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柴黄颗粒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住院部收治的8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其中对照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柴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45%、总不良发生率2.27%、临床症状评分(发热0.38±0.02分、流涕0.36±0.03分、咳嗽0.24±0.02分、呕吐0.35±0.08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柴黄颗粒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能改善患者临床表现,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柴黄颗粒;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安全性
导致小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有五大因素:①天气变化,②居住环境,③被动吸烟,④环境污染,⑤缺乏锻炼【1】;尤其是5岁以下的患儿,主要是因为患儿的自身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导致抵抗病毒能力低下【2】。本文为了研究柴黄颗粒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2组进行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住院部收治的8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
观察组:男性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女性患者=22:22;年龄范围3~6岁,平均年龄(4.80±1.52)岁;支气管炎17例,上呼吸道感染14例、支气管炎13例。
对照组:男性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女性患者=21:23;年龄范围3~7岁,平均年龄(5.00±1.55)岁;支气管炎14例,上呼吸道感染16例、支气管炎14例。
观察组和对照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的跨度范围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观察组方法:给予柴黄颗粒4g/包治疗,剂量6个月—1岁服用 2g,1-6岁服用4g,6-10岁6g,大于12岁服用8g,一天二次。
对照组方法:给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服用剂量为5mg/kg,一天三次。
1.3观察指标以及疗效判断标准
1.3.1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观察指标
根据住院随访的资料,观察两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等情况,来评估治疗的疗效,并且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症状评分。
1.3.2疗效评定标准
(1)以患者的治疗效果,作为本次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的评价范围:
显效评价范围:经实验治疗后,患者一年内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在3次以下,发热、流涕、鼻塞、喷嚏伴轻咳、呕吐等临床症状缓解。
有效评价范围:患者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一年发作在6次以内,发热、流涕、鼻塞、喷嚏伴轻咳、呕吐等临床症状逐渐好转。
无效评价范围:经治疗后,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未减少,发热、流涕、鼻塞、喷嚏伴轻咳、呕吐等临床表现未得到改善,反之有加重的现象。
总有效率=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单组总概率(44例,100%)减去无效评价概率的差值。
(2)临床症状评分:对患者的发热、流涕、咳嗽、呕吐进行评分;0分----无症状;1分----临床表现轻微,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3分----临床症状严重,并且需要用药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1.4统计学标准
本文数据采用SPSS20.0 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处理,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用%表示,使用卡方进行数据检验;临床症状评分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代表两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对比有明显的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数据(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
注: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的临床症状评分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0.05)。
3讨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指小儿在一年内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七次以上【3】;由于患儿抵抗力低,容易被病原体侵略和病毒感染所导致;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会加剧患儿的气管、肺的损伤【4】。
柴黄颗粒是从柴胡、黄芩当中提取出现的;柴胡可以抑制患者体内病毒对机体的损伤,从而促进体内解决抗原的能力,以达到解热的作用【5】;黄芩可以抑制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改善患者的发热、流涕、咳嗽、呕吐等临床症状。并且还可以保护肾功能、肝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6】。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45%、总不良发生率2.27%、临床症状评分(发热0.38±0.02分、流涕0.36±0.03分、咳嗽0.24±0.02分、呕吐0.35±0.08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P<0.05)。
总而言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柴黄颗粒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曹宝岑.鲁艳芳.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病因病机及其治疗[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3):71-73.
[2]崔建敏.裴保方.郭西凤.柴黄颗粒对不同年龄阶段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12):958-959.
[3]唐黎明.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30(34):111-111.
[4]陈娟.槐杞黄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1):49-50.
[5]罗平.王辉.黄芪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7):31-32.
[6]强立.柴黄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30(6):170-172.
论文作者:胡燕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道感染论文; 颗粒论文; 症状论文; 小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