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市化模式比较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_小城镇论文

中外城市化模式比较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_小城镇论文

中外城市化模式比较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外论文,道路论文,模式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全局,对一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已经听到了知识经济的脚步声。如何根据国内外城市化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就成为既迫切又必需的研究课题。

一、中外城市化模式比较研究

为揭示中外城市化模式的共同点,发现城市化的共同规律,并根据各种城市化模式的不同点,发现其产生的特殊背景及适应条件,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拟采用分类比较方法,对中外城市化模式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了解和分析。

(一)同步城市化模式、过度城市化模式、滞后城市化模式和逆城市化模式。

这是根据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关系所作的分类,也是最流行的分类方法之一。

1.同步城市化模式。这一模式是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即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成适度的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协调,城市人口的增长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比较一致,农村人口城市化数量与经济发展提供的城市就业量大体平衡,城市化的发展与农业提供的剩余农产品基本适应。这是一种经济发展推动型的比较合理的城市化模式,它能够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适度同步发展,并使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缓解甚至消除。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基本上属于这种模式。

2.过度城市化模式。这一模式是城市化水平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化和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而是主要依靠传统第三产业即传统的生活性、商业性服务来推动的城市化。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该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推力和拉力,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乏力,使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相当数量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基本上是这种模式。在这些国家,由于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城乡经济发展,农业经济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农村的衰落和城市的引力,使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迁居进城。这种并非根植于经济发展的城市化模式是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造成严重的城市病,不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畸形城市化。

3.滞后城市化模式。这一模式是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其主要原因是政府为了避免城市病的发生,采取了种种限制城市化发展的措施,结果使城市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都不能很好地发挥,严重阻碍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必然趋势的城市化模式。改革前的中国是这一模式的突出代表。建国后的30年中,中国实行严厉的城市人口控制政策,限制了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没有形成有机的融合,工业文明独立地存在,带来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后果。不仅不利于工业现代化,也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和人民生活的现代化,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4.逆城市化模式。这一模式是城市人口郊外化、城市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它不是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这种迁移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急剧减少,剩余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以满足工业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完成工业化以后,城市容量逐渐饱和。由于城市过于庞大、集中,破坏了生态平衡,产生了严重的失调和混乱。就业困难,居住拥挤,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服务费用上升,生活质量下降等,引起人们居住习惯的变化,纷纷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转移。这样,原有的城市性质又发生了变化,新的分散型城市正在形成,其特征是地方性的,适于个别企业和不关联的不同类型的工业设置。西方学者预测,这种分散型、独立型的中小规模的城市有可能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

(二)集中型城市化模式和分散型城市化模式。

这是根据城市化的空间关系所作的分类。

1.集中型城市化模式。这一模式是社会经济活动从空间上的分散状态向空间上的集中状态发展的社会过程。它反映了第二、第三产业的聚集过程和人口的不断集中过程,并由此引起城市的密集性、经济性、社会性的不断扩大,人们的经济活动多样化,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等。其实质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向城镇聚集,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城市人口密度增加。

集中型城市化模式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过程所走过的,或正在走的城市化道路。除了包括以农村人口高度集中于城市为特征的第一种集中趋势以外,还有另外一种农村人口重新集中的趋势,即农村人口由较小的村、镇向较大村镇的集中。这是世界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乡村城市化阶段的突出表现。

2.分散型城市化模式。这一模式是城市的密集性、经济性和社会性向城市郊外或更远的农村地区扩散,城市的经济活动或城市的职能向外延伸的过程。随着大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活动集中程度的提高,城市中心区环境、交通、住宅、企业、用地等均处于相对饱和状态,只要这些职能部门外移的利益足以补偿其外移的损失及外移成本,它们就会向城郊地区大量移动,并由此带动城市周围农村地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大城市这种带动作用的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周围布满中小城镇的大城市区,在区域农村人口不断接受城市生活方式的同时,中心城市人口不断向大城市区域扩散。城市内部结构也由集中趋向分散,城市中心人口则不断减少。

分散型城市化模式是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模式。按其城市性状扩散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两种模式。外延型城市化模式是原有城市的建成区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和延伸这样一种城市扩展方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城市化模式。在大中小各级城市的边缘地带都可以看到这种外延现象。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能量在不断累积,累积的能量传递到市区边缘,便迫使市区向外膨胀,蚕食郊区,扩大范围。由中小城市发展成大城市,几乎都是沿用这种方式演变而成。飞地型城市化模式是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出现了在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仍与中心城市保持密切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这种城市化一般在特大城市环境下才能出现。特大城市经济实力强,容量大,引力大,市区外缘与农村之间的争地矛盾十分尖锐,在向外延伸受阻时,城市的扩展能量便会像火星迸离主体一样,在离中心城市一定距离的适当地方建成新的点状城镇,以分散中心城市的压力。许多特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镇几乎都是飞地型城市化的结果。

