完成,可以说经历了很多想法,摸索,难关,结构形式上一开始用混凝土房屋,感觉比较厚实笨重,没有民居的轻盈形态,后面改为钢结构设计,通过很多技术上的拉杆节点和钢混结合焊接的形式,屋顶的山墙、屋檐、悬鱼,小青瓦才组合的比较契合和完美,体现出民居的建筑形态,主体结构也是钢混结合,外墙材质选用上用鹅卵石和青砖的元素,才让整个建筑形态融合了民居的稳固和优美,虽然在施工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在功能上,因为是在个摸索的模式下来探索适合双廊海街功能形式,有客栈、长亭、酒吧、餐饮、书吧、咖啡厅一系列的功能形式,空间形式的过渡也很自然,从功能到墙体、从墙体到院落、从院落到山体、从山体再融入到大自然,给了一个很开放、很自然的过渡的功能形式,使得6栋民居之间的衔接也很自然。院落的空间是其中的最主要和最有人情味的空间了,有不同的前院、侧院、后院的半围合和不同的围合空间,让形式追求功能,还是功能决定空间上有了很多自由想象的空间。这一排民居建筑给双廊海街带来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带来了一丝优美的一道风景线。成为后来旅游客门留流忘返和驻足的地方。双廊海街从最初的设计效果图到最后的施工完成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附图(1)。

图1 方案效果图

2.丽江铂尔曼酒店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

丽江铂尔曼酒店是参与工作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民居设计,铂尔曼酒店以地方民居建筑为原型,为此,在做铂尔曼酒店设计前对丽江民居建筑作了深刻的调研研究,拍了很多丽江有特色的民居建筑照片,也了解了很多关于丽江民居的特色文化。丽江古城是一座比较有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有浓郁的地方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一脉传承下来形成今天不同的民族风情,民居特色及不同的宗教信仰,丽江民居建筑无论在规划布局上,还是结构造型上都结合了各民族的优秀传统,造就今天自然美与人工美一体化的魅力的丽江古城。

3.丽江古城起源与发展

丽江古城不仅有纳西人民的辛勤劳动,经济与发展,聚居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的少数民族文化,从丽江古城的青石街道、小桥流水、民居装饰,各种漂亮的铺路小砖,桥梁、庭院、建筑细部装饰,都体现了丽江纳西人民各方面的审美标准,文化传承。承现了丰富了历史资源尤其是丽江的东巴文化,民族文化都给丽江古城抹上了绚烂的一笔光辉财富。

丽江古城发展至今,原来的民居建筑在古色古香一直保存完好,古建筑的风貌依旧犹存,特别的保存古老的要属丽江束河古镇,一块块经过岁月雕刻的青石板在晨光中依旧闪着光亮,民居建筑的屋顶、墙壁及材质经过岁月的洗涤,更呈现了一片古老的、有韵味的民居建筑,民居建筑临水而建,河水缓缓流过,似乎诉说着一段往事,一段不变的古老神话,虽然古建筑一直被民众所不断追从,不断翻新,但古城的很多木板桥、青石路及四方街很多元素仍然得到保存完整,而丽江作为一个聚居地,与丽江不符的一些新建筑将被逐渐取缔,对丽江的民族文化加以保护,保护原有的历史特色,充分体现丽江古城的风貌及历史价值得以充分发扬。

丽江铂尔曼酒店项目开始之初,我们经常往返看项目的地形、位置形态,感觉像一个旅者,常常被这里的自然美景所吸引,对这里的文化情有独钟,感觉爱上了这一片土地。希望能够结合原生态的美景,保留原来的河流区域,结合新的规划而行成景观视线上的新触角。最初的项目地形形态景观植被都非常漂亮,远望雪山,近处树林河流,暗香疏影,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惬意,附图2。

