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效果评价论文_熊小芳 蒲芋伶

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效果评价论文_熊小芳 蒲芋伶

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000

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124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将之分为两组,普通组与干预组,两组各为62例。普通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该基础上并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噎食及吞咽功能状况。结论:普通组噎食发生率、死亡率及中危率与高危率之和均显著大于干预组(P<0.05)。结果: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效果甚佳,可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精神障碍;常规护理;噎食

噎食是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因机体功能退化而最易发生的一种意外,据统计,该意外于精神障碍群体中致死率高达一半以上,一旦发生,会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较大身体或心理创伤,同时还易导致医疗纠纷,使医院与病患及其关联主体间形成误会,影响医院及医疗人员在其们心中的形象[1]。本研究以124位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为例,对比评价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效果,以期为同行业人士提供些许相关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疗的124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将其依据入院编号单双数分为普通组(n=62)与干预组(n=62)。两组患者在病症、性别、年龄等基线材料方面差别不显著(P﹥0.05),可展开比较。

1.2方法

普通组以常规护理为模式,包括:一般常规检查辅助以引导、随机交流、病情记录、遵医嘱定时给予食物等。干预组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加采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①就餐环境护理。将患者隔离至较为安全、安静、干净的环境中进食,并要求其们在饮食过程中禁止观看电视节目、与他人交谈或将注意力放置于其他地方。②饮食量与食物种类控制。在为患者选取食物时,应坚持松软、易消化、非刺激性等原则,以利于其可更好咀嚼并吞咽,如稀饭、鸡蛋蒸糕、蛋花汤、苗条等,尽量不要给予硬食、干食。③吞咽训练。临床上的吞咽训练有多种,如冷刺激咽部、按摩吞咽肌群、训练颈部、空吞咽等。前两种可1周2次,1次20min,后两种可1天3次,1次10min[2]。④体位干预。可不卧床患者一般要以坐位进食,必须卧床患者通常要以坐位或半卧位进食,可依靠重力使吞咽更为容易。进餐结束后半小时,不可平卧,以免发生食物逆流进入气道,进而出现窒息。⑤当于进食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面容异常、呛咳、呼吸障碍、失觉、失禁等典型噎食症状时,首先要用食指与中指将食物扣出,而后以海姆立克为手法进行急救。⑥加强培训。医院方面要进场组织全员培训,以提升护理人员防噎食意识与能力,并提升其的急救水平。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者噎食发生率与死亡率。

②利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将每组患者分为低、中、高3个危险 级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分级标准为:可1次顺利将水吞咽完,且无呛咳为低危,可2次将水吞咽完,且无呛咳为中危,可2次以上将水吞咽完或根本不能吞咽完,且伴有呛咳,为高危。以中危率与高危率之和具体评价吞咽功能,和越大,吞咽功能越不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为(%、n)。计量资料以t检验,为(x±s)。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噎食发生率与死亡率对比

普通组(n=62)噎食例数为19,死亡例数为4,噎食发生率为[19例(30.65%)],死亡率为[4例(6.35%)]。干预组噎食(n=62)例数为8,死亡例数为0,噎食发生率为[8例(12.90%)],死亡率为[0例(0.00%)]。普通组噎食发生率、死亡率均大于干预组,存在显著差异(Χ2噎食发生率=5.729,P噎食发生率=0.016,Χ2噎食死亡率=4.067,P噎食死亡率=0.044)

2.2吞咽功能对比

经评估后,普通组低危例数为22,中危例数为19 ,高危例数为21,中危率与高危率分别为[19例(30.65%)]、[21例(33.87%)],二者之和为[40例(64.52%)]。干预组低危例数为38,中危例数为18,高危例数为6,中危率与高危率分别为[18例(29.03%)]、[6例(9.68%)],二者之和为[24例(39.71%)]。普通组中危率与高危率之和大于干预组,存在显著差异(Χ2=8.267,P=0.000)。

3结论

老年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发生噎食的重点原因就是多机体功能退化,如咽喉食管的退行性改变,再加上此类老年群体易因精神障碍出现快速饮食、不知饱饥、暴饮暴食等状况,与此同时他们还会长期服用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这类药物也很有可能出现类似或导致吞咽困难的不良反应,而进一步提升噎食发生可能性,因此要从护理角度保障老年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拥有较良好吞咽功能,进而有效降低噎食发生率及死亡率。相关医疗理论及实践证明,护理干预可通过就餐环境护理、饮食控制、吞咽训练、快速急救、培训等手段,发挥以上效果,而本研究便基于此而开展[3]。研究结果显示,普通组噎食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大于干预组(P<0.05);普通组中危率与高危率之和显著大于干预组(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噎食发生率及死亡率,并保障该类群体于噎食发生的低危性。

参考文献

[1]陈晨. 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安全的效果评估[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9):283-284.

[2]李侠英, 沈念红, 吴静,等. 噎食风险评估及干预对住院"三无"精神病患者噎食防范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10):775-777.

[3]方崇芳. 对精神科护士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在患者噎食预防及抢救中的作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8, 30(4):90-91.

论文作者:熊小芳 蒲芋伶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的效果评价论文_熊小芳 蒲芋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