(三)小城镇模式、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以及大中小城市相结合模式。

这是根据城市化规模和结构所作的分类。也是我国选择城市化道路时探讨最多的分类方法。

1.小城镇模式。这一模式是城市化应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模式。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它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将城市中的高科技、文化、经济联系推向农村,协调了城乡之间的社会发展,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然而,由于小城镇土地浪费严重,基础设施落后,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低下,能源耗费指标高,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小城镇比较适合于在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在人口密度较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不适合发展小城镇。而在远离大中城市的地区和广大内陆地区或山区,则适合发展小城市。

2.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模式。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是经济活动、商业交往的中心。商业、服务业的需求和消费量巨大,聚集效应带来了经济的高度繁荣和无数的就业机会。在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周围建立起许多卫星城,形成了广阔的经济增长地带,可以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城市规模过大,容易引起用地困难、住房紧张、资源短缺、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病”。该模式的优越性在亚洲国家表现得特别突出。亚洲国家人口密度大,资源有限,更适合于发展大城市和超大城市。

3.大中小城市相结合模式。这是中外学者研究中国城市化道路时提出的一种模式。他们认为,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城市化不可强求一律,不能是一种模式,而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选择多样化的城市化模式,即大中小城市相结合模式。

(四)农村城镇化为主导模式、城市化为主导模式和“双高”型模式。

这是根据城市化区域发展所作的分类。

1.农村城镇化为主导的模式。这一模式是在城镇人口增长的构成中,以城镇人口增长为主的城市化模式。这一模式具体表现为城镇据点的扩大和城镇据点的增加两种方式。其优点是可以较好地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但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一般产生于城镇非农产业功能不强,城市辐射力度不大,主要靠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来大量转移农业人口的地区。

2.城市化为主导的模式。这一模式是城镇人口增长以城市人口增长为主的模式。这种模式以我国的东北地区、西北区、中南区和华北区较为典型。这类地区一般有较多的“老牌”城市,有大城市密集的城市群、城镇圈和沿海开放城市,有实力雄厚的工业化基础和农业生产条件,城市的辐射力较强,有发展大中小城市的基础。

3.“双高”型模式。这一模式是城市人口增长和城镇人口增长速度都相当高的城市化模式。这一模式以我国中南地区最为典型。该区城镇人口稀少,城市化水平较低,但由于采取了城市化为主导与农村城镇化并重的城市化策略,使农村城市化和城市的继续城市化水平同步提高。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模式。

(五)隐性城镇化模式和显性城镇化模式。

这是根据城市化的表现形式而作的分类。

1.隐性城镇化模式。它有两种含义。一是受政策控制的隐性城镇化。它是指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口的聚集已达到建制镇的标准,但由于城镇建制管理的限制,该地区的法定身份仍然是农村社区。人们虽然在职业上和生活方式上与城镇居民已没有实质性差异,但受户籍管理的限制,也没有成为法定的非农业人口或城镇人口。二是指隐性城镇化是处在转变中的,或者正在孕育中的隐性城镇化地区和人口。这些地区所具有的城镇特征还比较弱,没有达到建制镇的标准,但它的城镇特征是在增长中的。这种意义的隐性城镇化是一种国际性的普遍现象。隐性城镇化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侧面,也是我们研究城市化时不能忽视的一种模式。

2.“显性”城镇化模式。指城镇化是通过统计到的城镇人口的增加来反映的。它不仅表现为人口向城镇的聚集,还包括生产要素的高度集中和聚集。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狭义的城市化。

(六)原始自发型城市化模式和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模式。

这是根据城市化的主导力所作的分类。

1.原始自发型城市化模式。这一模式的城市化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迁移而自发进行的,政府缺乏必要的调控和干预,其后果必然是“城市病”和“农村病”并存。既会带来城市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犯罪率上升等社会问题,也会带来耕地减少、粮食减产、农业萎缩、乡村凋敝等农村问题,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2.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模式。这一模式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及政府的宏观调控而进行的。该模式下,政府制定总体规划,对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的地区布局、城市规模的扩大等方面,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而不是放任自流、完全由市场调节,以保证城市化稳步健康发展。这既可以避免“城市病”,又可以避免“农村病”,并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七)继续城市化模式、延伸城市化模式,递进城市化模式和跟踪城市化模式。

这是根据城市化的结构层次所作的分类。

1.继续城市化模式。这是现有城市和城市人口的继续城市化。通过完善城市体系,加强城市建设,强化城市功能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消纳力。通过继续城市化,提高现有城市的集约化、现代化水平。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和必经之路。只有首先练好已有城市的“内功”,才能真正提高城市化水平。

2.延伸城市化模式。这是集镇和集镇人口的延伸城市化。该模式是通过增强集镇“二传手”、“中继站”功能,建设城市型集镇,容纳更多农村人口,并将职业和身份发生变化的集镇人口随时变为城市人口。延伸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递进城市化模式。这是农村人口和农村社区的递进城市化。农村中的一部分发展为城镇,其余部分实现乡村城市化。农村人口中少部分流入城市,大部分转向集镇,其余通过农村工业化、非农化就地转移,就地发生职业性质和社会身份变迁。