图2 地形原生态景观图

铂尔曼酒店设计的功能形式满足不同的层次的客户需求,以人为本的舒适的空间,舒适的大空间的卫生间设计,布局采用传统和创新的院落形式,分前院和后院,民居组合形式有单体、双拼、三拼、四拼、四合院的多种组合自由组合形式,(附图3)院落里面还有四四方方的一块温泉泡池,在放松的同时心里也得到解放,更适合客人们起居的要求,在主景观线路上,中心景观的平台上可以远眺远处的白雪皑皑的雪山风景,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遐想的空间。

单体 四合院

图3 双拼组合1

酒店不但有不同形式的客人的功能形式,也提供了很多配套设施,有会议室、餐饮、咖啡厅、宴会厅、温泉SPA,室外的实地和八角亭,拱桥,融入了很多景观元素,和雪山风景融为一体,营造了一种水墨般的意境只美。

建筑的外墙材质同样采用了青砖,屋顶采用混凝土和钢结构的混合形式,主色调为白墙和青灰,酒店设计为了很好的稳固性和抗震性,承用了现代和古民居的相结合的形式,用了现代的大玻璃和青砖的结合形式,外墙用木檩条装饰,酒店山墙沿用纳西族的装饰手法,山墙屋顶采用两条宽宽的檐板和正中的“悬鱼”来表现自己的特色,“悬鱼”在纳西族里面象征着吉利、祥和、年年有鱼(附图4),挑檐的地方可以用来遮挡风雨,山墙变化多样,虚实对比,酒店结合檩条更让山墙多了一份轻巧和美感。入口门廊的特色和宁静、质朴的院落空间,平添了一份低调而质朴的心理美感。

铂尔曼酒店设计无论在建筑布局形式及规划上都有了新的创新,形式多样,不仅有原来相同的大理喜洲的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还多了很多新的多院落组合式,比较随性、比较有情趣的院落布局形式,错落的组合式和中后院组合式,而且也融入了一些新的特色,青砖山墙采用了木构架的建筑手法,青瓦筒瓦,跌落式屋顶。

室内装修上,采用中式风格的共性要求,注重民居的纵排和横排的形式,注重群居的院落形式,群体空间多于单体空间,不同的空间组合形式,对中国的灰空间和民居古典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环境上,注重“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把建筑融入到景观中,同时景观融入到建筑中,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色彩和材质上,白墙青瓦绿窗,灰褐色的木檩条和现代落地玻璃的完美结合,古朴典雅,质朴现代,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价值,是中国人内敛的文化性格体现。更注重人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功能需求,追求意境多于功能,显示东方文化的底蕴情怀。

4.保护古城底蕴

无论是哪个古镇“古建筑、古园林、古代工程及民族风情,诗歌词赋等都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在这种文化的传承下,就更需要创造这样一种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生活自然空间,就更需要这样一种集文化、历史、商业、娱乐为一体的民族居住空间,通过这种民居建筑来更好的与民族文化底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创建民居民族文化,民居商业区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旅游观光景点”城中有景,景中有城”。

图4 悬鱼

5.未尽的思考

民居建筑的精髓到底是什么?乡土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未来的民居建筑和古建的融合的体现价值在何方?一个城市一种文化,我们需要保留最初的那点人文情怀,保留我们城市、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资源和文化,乡土的概念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建筑上,更应该体现在人的心理层面上,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概念,保留我们心中的那一块土地,不能仅仅大拆大建,更要保留我们历史文化古迹,外来的设计不能仅仅是零碎的、片面的追求商业价值,更多的是为这个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一定的贡献,创造和丰富人类历史文明的文化,而不是把拆建、破坏人类的居住环境和自然景观,而是要保护性的研究,有的放矢的开创,属于真正人民的民居建筑、景观和文化,为子子孙孙造福,保护环境,走一条可以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道路。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乐趣,找到这浮华仓促的生活背后的一点宁静、祥和,或许,这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那一点形而上学的意蕴。

论文作者:杨慧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8

标签:;  ;  ;  ;  ;  ;  ;  ;  

云南民居建筑的摸索走向——延续传承民居的特色发展现代民居模式论文_杨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