4.跟踪城市化模式。这是村落区域和乡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跟踪城市化。其特点是逐步实现乡村人口职业变化和收入的增加,并通过城市化地区和新型集中村庄的发展,使生活方式达到城市人口水平。也有人将跟踪城市化模式概括为城乡融合型城市化模式。其前提是农业现代化,乡村工商业的高度发展,农村文化、技术全面提高。

二、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

从中外城市化模式的比较分析可见,城市化可以有多种模式和形态。但每一种城市化模式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条件。每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模式都离不开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等特殊背景。符合一国国情的城市化模式不一定适合另一国家,适合某国的城市化模式不一定是我国的最佳选择。我们研究中外城市化模式,主要是研究各种模式的背景和条件,从中找出可以借鉴的经验和规律,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城市化绝不能是一种模式,而应走多元城市化之路。即我国的城市化应该是:根据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坚持集中型城市化与分散型城市化相结合,大中小城市并举,隐性城市化和显性城市化相兼顾,农村城市化为主导的模式和城市化为主导的模式相协调,继续城市化、延伸城市化、递进城市化和跟踪城市化相呼应,政府主导型城市化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相配合,走多元城市化道路。

为正确贯彻这一道路,必须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重点解决好如下问题:

(一)集中型城市化与分散型城市化相结合。

集中型城市化和分散型城市化是相互联系的,所产生的作用又是不同的。集中型城市化模式由于注重大城市的发展,使大城市在本国范围内有较强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为人们创造了发达的交通、高度社会化的生活服务设施、众多的文化体育机构与现代化的娱乐场所等人工环境,对土地的利用率高,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开发价值和使用价值,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大量的人口在较狭小的空间集中活动,造成交通拥挤、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等“城市病”。而且,较长时间片面地发展大城市,还会使农村与城市的矛盾更加尖锐。分散型城市化注重中小城市的发展,在城市化初期可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带来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城市由于工业和人口过度集中而带来的“城市病”。既具有城市生活的便利,又有乡村怡人的自然景观。由于城镇网络完整,兼顾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其整体效益较好。但是,城市过多、过小、过于分散,就会影响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不利于农业发展。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应该是集中型城市化与分散型城市化相结合,但在不同时期这种结合又有所侧重。

根据国外城市化的经验,在城市化前期阶段,基本上是集中型城市化模式的第一种集中趋势为主。而在城市化后期,出现很多大城市功能的向外疏散,形成大城市周围的很多小城镇。与此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集中型城市化的第二种集中趋势。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按其性质来说尚处于城市化发展的第一阶段。但是,我国在城市化发展中应该也完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发达国家以牺牲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代价的城市化道路。而应该是在实现集中型城市化第一集中趋势的同时,推进分散型城市化和集中型城市化的第二集中趋势。即在发展大中小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积极发展小城镇,并逐步使其发挥城市功能;在引导农村生产要素及农业、农村人口向工业和城市转移的同时,促进城市和工业的先进生产要素向农业转移及城市关系向农村渗透,实现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在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工业化。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城市化的基础——农业得到加强,还可以避免过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大中城市,减轻大中城市的压力。在集中型城市化与分散型城市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最终实现国土城市化。

(二)实行区域性城市化发展战略。

由于我国各经济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使我国城市化发展极不平衡。为进一步推进各区域的城市化发展,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城市化特点和条件,采取区域性城市化发展战略。

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区位条件理想,乡镇企业发达,综合经济实力强,人口密度大,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已初步形成,城市化水平较高。但某些大城市也出现一些弊端。今后应走以分散型城市化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即应在现有大(特大)城市的基础上,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按照注重经济效益、讲求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引导大城市的传统产业向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促进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形成一批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群体,并在实现乡村城市化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上先行一步。

中部地区经济条件适中,城市化已有一定基础,部分省区大中城市相当密集,已基本形成了城镇体系。而另一部分省区城镇体系不够完整,缺乏经济中心城市,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今后应走集中型城市化和分散型城市化相结合的城市化道路。大中小城市并举,形成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格局。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且素质较差,经济实力较弱,城市化水平低下。今后应走以发展大中城市为重点的集中型城市化道路。把推进城市化的重点放在改造现有城市上来。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特大城市,使之成为辐射力较强的新的经济发展中心,以此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

(三)积极推进全方位网络推进式城市化战略。

为全面提高我国城市化整体水平,保证上述城市化道路畅通无阻,应积极推进全方位网络推进式城市化战略。其基本内容包括:第一,建市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中心的辐射型都市圈“点”。这主要是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功能,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从而增强这些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消纳力。其外在形态是:“市区——郊区——卫星城镇”式的城乡一体化的都市圈。第二,建设中等城市“粗网”。其主要任务是培植产业,培育市场,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和文化、信息、交通中心。第三,建设小城市“密网”。其主要任务是发展特色乡镇企业,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集纳资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吸纳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社会性质和社会身份的变更。第四,建设农村集镇,把流向大中小城市之外的农村人口就地实现城市化转移。第五,广大村落和农村社区的居民实现城市生活方式。

标签:;  ;  ;  ;  ;  ;  ;  ;  ;  ;  

中外城市化模式比较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